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1杠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1杠杆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3 20:0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1 杠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和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过程与方法
1.会探究杠杆平衡 2.经过绘制杠杆的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设置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杠杆的五要素,理解力臂的概念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1.杠杆力臂的作图 2.把实物抽象成杠杆
教学过程:
杠杆: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 的点O;
动力; 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 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到 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O到 的距离l2;
理解力臂的概念, 到 的距离。(各填一个字)
探究杠杆平衡的规律
实验器材: ,
实验步骤:
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 (这样做的好处?),达到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 时)。(如果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该如何调节螺母?)
2.规定左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动力F1,右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阻力F2;(一个钩码重 N)
3.在杠杆左侧0.05m的位置挂上2个钩码,在杠杆右侧挂1个钩码并移动其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此时的阻力臂l2大小;
4.在杠杆左侧0.1m的位置挂上2个钩码,在杠杆右侧0.05m的位置挂上若干钩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此时的阻力F2大小;
5.在杠杆左侧0.1m的位置挂上3个钩码,在杠杆右侧任意位置挂上若干钩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此时的阻力F2和阻力臂l2大小;
6.给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两侧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此时的动力F1动力臂l1和阻力F2阻力臂l2的大小。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1 0.05 0.5
2 1 0.1 0.05
3 1.5 0.1
4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或写为:
例题
据《杭州日报》报道,2001年6月22日,在杭州动物园内,一位物理老师利用杠杆原理,仅用小小的弹簧测力计就测出了一头大象的质量。测量时利用了一根长度为12m的槽钢作为杠杆。吊钩固定于槽钢的中点O。当槽钢水平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1为200N。测得l1为6m,l2为4cm。若不计铁笼的质量,请估算大象的质量。g取10N/kg。
解:人通过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为动力F1= ,动力臂l1= ;不计铁笼的质量,则大象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F2,它等于大象所受的重力G,阻力臂l2= cm= 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
有F2= = =
大象的重力等于大象对杠杆的拉力,
大象的重力G= =
大象的质量m= = = = t
大象的质量是 吨
随堂练习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若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杠杆是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的,此时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左端下倾的是 。
①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 ②在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③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相同距离; ④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相同距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如图丙,在右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若左边钩码离支点20cm,右边挂钩离支点15cm,每个钩码重为0.5N,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应为 N。
(4)如图丁,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的力臂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cm。(杠杆上每小格长5cm)弹簧测力计读数相较于图丙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回到家里,小明发现家里的两种墙壁开关,如图戊所示,因其按钮可绕面板内的轴转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 (选填“1”或“2” )较易损坏,这是因为按动这种开关的 较小,按动需要的力较大。
2.(多选)有一根质地均匀杠杆, 在中点支起,两边挂上砝码后, 恰能平衡在水平位置, 如图所示。那么,在下列几种情况下, 还能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是( )
A.左、右两边的砝码各向里移动1格
B.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的砝码向外移动1格
C.左右两边的砝码各减少一半
D.左右两边的砝码各向外移动1格
3.如图所示,这是小林做俯卧撑的情景。我们可将其看成以O为支点的杠杆,若小林重500N,A为小林重心位置,则地面对小林手的支持力F= 。
4.画出图中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阻力臂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