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版高三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单元测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建议时长70分钟;
2.如无特殊说明,本试卷中g取10m/s2 。
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道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1江苏启东中学高二期末)三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它们的额定电压均为8 V,现将其中两个电阻并联后与第三个电阻串联,这个电路允许加的总电压的最大值为( )
A.8 V B.10 V C.12 V D.16 V
2.(2021甘肃天水龙园中学高二期末)取阻值分别为R1和R2的电阻,现在两电阻两端分别施加电压U1、U2,已知U1=U2,此时流过R1的电流为流过R2的电流的3倍。则为( )
A. B. C. D.
3.有Ⅰ、Ⅱ两根不同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l1∶l2=1∶5,横截面积之比为S1∶S2=2∶3,电阻之比为R1∶R2=2∶5,外加电压之比为U1∶U2=1∶2,则它们的电阻率之比为( )
A.2 : 3 B.4 : 3 C.3 : 4 D.8 : 3
4.(2020湖南张家界模拟)电导率σ是电阻率ρ的倒数,即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导率的单位是
B.材料的电导率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C.材料的电导率越小,其导电性能越强
D.电导率大小与温度无关
5.(2021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末)如图所示为一块长方体铜块,分别使电流沿如图I1、I2两个方向通过该铜块,电阻之比为( )
A.1 B. C. D.
6.(2020陕西西安西北工业大学附中高三模拟)铜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每摩尔铜原子有n个自由电子,今有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当通过的电流为I时,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
A.光速c B. C. D.
7.(2021四川资阳中学高二下期中)如图所示,图线1、2、3分别表示导体A、B、C的伏安特性曲线,其中导体C为一非线性电阻,当串联接在电压恒为6 V的直流电源两端时,它们的电阻分别为R1、R2、R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流过三导体的电流不同
B.R1∶R2∶R3=1∶3∶2
C.若将三导体串联后改接在3 V的直流电源上,则三导体的阻值之比不变
D.若将三导体并联后接在3 V的直流电源上,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I3=3∶2∶1
8.(2021四川资阳中学高二下期中)一根细橡胶管中灌满盐水,两端用短粗铜丝塞住管口,管中盐水柱长为16 cm时,测得电阻为R,若溶液的电阻随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与金属导体相同,现将管中盐水柱均匀拉长至20 cm(盐水体积不变,仍充满橡胶管),则盐水柱电阻为(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道小题,每道小题4分,共16分。每道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不得分)。
9.(2021浙江桐乡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现代家庭中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下表提供了一组人的部分躯体电阻平均值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测量项目 干燥时电阻 出汗或潮湿时电阻
手与手之间 200 kΩ 5 kΩ
手与脚之间 300 kΩ 8 kΩ
脚与塑料鞋底之间 800 kΩ 10 kΩ
A.从表中数据可看出干燥时的电阻是潮湿时的电阻的40~80倍
B.对表中对应人体部位加220 V电压后,若对人的安全电流是22 mA以下,只有出汗或潮湿时是十分危险的
C.对表中对应人体部位加220 V电压后,若对人的安全电流是22 mA以下,上述几项都十分危险
D.从表中数据可看出干燥时对表中对应人体部位加220 V电压后的电流最大值是1.1A
10.如图所示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计分别改装成电流表A1(0~3 A)和电流表A2(0~0.6 A),把这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
B.A1的指针还没有满偏,A2的指针已经满偏
C.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6 A
D.A1的读数为1 A时,干路中的电流为1.2 A
11.(2021山东邹城实验中学高二期中)检测煤气管道是否漏气通常使用气敏电阻传感器。某气敏电阻的阻值随空气中煤气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某同学用该气敏电阻R1设计了图示电路,R为变阻器,a、b间接报警装置。当a、b间电压高于某临界值时,装置将发出警报。则( )
A.煤气浓度越高,a、b间电压越大
B.煤气浓度越高,流过R1的电流越小
C.煤气浓度越低,R1两端的电压越小
D.调整变阻器R的阻值会影响报警装置的灵敏度
12.(2021天津三中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一电阻发生短路或断路,使A灯变暗,B灯变亮,则故障可能是( )
A.R1短路 B.R2断路
C.R3断路 D.R4短路
第二部分(非选题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道小题,共60分)。
13.(8分)(2021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期末)小宇同学在实验室做电学实验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的电压约为12 V,开关闭合后灯泡不发光,于是小宇同学拿来一只多用电表进行电路故障的分析,其操作如下:
(1)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指到直流50 V的挡位,红、黑表笔分别插入相应的插孔;
(2)将黑表笔接在电路中的d点,红表笔接在电路中的a点,开关闭合与断开的状态下,多用电表的指针均发生偏转,且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其读数为 V,表明电学元件 (选填“E”“S”“R”或“L”)没有问题;(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将黑表笔接在电路中的d点,红表笔接在电路中的c点,开关断开时,多用电表的指针不偏转;开关闭合时,多用电表的指针指示的位置仍为图乙所示,则表明电学元件 (选填“E”“S”“R”或“L”)断路。
14.(10分)(2020宁夏银川二中月考)实验室新进了一批低电阻的金属丝(如实物图中电阻),已知金属丝的电阻率ρ=1.7×10-8 Ω·m。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算使用的金属丝长度。他们选择了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导线和学生电源等器材。在实验中,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并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
(1)应从下图所示的A、B、C、D四个电路中选择 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
(2)请把下面的实物按照原理图连接起来,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3)他们使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4)实验中电压表示数为2.0 V时,电流表示数为0.5 A,根据金属丝的电阻值,可估算出金属丝的长度约为 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12分)(2021辽宁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有一根均匀的管线状导体,横截面如图甲所示,长约为5.0 cm,电阻值约为6 Ω。
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A.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为0.1 Ω)
B.电流表(量程0~3 A,内阻约为0.03 Ω)
C.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为3 kΩ)
D.滑动变阻器(1 750 Ω,0.3 A)
E.滑动变阻器(15 Ω,3 A)
F.蓄电池(6 V)
G.开关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干
(1)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管线状导体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则管线状导体的长度L=
cm。
(2)要精确测量管线样品的阻值,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选项字母)
(3)请将如图丙所示的实际测量电路补充完整。
(4)已知管线状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为ρ,通过多次测量得出管线状导体的电阻为R,外径为d,长度为L,计算中空部分横截面积的表达式为S= 。
16.(8分)(2020江西赣州南康中学高二期中)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两个量程的电流表的原理图。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其量程为0~0.6 A;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3 A。已知电流计的内阻Rg=200 Ω,满偏电流Ig=100 mA,求分流电阻R1和R2的阻值。
17.(10分)如图甲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a=1 m,b=0.2 m,c=0.1 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间加上电压后,其U-I图线如图乙所示,当U=10 V时,电解液的电阻率ρ是多少?
18.(12分)(2021四川广元天立国际学校高二期中)如图所示的并联电路,已知定值电阻R1=2 Ω、R2=3 Ω、R3=4 Ω。
(1)若流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大小为I1=3 A,则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为多少?
(2)若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为 I=3 A, 则流过三个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分别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2 3 4 5 6
C A B A B D
7 8 9 10 11 12
B D AB AD AD B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3.(1)11.0 (2分) E(2分) (2)L (4分)
14.(1)D (2分)
(2)如下图(3分)
(3)0.260 (2分)
(4)12.5 (3分)
15.(1)5.01 (2分)
(2)A(2分) E(2分)
(3)如下图 (4分)
(4) (2分)
16.解:当改装电流表的到达满偏电流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仍为其本身的满偏电流。
当使用O、A两个接线柱时,相当于两个电阻先串联再与表头并联。电流表到达满偏时,干路电流为I1,则有:IgRg=(I1-Ig)(R1+R2);(3分)
当使用O、B两个接线柱时,相当于R2与表头串联,然后R2与表头构成的电路与R1并联。电流表满偏时,干路电流为I2,则有:Ig(R2+Rg)=(I2-Ig)R1;(3分)
联立,解得:R1=8 Ω,R2=32 Ω ;(2分)
17.解:由U-I图像可知,当电压U=10 V时,流过电解液的电流I=5×10-3A,由此可知电解液的电阻值 R==2000 Ω (4分)
由题意可知,电流经过该电解液的长度为 l=a=1 m ,电解液的横截面积为 S=bc=0.02m2,根据电阻的决定式:R= ,可知 ,解得:ρ=40 Ω·m (6分)
18.解:(1)由欧姆定律可知,R1两端的电压 U1=R1I1=6V; (1分)
R1、R2、R3并联,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因此,U1=U2=U3 ; (1分)
所以R2中的电流为 I2==2 A (1分)
R3中的电流为 I3==1.5 A (1分)
电流表中流过的电流为干路电流,所以 I总=I1+I2+I3=6.5 A ;(2分)
(2)因为R1、R2、R3并联,可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1分)
解得: (1分)
根据欧姆定律:U总=IR总=V (1分)
R1中的电流为 I′1== A≈1.4 A (1分)
R2中的电流为 I′2== A≈0.9 A (1分)
R3中的电流为 I′3== A≈0.7 A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