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 第2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 第2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04 12:2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第二章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学习目标
读图归纳我国地势的特点
1
读图说出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
举例说明地势特点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3
知识回顾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一大丘陵。
(10)
(9)
(11)
(8)
(2)
(4)
(1)
(5)
(3)
(6)
(7)
(12)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
盆地
东北
平原
华北
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318国道——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318国道从上海市人民广场出发,一路向西,终点是西藏日喀则市樟木镇,全程5476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国道。
318国道(上海 西藏)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四川盆地:周边山脉海拔在1000--3000米,盆地内部250--750米。
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

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
横断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海
东经 80o

西
青 藏 高 原
90o
100o
110o
120o
0
2000
4000
6000
8000
(米)
巫山
北纬30°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或从西向东倾斜。
一、中国地势特点
地势概念: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地势描述方法:哪个方向高哪方向低
或从哪个方向向哪个方向倾斜。
西部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地势高。
中部海拔多在1000--3000米,地势较高。
东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势低。
中国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
中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北纬36°地形剖面图
北纬36°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中国三级阶梯








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
二、阶梯分界线及主要地形区
中国地形分布图
找出每个阶梯的主要地形区
中国三级阶梯示意图
请同学们翻开教材28页,把我国主要地形区填入表格。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我国海拔最高的地方在第一级阶梯?
海拔最低的地方在第三级阶梯吗?
我国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我国海拔最低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洼地,是我国陆地最低点,海拔低于海平面154.31米。
1.河流流向
众多江河自西向东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虞美人》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
三、地势特点的影响
2.交通
有利:大河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怒江72拐”长约12公里,从最低点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点业拉山口海拔4651米,再盘旋下降至邦达镇海拔4100米。
2.交通
不利:向东流的江河阻碍了南北交通;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是东西交通的巨大障碍。
武汉长江大桥
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
暖湿气流
海洋
3.降水
西高东低地势使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1)结合我国地势特点,归纳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
4.水能资源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读图思考:
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
(2)分析我国大型水电站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答案:我国大型水电站分布在阶梯交界处。
答案: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长江三峡水电站
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从西到东分别是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地势特点的影响
1、河流流向——大江大河向东流。
2、交通——大河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3、气候——便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4、水能资源——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本课小结
课堂小测:
读右图沿36°N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回答:
1.写出图中A、B、C代表的我国地势阶梯的名称: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2.下列山脉是B级阶梯和C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祁连山 B.昆仑山 C.横断山脉 D.太行山脉
3.A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D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