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藤野先生
鲁迅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小说集《呐喊》《彷徨》
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按地点的转移写了哪些重要事件。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在北京怀念藤野先生。在东京的见闻感受。(1--3)(36--38)(4--35)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 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夸张、比喻、反语,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白描手法,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本文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情?归纳事件并说说藤野先生有怎样的思想品质。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了解裹脚——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求实精神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弃医从文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看电影事件—思想受到
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
受到严重挫伤爱国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在北京怀念藤野先生。在东京的见闻感受。(1--3)(36--38)(4--35)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暗线)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体现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
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作者在仙台受优惠的感受—“物以稀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反映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两条线索四个典型事例一次思想的转变两种真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