章末复习(三)
核心要点突破
一、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带电体有吸引 的性质。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 。
2.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电荷的多少叫做 ,单位是 ,用符号 来表示。
3.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装置叫 ,它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4.导体、绝缘体: 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金属导电靠的是 。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及其方向:电荷的 形成电流,我们把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2.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有 ;(2)电路是 路。
3.电路:用导线把 、 、 连接起来,组成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叫做电路。
4.三种电路状态: 路、 路和 路。
5.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 电路和 电路。串联电路电流路径只有 条,只需要 开关控制电路,用电器之间 ;并联电路有 条电流路径,需要 开关控制各支路,用电器之间 。
三、电流 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示 的物理量,用符号 表示,国际单位是 ,简称 ,符号为 ,比它小的单位还有 和 。
2.电流表的使用:电流表应该与被测用电器 ;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被测电流不得 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到 。
四、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 。
教材知识纵横
一、串、并联电路对比
区别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定义 把元件 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 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至少有 电流路径,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作用 控制 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电路图
电流 电流处处相等,即I=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
实例 开关和它所控制的用电器等 家庭中各种用电器的连接等
二、生活中的常见电路
教室日光灯电路 声、光控灯电路
轿车安全带电路 电冰箱电路
电吹风机电路 值班室电路
教材图片解读
命题点1 摩擦起电现象
在干燥的天气里,将与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所示的令人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 ,会 不带电的头发。
命题点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如图所示,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靠近,发现它们互相 ,此现象说明 。
(2)将一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一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靠近,发现它们互相 ,此现象说明 。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都能带电,这种现象叫 ,其实质是电荷发生了 。
命题点3 摩擦起电原因
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然后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的一端附近,发现吸管与玻璃棒发生吸引现象,则说明吸管带 电,吸管与餐巾纸摩擦时, 失去了电子, 束缚电子的本领强。
命题点4 电流的方向
如图所示,验电器A带正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两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发现验电器A金属箔的张角变 ,验电器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成张开,则在两验电器间发生定向移动的是 (选填“正”或“负”)电荷,移动的方向是由 ,电流的方向是由 。(后两空均选填“A到B”或“B到A”)
命题点5 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如图所示,断开开关时,此电路属于 路;闭合开关后,此电路属于 路;将导线接在右侧灯泡的两端,闭合开关后,右侧灯泡不亮,原因是右侧灯泡发生了 路。
重点实验再现
实验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设计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需要将 表和被测用电器 联进行测量。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进行比较。
(3)测量工具:电流表。
(4)进行实验
①探究串联电路中A、B、C三处的电流关系时,将电流表分别接入图甲中A、B、C三点,测出电流IA、IB、IC的大小,进行比较。
②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时,将电流表分别接入图乙中A、B、C三点,测出干路电流IA和支路电流IB、IC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5)实验结论
①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 ,用公式表示为 。
②并联电路:干路电流 各支路电流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
(6)评估交流
①实验中要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测量几组数据,目的是 。
②实验中小张同学发现图甲中灯泡L1比L2亮,于是小张认为“串联电路中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就会弱一些”。请你不添加任何器材,想办法证明小张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证明方法: 。
中考真题链接
类型一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1.[2020·青海] 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
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
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
2.[2020·广州] 如图所示,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与毛皮摩擦后带上负电的绝缘棒L靠近M的A端时,A端被L吸引,则 ( )
A.M一定带负电 B.M一定带正电
C.摩擦时,L失去电子 D.摩擦时,L得到电子
3.[2020·金昌] 如图所示,小朋友出现了“怒发冲冠”的情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朋友从滑梯滑下时发生了 现象,使头发带上了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4.[2020·河南]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而带 电。用这个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 而张开。
类型二 电流和电路
5.[2020·仙桃] 将灯泡L和小电动机M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开关S1只控制灯泡L
B.开关S2只控制灯泡L
C.先闭合S1,再闭合S2时,灯泡L短路
D.同时闭合S1、S2,灯泡L和电动机M并联
6.[2020·河池改编] 如图所示,若要使L1、L2并联,则 ( )
A.只闭合S1 B.只闭合S3
C.只闭合S2、S3 D.只闭合S1、S2
7.[2020·毕节改编] 汽车安全带未系提示器是由压力传感器和开关设计而成的。当乘客坐上去,满足设置的压力条件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安全带控制开关S2断开),则语音提示:“请系好安全带”,系上安全带后,安全带控制开关S2闭合,语音提示器不工作。图中能够满足要求的电路是(R的作用是保护电路) ( )
8.[2020·东营] 疫情期间,各个单位都加强了门卫保安工作,凡是内部车辆均可通过感应,自动打开门禁系统进入。若是外来车辆,司机需要经过测温、核查、登记后,由保安人员手动控制,开门进入。由此可知,该门禁系统的控制电路可能是图中的 ( )
9.[2020·天津] 如图所示是一个简化了的玩具警车电路图。若只让电动机M工作,应( )
A.只闭合S1 B.只闭合S2
C.S1、S2都闭合 D.S1、S2都断开
10.[2020·达州]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原来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变大,则验电器原来带 电;金属箔张角变大的瞬间,验电器金属杆里的电流方向是 (选填“从金属箔到金属球”或“从金属球到金属箔”)。
11.[2020·成都A卷] 在“连接并联电路”的实验中,小红同学用两个不同的小灯泡组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该处于 状态。
(2)她将所有开关闭合,发现S1支路的灯不亮,S2支路的灯发光。于是她断开所有开关,交换两灯位置后,再闭合所有开关,发现仍然是S1支路的灯不亮,S2支路的灯发光。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某个灯泡的灯丝断路 B.干路上某根导线断路
C.S1支路某根导线断路 D.S2支路某根导线断路
(3)她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为了探究开关S1的作用,在观察灯泡发光情况时,她应该 (填字母)。
A.同时观察两个支路上的灯泡
B.只观察S1所在支路上的灯泡
C.只观察S2所在支路上的灯泡
类型三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2.[2020·大连]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能直接测量灯L1的电流的是 ( )
13.[2020·淮安] 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1、S2闭合时,灯泡L1、L2同时发光,此时电流表A2测量通过灯泡 的电流。L1发光一段时间后突然熄灭,L2仍然发光,此时电流表A1示数与L1熄灭前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2020·恩施州] 在探究电路的实验中,用铜导线按图甲连接好元件,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示数如图乙、丙所示。
(1)在连接两电流表的导线中,实际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 (选填“向左”“向右”或“无规则运动”)。
(2)在使用电流表前发现其指针偏向零刻度线的左侧,应调节表盘下面的 ,使指针归零。
(3)通过L1、L2的电流分别是 A、 A。
答案
【核心要点突破】
一、1.摩擦起电 轻小物体 转移
2.正 负 排斥 吸引 电荷量 库仑 C
3.验电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容易 不容易 自由电子
二、1.定向移动 正
2.(1)电源 (2)通
3.电源 用电器 开关
4.通 断 短
5.串联 并联 一 一个 互相影响 多
多个 互不影响
三、1.电流强弱 I 安培 安 A 毫安(mA) 微安(μA)
2.串联 正 负 超过 电源的两极
四、相等 之和
【教材知识纵横】
一、顺次 一条 两条 整个电路 干路
I1=I2=……=In I1+I2+……+In
【教材图片解读】
命题点1 带电 吸引
命题点2 (1)排斥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2)吸引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摩擦起电 转移
命题点3 负 餐巾纸 吸管
命题点4 小 负 B到A A到B
命题点5 断 通 短
【重点实验再现】
实验 (2)电流 串
(5)①相等 IA=IB=IC
②等于 IA=IB+IC
(6)①保证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和正确性
②将两个灯泡的位置对调(或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发现仍是L1比L2亮,说明小张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中考真题链接】
1.D
2.D 与毛皮摩擦后的绝缘棒带负电,绝缘棒吸引轻质棒的A端,说明轻质棒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A、B错误;绝缘棒带负电,是因为绝缘棒得到了电子,C错误、D正确。
3.摩擦起电 同种 4.负 排斥
5.D 6.D 7.C 8.A 9.A
10.正 从金属球到金属箔
11.(1)断开 (2)C (3)A
12.C 13.L2 变小
14.(1)向左 (2)调零旋钮 (3)0.76 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