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5.1 乘方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5.1 乘方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04 07:03:16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有理数
1.5 有理数的乘方
1.5.1 乘方
第2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例题学习,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推理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获得成功的感受、增加学习自信心.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第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算顺序的确定和性质符号的处理
【教学难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五、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直尺、计算器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下面的算式里有哪几种运算?
3+50÷22×(-)-1 ①
这个算式里,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运算?(出示课件2)
(二)探索新知
教师问1:在2+×(-6)这个式子中,存在着哪几种运算?
学生回答:乘方、加法、乘法.
教师问2:这道题应按什么顺序运算?
学生回答:先算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教师问3:下式含有哪几种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回答:下式含有乘方、乘法、减法三种运算,先算乘方,再算括号内的乘法,然后算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出示课件6
教师问4:前面我们已 经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知道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现在又多一种乘方运算,你们认为在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哪些运算顺序?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7)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例1:计算:(出示课件8)
(1)2×(-3)3-4×(-3)+15;
(2)(-2)3+(-3)×[(-4)2+2]-(-3)2÷(-2).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解:(1)原式=2×(-27)-(-12)+15
=-54+12+15
=-27
(2)原式=-8+(-3)×(16+2)-9÷(-2)
=-8+(-3)×18-(-4.5)
=-8-54+4.5=-57.5
总结点拨:分清运算顺序,先乘方,再做中括号内的运算,接着做乘除,最后做加减.计算时,特别注意符号问题.
例2:计算:(出示课件10)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解法一、原式=
解法二、原式=
=-6+(-5)=-11
总结点拨:在运算过程中,巧用运算律,可简化计算.
例3:观察下面三行数:(出示课件12-14)
–2, 4, –8, 16, –32, 64,…; ①
0, 6, –6, 18, –30, 66,…; ②
–1, 2, –4, 8, –16, 32,…. ③
(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分析:观察①,发现各数均为2的倍数.联系数的乘方,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考虑,可发现排列的规律.
解:(1)第①行数是
-2,(-2)2,(-2)3,(-2)4,(-2)5,(-2)6,…
(2)对比①②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你有什么发现?
第②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加2.
即 -2+2,(-2)2+2,(-2)3+2,(-2)4+2,…
对比①③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你有什么发现?
第③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的一半,即
-2×0.5,(-2)2×0.5,(-2)3×0.5,(-2)4×0.5,…
(3)根据第①行数的规律,得第10个数为(-2)10,那么第②行的第10个数为(-2)10+2,第③行中的第10个数是(-2)10×0.5.
所以每行数中的第10个数的和是:
(-2)10+[(-2)10+2]+[(-2)10×0.5]
=1024+(1024+2)+1024×0.5
=1024+1026+512=2562
(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6-20)
1. 计算4+(–2)2×5=(  )
A.–16 B.16 C.20 D.24
2.计算式子(–1)3 +(–1)6的结果是( )
A.1 B.–1 C.0 D.1或–1
3.设a=–2×32, b=(–2×3)2, c=–(2×3)2,那么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C.c4.计算:(-12)2×()
5.计算:(-2)2022+(-2)2023
6.计算:(1)2×(-3)2-4×(-3)+15 ;(2)
(3) (4)-8-3×(-1)3-(-1)4
7.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都是a,高是b,它的体积和表面积怎样计算?当a=2 cm,b=5 cm时,它的体积和表面积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解析:4+(–2)2×5=4+4×5=4+20=24.
2.C
3.B
4.解:(-12)2×()
=144×-144×
=36-16
=20
5.解:原式=22022 – 22023
= 22022 – 22022×2
= 22022 –22022 –22022
      = –22022
6.(1)45;(2);(3)0;(4)-6
7.解:体积V=a2b=22×5=20 cm3.
表面积S=2a2+4ab=2×22+4×2×5=48 cm2.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进行;
3.如果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五)课前预习
预习下节课(1.5.2)的相关内容。
知道科学记数法的定义.
七、课后作业
1、教材44页练习.
2、计算
(1)
(2)
(3)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1.有理数的运算是数学中很多其他运算的基础,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加减乘除、乘方这几种运算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学生进行混合运算,首先应注意的就是运算顺序的问题,教师应告诉学生这几种运算可以分成三级:其中加减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是第二级运算;乘方与开方是第三级运算。
2.小组讨论有理数运算法则后,教师应提醒学生牢固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几项规定,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在运算上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加入乘方以后,学生对乘方运算不熟悉,容易出错。
3.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玩24点游戏,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第一章 有理数
1.5 有理数的乘方
1.5.1 乘方
第1课时 乘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
2.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探索精神,体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第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五、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直尺、计算器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它的海拔高度约是8844米.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这是真的吗?(出示课件2)
(二)探索新知
1.师生互动,探究乘方的意义
教师问1:我们知道,边长为2 c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2×2=4(cm2);棱长为2 cm的正方体的面积为2×2×2=8(cm2).观察式子2×2,2×2×2有何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都是相同因数的乘法.
教师问2:为了简便,我们可以将它们记作什么,读作什么?
学生回答:2×2记作22,读作2的平方;2×2×2记作23,读作2的立方.
教师问3:某种细胞每30分钟便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出示课件4)
分裂方式如下所示:(出示课件5)
学生讨论后回答:2×6=12.
教师问4:这个细胞分裂一次可得多少个细胞 分裂两次呢 分裂三次呢 四次呢?那么,3小时共分裂了多少次 有多少个细胞?(出示课件6)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教师问5:请比较细胞分裂四次后的个数式子:2×2×2×2和细胞分裂六次后的个数式子: 2×2×2×2×2×2. 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 (出示课件7)
学生回答:它们都是乘法,并且它们各自的因数都相同.
教师问6:这样的运算能像平方、立方那样简写吗?
学生回答:2×2×2×2记作24,2×2×2×2×2×2记作26.
教师问7:24读作2的4次方(幂),26读作2的6次方(幂).
同样:
(-2)×(-2)×(-2)×(-2)记作什么?读作什么?
(-)×(-)×(-)×(-)×(-)记作什么?读作什么?
学生回答:
(-2)×(-2)×(-2)×(-2)记作(-2)2,读作负2的四次方(幂).
(-)×(-)×(-)×(-)×(-)记作(-)5,读作负五分之二的五次方(幂).
教师问8:a·a·a·a·a·a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
学生回答:a·a·a·a·a·a可以记作a6,读作a的六次方(幂)
教师问9:进一步提出:a·a·…·a,\s\do4(n个)) (n为正整数)呢?
学生回答:可以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
教师讲解:对于an中的a,不仅可以取正数,还可以取0和负数,也就是说a可以取任意有理数.
总结点拨:(出示课件8)
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记作an,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即
教师讲解: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相同的因数叫做底数,相同的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一般地,在an中,a取任意有理数,n取正整数.
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an看做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一个数可以看做是它本身的1次方.
总结点拨:(出示课件9)
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8就是8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因为an就是n个a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例1:计算:(出示课件11)
(1)(–4)3; (2) (–2)4; (3)(-)3 .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解:(1)(–4)3=(–4)×(–4)×(–4)=–64;
(2)(–2)4 =(–2)×(–2)×(–2)×(–2)=16;
(3)
教师问10:进一步提出问题:观察以上运算的结果,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12)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例2:用计算器计算(–8)5和(–3)6.(出示课件14)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解:用带符号键(-)的计算器.
开启计算器后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 (-) 8 ) ∧ 5 =
显示:(-8)^ 5
-32768 即(-8)5=-32768
( (-) 3 ) ∧ 6 =
显示:(-3)^ 6
729 即(-3)6=729
用带符号转换键 +/- 的计算器:
8 +/- ∧ 5 =
显示:-32768
3 +/- ∧ 6 =
显示:729
所以(-8)5=-32768 (-3)6=729
例3:计算:(出示课件16)
(1)
(2)–23×(–32)
(3)64÷(–2)5
(4)(–4)3÷(–1)200+2×(–3)4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解:(1)
(2) –23×(–32)= –8×(–9)=72;
(3)64÷(–2)5=64÷(–32)= –2;
(4)(–4)3÷(–1)200+2×(–3)4
= –64÷1+2×81=98
教师问11:通过以上计算,对于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你觉得有怎样的运算顺序?(出示课件17)
学生回答:先算乘方,后算乘除;如果遇到括号,就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9-23)
1.计算(–3)2等于(  )
A.5 B.–5
C.9 D.–9
2.计算(–1)2017的结果是( )
A. –1 B. 1 C. 2017 D. –2017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3表示2×3的积
B.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C. -32与(-3)2互为相反数
D.一个数的平方是 ,这个数一定是
4.在 – |–3|3,– (–3)3, (–3)3 , –33中,最大的数是(  )
A.– |–3|3 B.– (–3)3 C. (–3)3 D. –33
5.对任意实数a,下列各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a2= (–a)2 B. a3= (–a)3 C. |a| = |–a| D. a2 ≥0
6.填空:
(1)–(–3)2= ______ ; (2)–32= ___________ ;
(3)(–5)3= _______ ; (4)0.13= ___________ ;
(5)(–1)9= ________ ; (6)(–1)12= _________;
(7)(–1)2n=_________ ; (8)(–1)2n+1=________;
(9)(–1)n=____________. .
7.计算:(-6)2×() .
8.厚度是0.1毫米的纸,将它对折1次后,厚度为0.2毫米.
(1)对折3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2)对折7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3)用计算器计算对折30次后纸的厚度.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B
6.(1)-9;(2)-9;(3)-125;(4)0.001;(5)-1;(6)1;(7)1;(8)-1;
(9)-1(当n为奇数时),1(当n为偶数时)
7.解:(-6)2×()=36×-36×=18-12=6
8.(1)0.8毫米;(2)12.8毫米;
(3)0.1×230=0.1×1073741824=107374182.4(毫米)
107374182.4毫米=107374.1824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1.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3.与乘方有关的探求规律问题.
(五)课前预习
预习下节课(1.5.1)43页到44页的相关内容。
知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七、课后作业
1、教材42页到43页页练习1,2,3
2、一桶10的“鲁花”牌花生油,每次用去桶内油的一半,如此进行下去,第五次后桶内剩下多少花生油?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通过某种细胞分裂和正方形面积,正方体体积的表示,引出相同因数相乘的计算问题,使学生对乘方的意义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乘方运算存在于生活实际中.
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及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熟悉掌握相同因数相乘的简单表示法及乘方的表示,并计算出结果.
2、教师要结合书上的图示讲清楚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的结果,以及底数和指数的区别.在例1的教学中,教师应提醒学生:负数和分数的乘方,在书写时要将整个负数或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例2中用计算器计算要放手让学生操作,但要引导他们去发现正数幂的特点与负数幂的特点.
3、由学生总结学过的几种运算,回忆这些运算法则,认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和探索的能力,注重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