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单元脉络梳理单元小结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阶段质量检测核心考点归纳考点一考点二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1.“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其中罗马的“宏
伟”指的是 ( )
A.民主制度 B.公民大会制度
C.法律制度 D.帝国制度
解析:古代罗马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在于建立了世界古代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法律制度。
答案:C2.《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写到:“古
希腊人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粗糙体制”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
B.“粗糙体制”“精致体制”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
C.“粗糙体制”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D.“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没有本质的区别解析:从材料看,“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分别指希腊的民主政体和中国的专制政体。从历史发展趋势看,民主政体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故A、B、C正确;两者分别体现了专制和民主的不同特性,有本质的区别,故D不正确。
答案:D点此进入课件36张PPT。理解教材新知第
十七课第五单元NO.1
教材全解读晨背关键信息应用创新演练把握热点考向考向一考向二NO.2
知识大迁移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 1.《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改变了过去贵族随意曲解法律的局面,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到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
3.《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罗马法不仅巩固了罗马国家的统治基础,而且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古罗马最早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1.《十二铜表法》
(1)背景:
①早期罗马共和国没有成文法,贵族随意解释法律,侵害 利益。
②广大平民的斗争。
(2)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 (3)评价:
①是迄今所知古代罗马最古老的法律文献和最早的成文法。
②实质上是维护 的私有财产。
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法律的专横行为,使 的利益得到了一定的保护。 奴隶主贵族平民 2.公民法
(1)时间:罗马共和国时期。
(2)范围:罗马 。
(3)作用:罗马公民受到 的保护,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公民法律 二、罗马法的集大成——《民法大全》
1.万民法的产生
(1)背景:
①2世纪初期, 形成,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②在征服过程中,不同 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
③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 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在政治和经济活动中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罗马帝国民族商品经济 ④罗马帝国的 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法学家也积极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
⑤2世纪, 奴隶主和罗马奴隶主逐渐融合,行省居民和罗马公民的界限逐渐消失。
(2)定义: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 的法律。皇帝行省自由民 2.《民法大全》
(1)编纂: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把历代颁布的法律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 》,简称《民法大全》。
(2)地位:标志着 最终完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罗马法对维护罗马统治的作用和历史影响
1.国内影响——维系统治
(1)罗马法体现了 的意志,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保护奴隶占有制的剥削关系,是 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2)罗马法保证了阶级矛盾复杂、民族矛盾尖锐的罗马帝国社会的 和正常运转。
(3)罗马法适应了当时奴隶社会的发展水平,用法律维系和促进 ,推动了奴隶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奴隶主阶级奴隶稳定社会进步 2.国际影响——影响后世
(1)罗马法为以 为基础的社会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模式。
(2)近代资产阶级,不仅利用和发展 的思想学说,作为反对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武器,而且以罗马法为基础建立自己的法律体系,维护自己的统治。罗马法成为近代 的先声。罗马法私有制资本主义法制[探究升华]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经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怎样理解“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这句话? 提示:以法律征服世界,是指罗马法的创建与发展,维系了整个帝国统治。由于具有广泛的灵活性和适用性,罗马法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挥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作为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基础,罗马法泽被后世。由此可见,以和平方式而非动辄武力镇压,是进行国家有效治理与统治的有效途径。罗马法的基本内容及局限性 1.内容
罗马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帝国统治地区的全部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等。万民法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局限性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罗马法毕竟是奴隶主贵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以,罗马法有很大的虚伪性和局限性。 [例1] 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部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限。”这部法律是 ( )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解析] 罗马法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的公民。随着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大,罗马公民法不适应现实需要,万民法开始出现,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统治区域。题中材料涉及的法律“超出了民族国家……的界限”,指的就是万民法。
[答案] C1.“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
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 (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自然法 D.万民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比较。由材料中提到的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可以判断D项正确,因为A、B两项是适用罗马公民的法律,C项是制定法律的基本依据,不是具体的法律文件。
答案:D [例2] 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 )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是帝国范围内的通用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以实际案例创设情境,考查罗马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提倡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2世纪时公民与自由民还是有区别的,自由民可以有司法保障,但不一定有公民权。排除含有③的选项;当时罗马法适用于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④正确。
[答案] B组合型选择题解题技巧
组合型题目可用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有的题目经过一次排除可能还无法得出正确答案,则须经过多次排除,才能得出正确答案。也可以用选基法,即根据自己能够熟练掌握的知识先确定一个或两个正确或错误的选项,以此作为基点,然后以此对其他各选项进行比较辨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2.《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早期罗马国家 ( )
①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 ②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③法律本身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④法官多由贵族担任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注意早期罗马国家的状况指的是《十二铜表法》制定以前的状况,①②③④皆符合题意。
答案:D[随堂基础巩固]点此进入[课时跟踪训练]点此进入课件39张PPT。理解教材新知第
十六课第五单元NO.1
教材全解读晨背关键信息应用创新演练把握热点考向考向一考向二NO.2
知识大迁移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 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小国寡民的城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而城邦又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确立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3.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雅典民主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一、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
1.自然地理环境
(1)特征:
①希腊半岛山多平原少,矿藏丰富。
②海岸线曲折,水深、多良港。
③气候为典型的 气候,适合葡萄、橄榄生长。
(2)影响:
①便于发展海上交通,开展 和文化交流。
②为 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地中海地中海城邦制度 2.城邦制度
(1)兴起:公元前8世纪起,希腊就出现了许多小国。
(2)代表: 、斯巴达和科林斯等。
(3)概念:大多由原始公社演化而来,由有亲族关系
的公民团体组成,通常包括一个 和周边的乡村。
(4)城邦的突出特点:小国寡民。
(5)阶级关系: 作为一个整体构成统治集团,没有公民权的自由人和奴隶构成被统治者。雅典中心城市公民 (1)政治文明:有利于古希腊建立民主政治。
(2)经济文明:有利于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发展。
(3)思想文明:有利于古希腊人形成自由、平等的观念。
(4)民族精神:有利于古希腊人形成勇于进取和探险的
民族精神。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二、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
1.背景
(1)可能性:手工业、商业尤其是 进一步发展,为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必要性:
①大量平民沦为 ,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②一批平民因经营工商业致富,要求分享 。海外贸易债务奴隶政治权利 2.发展历程
(1)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改革。
①发布 ,取消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按 的多少将公民分为四等,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
③增强 的权力,设立400人议事会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陪审法庭,打破贵族对司法的垄断。解负令财产梭伦公民大会(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改革。
①废除4个传统的血缘部落,设立10个地区部落。
②废除400人议事会,组成新的 。
③设立十将军委员会,轮流统率军队。
④实行 ,将不受欢迎的人驱逐出国。克利斯提尼克利斯提尼陶片放逐法 (3)雅典民主政治的极盛—— 改革。
①取消财产资格限制,全体公民都有权通过抽签当选除 外的一切官职。
② 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500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
③实行津贴制。伯里克利十将军公民大会 (4)衰落: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希腊被 王国所灭。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从此衰落。
3.历史影响
(1)局限性:雅典的民主政治实质上是 的民主政治,是城邦中小部分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没有民主权利。马其顿奴隶主 (2)意义:
①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人类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
②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为西方近现代的
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公民政治制度[探究升华] 上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哪些?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1)奴隶、妇女、外邦人、儿童。
(2)说明了雅典的民主范围非常小,是少数人的民主。全面认识雅典民主政治 1.主要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500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
(2)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3)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是500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4)公民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5)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2.评价
(1)积极意义:
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而非君主任命,使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并使其处于群众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③深刻的文化产品在思想相对开放和自由的条件下大量涌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繁荣。 (2)局限性:
①从民主的范围看,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的,妇女和外邦人没有资格得到公民的权利。
②从民主的性质看,雅典民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从参政的方式看,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相同的国家管理权,很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例1] (2011·浙江高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 )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 屈原所追求的“美政”理想是修明法度、举贤任能、变法图强;罗马法是罗马从建立城邦到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法律体系。因此②③与题干“小国寡民”无关,应排除。
[答案] C如何理解地理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在18~19世纪是流行思潮的一部分。这种思潮曾在反对宗教神学、探索社会发展的客观性方面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夸大自然环境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以自然规律代替社会规律是错误的。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外部条件,对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但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不能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它的作用和影响还受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
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解析:地理环境促进了希腊文明的产生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故A项正确。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要求最大程度上发挥民主,以凝聚力量,对付外邦,故B项错误。希腊地理环境是产生民主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故C项错误。政治文明除受到地理环境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A [例2] (2011·广东高考)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 )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非常不民主”,反映的是只有少数人,即城邦公民才能拥有民主的权利,故B项符合题意。“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正体现了雅典的民主性;C项反映了陶片放逐法的局限,但这种方法仍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D项体现的是轮番而治,也是雅典民主的体现。
[答案] B 雅典民主政治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强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性。2.在雅典的民主制下,下列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 )
①一个中亚成年男子为躲避国内政治迫害来到雅典,取得了各种民主权利 ②公民帕德玛因为邻里纠纷而向公民大会申述 ③雅典的民主制激发了每个人建设国家的积极性 ④公民阿萨德和妻子一起参加了公民大会
A.①②③ B.②③
C.② D.③④
解析:雅典民主政治体制下,外邦人、奴隶和妇女没有权利。因此应排除①③④。
答案:C[随堂基础巩固]点此进入[课时跟踪训练]点此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