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6-16 21:0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美丽的黄岩岛景色黄岩岛上被破坏的中国主权标志钓鱼岛外国军舰挤撞我保钓船“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一个民族没有比尊严和自主、独立更为重要的了。” 进行爱国游行的群众探原因●偶然与必然1.两种植物的较量:1.两种植物的较量:●偶然与必然2.两个世界的相遇 ——西方(注意制度、经济、外交)●偶然与必然2.两个世界的相遇——中国●偶然与必然广州十三行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工业文明
资本主义农耕文明
封建主义西方(英国)中国2.两个世界的相遇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打开中国的市场(必然性)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偶然性)●偶然与必然 近代西方殖民侵略和由此带来的文明碰撞是工业资本主义浪潮席卷全球的必然结果。看过程1、粗观战争《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打开中国市场1840-1842英国清政府战败、签约《南京条约》及附件《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清政府战败、签约英、法1856-1860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侵略与碰撞●侵略与碰撞思考:中国英雄为何受到外国人高度评价?2、细看战争◇1800年的世界工业生产中,中国占全球1/3;
◇1820年的世界GDP总量中,中国占28.7%,比排名第二至四位的国家的总和26.6%还要多。
◇1840年清朝有八旗兵80万,侵华英军只有7000人,后才增至2万人。●侵略与碰撞角度二:两面看中国角度二:两面看中国 对于《南京条约》的条款,在今天看来绝对不平等的卖国条款,如割地、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等,清朝朝野上下都予认可;而对于中英文书平等往来等在今天看来绝对平等的条款,清朝君臣惶恐不安,表现的誓死不从。红缨枪与来复枪 平等与不平等 战败根源:落后的农耕文明难以对抗先进的工业文明;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侵略与碰撞思考:1、“全球GDP第一”的大国为何照样挨打且战败?2、中国战败的根源何在?3、对当时和今天有何启示? 角度三:醒与睡的选择 上层:鸦片战争失败后,魏源曾在其《海国图志》中发出“师夷长技”的呐喊,但仅是昙花一现,他的著作根本无人问津。清廷官员依旧文恬武嬉,大有“雨过忘雷”之势;清政府并未深究战败原因,没派人出国考察,也没进行任何改革;就连美国主动要求提供制船造炮技术,也被婉言谢绝了。 民众:广东一张民间布告:“除你们的船是坚固的,炮火是猛烈的,火箭是强大的以外,你们还有什么其他本领吗?”●侵略与碰撞思考:对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朝上下有何反应?付出怎样的惨痛代价?又留下怎样的教训? 只有勇于低头、汲取教训、改革求变,才能在帝国毁灭的废墟上迎接民族新生。论影响1、看图画,寻历史:●毁灭与新生请回答: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掠夺了哪些特权,分别破坏了中国的什么主权?漫画一:19世纪60年代美国报纸刊载的辱华漫画“破碎的瓷瓶”两次鸦片战争的危害:割让香港岛;居住及租地权;领事裁判权 。
五口通商;议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11口通商;外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赔偿军费。●毁灭与新生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毁灭与新生请回答:漫画中人物形象对比,反映出第二次鸦片战后清政府的地位有何变化?漫画二:1860年英国《潘趣》杂志刊载的辱华漫画“新额尔金的弹子”●毁灭与新生思考:两幅漫画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变化?两次鸦片战争的危害:割让香港岛;居住及租地权;领事裁判权 。
五口通商;议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①(政治)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1口通商;外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赔偿军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毁灭与新生2、听故事,觅启示:中兴名臣胡林翼吐血而亡天要变了!●毁灭与新生思考:“天要变了”有何寓意?你从中得出怎样的启示?《盛世危言》书影 江南制造总局内景 开平煤矿请回答: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和改变?“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并蔚成风气;
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毁灭与新生 专家视角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毁灭与新生●毁灭与新生一、偶然与必然 ◆换一种视野探原因 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二、侵略与碰撞
◆多几个角度看过程
抗争精神、文明碰撞、启示教训
三、毁灭与新生
◆站一个高点论影响
危害与客观近代化●小结伤疤 精神
号角 使命
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