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16课 抗日战争(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1第16课 抗日战争(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6-16 21:0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 抗日战争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 近代日本侵华史实:
1874 入侵台湾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1897年划福建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1914—1918:借对德宣战,出兵我国山东,强占德国在我国山东的利权;
1915年,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大规模侵华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东北沦陷)
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一、日本全面侵华2、标志:3、罪证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1945)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共30多万人)。
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河北丰润县)。
“七三一部队”活人试菌(东北)。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历史原因:蓄谋已久(大陆政策)
现实原因:法西斯政权转移经济危机打击下的矛盾;
有利时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未作战备;
国际因素:英法等国绥靖政策两将校百人斩竞争 搞杀人比赛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 暴行之二1941年1月25日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1200余人潘家峪惨案暴行之三——日军七三一细菌部队 日本军国主义者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三省成立了伪“满洲国”。很快就在哈尔滨市以南二十公里处的平房(地名)秘密建立了细菌研究部队——“满洲第七三一部队”。他们疯狂地大量繁殖鼠疫、霍乱、伤寒等传染细菌,应用于研制杀人武器,并惨绝人寰的以当时的爱国人士及普通老百姓为研究对象,进行细菌实验,惨杀中国人。下面将部分资料展示给大家,让我们了解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731部队用的骨锯用于挂人肉的铁钩被日军细菌弹杀死的中国青年上图是2003年被日本遗留在齐齐哈尔的化学武器——芥子气中毒致死的河南民工李贵珍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实验在二十多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思考:731部队的滔天罪行让你想起了什么?1)军国主义的罪恶;
2)国力不强,百姓遭殃;
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大规模侵华事变,这对国共两党带来什么影响? 在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危机之中形势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便成为历史的必然。这促使国共两党由内战对抗开始走上合作抗战。二、中国全民族抗战:1、国共第二次合作(1)背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各阶层呼吁联合抗日;中共调整政策
③英美敦促国民政府联共抗日二、中国全民族抗战:1、国共第二次合作(2)合作标志:◆初步合作: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正式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9月 ,国民政府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书 材料1:“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获得了谅解,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宣言,承诺:承认三民主义并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名义;取消红军名义,并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7.15) 材料2:“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中国绝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一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2、全民族团结抗战表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片面抗战路线组织抗战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四次会战 国民政府开辟国外战场3、三个抗战阶段:抗日战争三阶段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集中主要兵力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同时,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日渐增长,蒋介石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妄图消灭共产党和敌后抗日根据地。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三、抗战的胜利 1、 抗战胜利的原因:
①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
②中国是大国,坚持持久战。
③中共坚持人民战争抗战路线。
④中国军民英勇抗战。
⑤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共同抗战。2、抗战胜利意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增加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华民族空前觉醒,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精神
(1)民族利益至上、宁死不屈的民族自尊品格;
(2)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3)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4)百折不挠、自强自立的民族自强信念;
(5)开拓创新、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6)坚持正义、维护和平的民族奉献精神。一条战线:两个战场三个阶段四个政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 共:敌后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国内、国外)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5、8)战略反攻阶段(1945、8——1945、9、2)国民党政府日扶植的傀儡政权: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伪满洲国;汪伪政权★ 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第一次: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第二次: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年的)。②日本侵略方式与手段:相同:①战时两国实力:③战争影响:日本强中国弱。都采取了先制造事端后发动突然袭击的方式;手段极其残忍。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灾难,同时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不同:结局却完全不同。甲午: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抗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全面胜利。(原因?)腐朽的清政府消极避战、求和妥协国共两党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合作、共同抗战清政府没有充分发动民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避战自保、消极应战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互相配合、协同进行持久作战的方针西方列强默许日本侵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及其人民支援中国抗战★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结局不同的原因:?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初期的四大会战广州、武汉先后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地位:抗战初期的主战场,
(2)结果及原因:失败,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沦陷;敌强我弱、国民党未做战争准备、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3)意义:迟滞了日军进攻,消耗了日军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支持了中共敌后战场的开辟,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争取了更多的国际支持。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面对日本的侵略,1937年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必要性:                                 
                   (1)敌强我弱         
(2)有效地积聚、发展人民群众的抗日力量(1)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   
(2)广大农村是自然经济,生存能力强
(3)有利的地形,人民的支持2、可能性:                       1940年下半年
彭德怀
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
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时间:
指挥者:
战线:
战果:
意义: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战役时间战斗次数毙伤俘日
伪军人数破坏
交通线拔掉据点3个半月1800多次4万多人2000多
公里近3000个 1942年2月,蒋介石派出了他最精锐的部队,组成了抗战历史上著名的“远征军”。 开辟缅甸战场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侵入我国云南境内。
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