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04 12:1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十课 中国在世界中
一、课程标准
课标要求中没有与本节相对应的具体课程内容,但是本章的内容意义重大。课程标准提到的“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与本章内容有所关联。另外,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本节中也有很好地体现。
二、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是对中国地理的“收笔之作”。在整个八年级中国地理的学习结束之前,我们应该清楚,“我国在世界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我国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我国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这都是本章要回答的问题。这一“收笔之作”让我们审视自我、放眼全球,让我们每个国人看清自己的现状,明确发展的方向,在世界中定好自己的位置。
2.本课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主要包括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做负责任的大国。
3.对教材的处理:本堂课遵循“怎样的中国、在世界中做什么的学习思路”。
三、学情分析
知识技能基础:八年级学生通过之前近两年的地理课程学习,读图能力和思维能力均有所提高,已经对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区域性、综合性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对区域差异有了一定的比较能力,也初步领会了如何运用逻辑思维来判断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并且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心理思维特征:八年级学生年龄尚幼,感知觉有了一定发展,想象力比较丰富,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自我意识明确,自主、独立,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大部分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表达。但是他们的注意力水平有限,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其心理发育略显不成熟。
四、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材料,举例说明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以及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3.理解我国是如何做负责任的大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典型实例、数据和文字资料等的分析,说出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了解我国过去,认清我国的现在,预测我国的未来。
2.通过了解典型事例和资料,以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表现,感知中国在国际合作中所担负的责任,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以及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要在世界中做负责任的大国。
六、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相关图文资料和视频资料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学习导入 观看视频《世界瞩目嫦娥五号凯旋》,感受中国的发展。 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举世瞩目的成就 1.我国目前在世界中的地位。 2.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 3.想一想,还有哪些可以体现我国发展成就的新名词、新事物。 通过图片以及文字素材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成就。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通过图片及文字,了解我国目前在发展中面临哪些挑战, 通多图片以及文字素材让学生更直观了解我国目
主要有三种表现: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特别强调人与环境、资源三者的关系 2.面对以上挑战应采取什么措施去应对。 3.如何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前面临的挑战,引起学生的共鸣,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
做负责任的大国 列举多个时事热点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在世界中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阅读资料:《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中国宣布减排新举措》,了解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作出的努力。 3.课下,请思考:就节能减排而言,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通过图片、文字以及视频材料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中是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世界负责任的人。
知识总结 总结知识要点。 拨清思路,掌握重点知识。
拓展延伸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