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一、 力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力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通过自主实验探究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 在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相互作用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力是相互作用的;力不一定是接触才产生的
教学器材
弹簧、弹簧测力计、排球、橡皮筋、橡皮泥、弹簧、钩码、条形磁体、小磁针,玩具小车、弹簧拉力器等。
学生活动 教师支持 说明
活动1:趣味擂台,进入新课 组织学生前后左右自由组合进行扳手腕比赛。 活动2:对比分析,归纳力的概念 【解释】尝试解释扳手腕时力是如何产生的? 【观察】观察课件中的事例特征,判断是否有力的存在。 【讨论】是否只有人活动物才能对其他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解释】不一定是人活动物才能产生力。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推荐两名选手上台PK,比赛结束后宣布比赛结果。 提问:扳手腕比赛的同学比的究竟是什么? 支持2-1:提供更多有关力存在的案例。在PPT课件中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 支持2-2:刚才的案例都有什么共同点?能否根据这些例子总结出力的概念? 引导学习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的概念,指导学生会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通过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情绪 此活动中没有预测的过程,取而代之的是对上一活动环节的解释,该解释与预测的作用是一致的,即促使暴露学生的前概念。 由于学生的前概念中将力与人的肌肉紧张联系在一起,本课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作为一个资源。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力的概念,形成科学概念,并初步形成相互作用观念。
活动3:学生活动,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观察】学生自选器材,对物体施力,观察力的效果。 【讨论】是否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解释】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很明显,也可以很微小 【讨论】球受到了力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解释】 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快到慢,由慢到快,运动方向改变 小结:力的作用效果:1、对物体施加力时,会使物体发生形变。 2、对物体施加力时,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活动4:自主探究,体会力的相互作用 【观察】拳手主动出击将对手击倒,谁施了力,谁受到力?
【解释】两位同学为什么会后退? 【观察】观察实验现象,判断力的作用是否相互的? 【讨论】物体施力的同时是否受力? 教师提问: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将会怎样? 组织交流:你选择什么器材,如何施力,有什么效果,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供物体发生形变的图片 提供物体发生微小形变的视频 提供运动员打排球的视频 教师提问: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供拳击比赛图片 组织两名学生穿旱冰鞋互推 组织学生自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观点 学生自己总结。凸显通过猜想,概括出有意义的物理问题。 通过自主设计多样化的实验,验证猜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解释】人向后划水,人为什么可以向前进? 学生小结本节课内容 【讨论】 力是由肌肉紧张引起的吗?只有人和动物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单独一个物体能产生力的作用吗? 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 提供游泳运动员的照片或视频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出示问题巩固新知识 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言表达来解释物理问题
板书设计 一、力
一、力是什么?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受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