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4 12:24:24

文档简介


北海市2022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9.(6分)
高一语文答题卡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13.(8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
(1)(4分)
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狐)
痕迹。
(2)(4分)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
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时,必须用2B铅笔,并描浓。
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一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消晰、卡面清洁
14.(3分)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CA]CB]CC]CD]
6CA][B][C][D]
11 CA]CB]CC]CD]
18 CA]CB]CC]CD]
2[A][B]CC][D]
7A][B][C][D]
12 CA]CB]CC]CD]
19 CA]CB]CC]CD]
3 CA]CB]CC]CD]
10CA][B][C][D]
15 CA]CB]CC]CD]
21 CA]CB]CC]CD]
16.(6分)
非选择题(请用黑色签字笔填写)
4.(4分)
17.(6分)
(1)
(2)
(3)
5.(6分)
20.(5分)
22.(6分)
8.(4分)

▲12

▲12

△12
高一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第1页(共2页)
22689A■

23.写作(60分)
题目:
600
▲200
▲800
玉400
▲98D

高一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第2页(共2页)
22689A 北海市2022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年来,从小说《三体》持续热销,到电影《流浪地球》赢得高票房,一批科幻作品广受好评。与此同时,网络文学发展方兴未艾,涌现出大批网络文学作者。科幻文学与网络文学互动加强,更多科幻作品在网络平台落地生根,创作队伍持续壮大,科幻作品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大众。科幻作品虽然不等于科学著作,却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帮手。而网络文学因其传播的便利性,在众多文学品类中拥有数量优势。所以,网络科幻作品的出现,让科幻作品获得更多传播渠道,融入更大的阅读群体,并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力。如何让网络科幻作品更好承担起普及科学常识、弘扬科学精神的功能,激发广大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思维,值得深入研究。做好科普,网络科幻作品需要向硬核科技“取经”。基于科技进行合理想象,一直是科幻文学的魅力所在。读者熟知的《三体》就巧妙融入了黑洞、引力波等物理学知识。有了专业知识的支撑,文学作品的“科学味”才更浓,专业度才有说服力。更好反映时代变迁,用文学描绘波澜壮阔的科学探索图景,记录人类科技前行步伐,将激发更多读者的求知欲、更多科技爱好者的探索热情。做好科普,网络科幻作品要更加贴近受众。网络科幻作品需要有精巧的结构、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把科技和艺术有机融合到作品中,有助于提高作品的趣味性、互动性,让更多读者感受科学之美、人文之美。时下,在一些平台,网友自发整理科幻作品知识点,分析其中科学原理,互相答疑解惑。这也说明:作品面向大众、服务大众,才能形成作者与读者的良性互动,让科普深入人心。
做好科普,网络科幻作品还需要完善从规划到开发的全版权运营链条。如今,科幻文学作为连接科技、文化与产业的桥梁纽带,具有极大发展潜力。未来科幻产业的开发和探索,不会只停留在文学层面,还将涉及包括出版、影视、游戏、动漫、实景体验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条。借助人工智能、全息影像等技术,科幻叙事将从文本和屏幕中的虚拟场景,转化为真实场景和沉浸体验。借助技术赋能,设计开发更多场景,将为大众科普提供更多可能。
据一份调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相关平台科幻作品日均阅读人数明显增长,
彰显了广大读者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融入科幻元素的网络文学,一头连着浩瀚宇宙,一头连着万千受众。用生动故事传播科学知识,定能让科幻作品更好成为孕育想象力的摇篮,鼓励更多人迈向科学探索之路。
(摘编自《科幻作品助力科学普及》,人民网2021年11月23日)
材料二:
的确如此,科幻是基于科技,对未来的想象和构建。“它基于现在,连接未来,也常常回到过去。”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副部长廖红看来,科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全面串起了过去和现在,串起了好奇心、想象力、科技以及对人生、价值、世界的认知、理解和判断。“2020年《流浪地球》引爆了国人对科幻的热情。许多科技工作者对电影涉及的科技知识也进行了全面解读,这在社会上又掀起了一波科普、科幻的高潮。同时,电影所传达的对家人、朋友、国家、人类的这种责任感,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共识,传播了我们中国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一理念。”廖红说:“我们期待通过科幻这一类型的文学、艺术、影视、动漫、游戏等各种形式的载体,帮助大家树立科学梦想,激发创造热情,引发对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当人们思考未来,创新的激情和创意就会被点燃。“科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扩音器。”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副书记李新看来,“科技创新成果能通过科幻文学的阅读、影视播放、游戏的游玩以及体验消费等形式,让更多公众更好理解科技创新,激发人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确实,从科幻作品中获得灵感,然后一步一步将其实现,最终成为改变时代的科技创新成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地球静止轨道又名“克拉克轨道”,“克拉克”是指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亚瑟·查尔斯·克拉克,他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并称为20世纪三大科幻小说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地球静止轨道,正是因为他在1945年预言了“地球静止轨道”的存在。那时,人类尚未进入航天时代,亚瑟·查尔斯·克拉克的设想看起来颇为超前。但仅仅20年以后,卫星通信和电视转播就都已被广泛使用,为了纪念他对这条轨道的预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它命名为“克拉克轨道”。
对于科幻来说,科技创新为其提供了无限幻想空间。2018年的科幻电影《头号玩家》模拟了未来VR技术高度成熟后的世界,人类穿梭在现实和虚拟之间,就如当下网络线上线下各种互动和联通一样。放眼当下,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中国天眼以及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成果等,为科幻创作提供了巨大的故事资源库和灵感来源。
科技创新还为科幻提供了多样的表现形式。数字技术、动作捕捉技术、沉浸交互技术、3D技术等都为公众提供了更真实更具体验感的科幻视觉盛宴。
(摘编自《中国科幻,离辉煌有多远》,《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幻文学与网络文学加强了互动,更多科幻作品在网络平台落地生根,科幻作品正以积极的姿态走向大众。
B.网络科幻作品已然承担起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功能,广大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得到激发。
C.人们对科幻作品的阅读兴趣增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后,相关平台的科幻作品日均阅读人数明显增加。
D.通过科幻文学的阅读可以让更多公众了解科技创新成果,激发人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创造热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技、文化与产业的纽带是科幻文学,但是未来科幻产业的开发和探索将不会在文学层面上,会转向影视、游戏、动漫等产业。
B.科幻作品基于科技合理巧妙融入科技创新知识、物理学知识,文学作品的科学味、专业味就会更浓,其专业度更具说服力。
C.科幻作品将科技与艺术有机融合,有助于提高作品的趣味性、互动性,增强读者对科学之美和人文之美的感受。
D.科技创新为科幻提供了无限幻想空间,悟空号、墨子号、中国天眼等成果,为科幻创作提供了巨大的故事资源库和灵感来源。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科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扩音器”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手机之父马丁·库伯在看了科幻电视剧《星际迷航》中的通讯装置后开始手机的研发。
B.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张文武在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中创作了科幻文学作品《未来星球2049》。
C.俄罗斯飞机和直升机设计师埃格·希克斯基在读过科幻小说《征服者罗比尔》后发明了直升机。
D.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启迪了西蒙·莱克、伽利尔摩·马可尼等人发明了潜水艇、无线电报。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科幻作品对科学技术创新起到积极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戏迷老章
林红宾
老章叫章之涵,从小聪悟强记,过目不忘,尤其爱好京戏,好多唱词能背诵得滚瓜烂熟。他长得不雅,年过三十就秃顶了,显得少年老成,加之前额大而亮,像个老寿星。人们都说他满脑子盛着国粹,把个好端端的头颅累成了不毛之地。他为人随和,大家不愿叫他的名字,而直呼他老章,他也不挑剔,答应得顺顺溜溜的。
老章十岁那年,看戏就有了瘾,只要听见锣鼓铿锵丝竹悠扬,心里就痒痒了,不亲临现场观看,心里就难受。那年秋后,百花剧团来演出,曾演了一场红生戏《千里走单骑》。戏演完了,观众顿作鸟兽散,演职员也忙着收场,老章却站在台子边无动于衷。饰关公的演员好奇地问他:“小家伙,散戏了怎么还不回家?”
老章认真地说:“我在这里给你看护赤兔马呢。”
“关公”一听乐了:“我的马怎么会在这里?”
老章说:“我明明看见你将赤兔马拴在这棵树上,后来再没见你解开牵走。”
“关公”不由得一怔,赶忙抱拳道歉:“小师傅,‘关某’让您受累了,请到后台品茶。”
“来不及啦,俺妈还等我回去烧火做饭呢。”老章说罢蹦蹦跳跳地走了。
后来,老章学业有成,参加了工作,有了薪水,看戏愈发着迷,只要稍有名气的剧团来演出,他必定去观看。有一次,港城京剧团过来演《三堂会审》,老章见刘秉义身穿红袍,按常规应穿蓝袍,就觉得别扭。俗话说宁穿破,不穿错。在这众目睽睽的戏台上乱穿戏装是不允许的。当下,老章来到后台,问:“谁是团长?”
团长应声作答:“在下便是,找我何事?”
老章开门见山地问:“刘秉义为何身穿红袍?”
团长闻言暗吃一惊,深知来者不善,慌忙让座,遂解释道:“团里一个女主角大病初愈,为了庆贺,故穿红袍。”
老章说:“常看戏的都知道,蓝袍刘秉义,红袍潘必正,这是约定俗成的。你们这么做,有失规矩。”
团长引经据典地说:“当年慈禧太后做寿时,京城著名演员献演《三堂会审》,刘秉义就身穿红袍。”
老章冷冷一笑:“你团里一个女演员怎能跟西太后相提并论?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团长自知遇上了行家,况且此举欠妥,便满脸赔笑,一个劲地敬烟献茶,并应允从此以后老章来看戏,一律免票。
老章确实会看戏,也能“捡漏”。
有一次,有家京剧团下来演连本戏《封神榜》,演到土行孙与邓婵玉洞房花烛夜的戏,夫妻俩互相说俏皮话。邓婵玉说:“你是属猪八戒的──倒打一耙。”
老章听罢苦苦一笑,径直来到后台,朝演职员问:“谁是编剧?”
有人站起:“你找我有事?”
老章问:“《封神榜》这个连本戏出自何朝?”
答曰:“出自商朝。”
老章又问:“猪八戒出自何朝?”
答曰:“出自唐朝。”
老章说:“商朝与唐朝隔着那么多年的岁月,二者怎能混到一起呢?”
编剧瞠目结舌,稍一寻思,说:“这词儿并非我编的,纯粹是演员信口开河临场发挥而已。”
老章正色道:“国粹就是国粹,容不得随意篡改。”
编剧自知出了纰漏,朝老章再三赔礼道歉,并保证引以为戒。
有一年初夏,老章到烟台办事,事情办妥后便到剧院看京戏《天门走雪》。当演到一青衣怀抱婴儿在雪地行走时,因为气温较高,那个青衣边唱边表演,不免脸上流汗了。老章喝了一声倒好,顿时剧院鸦雀无声。团长赶忙登台朝观众抱拳说道:“何人如此赏脸?敬请上台指教。”
老章不卑不亢登上戏台,说:“既然数九寒天,怎能汗流满面?”
团长傲慢地说:“气温较高,焉能不出汗?”
老章反驳道:“演员如果入戏,自会不寒而栗。”
团长不无揶揄地说:“如此说来先生是内行,不妨当场现身说法。”
是的,这倒好可不是随便喝的,光说不能做,那可是故意找茬砸场子,是要承担责任的。
这阵子,观众也异口同声地怂恿老章上台比画一番。
好个老章,略一化装,头扎青巾,怀抱“婴儿”,很快入戏,恍若朔风呼啸,大雪纷飞,脚踩积雪,饥寒难耐,浑身瑟瑟发抖,直磕牙帮,身上真的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演职员们惊呆了。
观众们喝了个满堂彩。
那个青衣正要叩拜师傅,老章赶忙阻止,说:“我并不会演戏,但是看戏却爱入戏。希望你们唱戏能够充分体验剧情,演得逼真。只有这样,观众才会买账。”
打那,戏迷老章名声大噪。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章十岁那年看京戏《千里走单骑》,戏演完后,仍然不离开,因为饰演“关公”的演员让他帮着看好赤兔马。
B.老章看京戏《三堂会审》中刘秉义穿红袍,认为演戏“宁穿破,不穿错”,就到后台询问,侧面说明他还不完全了解戏剧史。
C.老章看出“你是属猪八戒的——倒打一耙”的台词颠倒了时代,认为国粹不容许更改,表现了他自以为是的特点。
D.小说最后写老章饰演《天门走雪》中的青衣,饰演逼真而成功,一个爱看戏并入戏的戏迷形象跃然纸上。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篇对人物进行介绍,其中肖像描写,十分传神,说明他“为人随和”“不挑剔”,与下文形成对照。
B.小说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先后从十岁那年、工作之后、有一年初夏,叙述了老章爱戏入戏的故事。
C.老章对京戏中的人物熟悉,能够看出台词与饰演中的错误,由此可见老章“爱京戏、懂京剧”的特点。
D.小说塑造了一个热爱京戏,并且爱“挑刺”的戏迷形象,语言质朴,人物塑造手法多种多样,情节一波三折。
8.文中画横线句子“老章确实会看戏,也能‘捡漏’”有何作用?(4分)
9.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初,翰林待诏王伾善书,山阴王叔文善棋,俱出入东宫,娱侍太子。伾,杭州人也。叔文谲诡多计,自言读书知治道,乘间常为太子言民间疾苦。太子尝与诸侍读及叔文等论及宫市事。太子曰:“寡人方欲极言之。”众皆称赞,独叔文无言。既退,太子自留叔文,谓曰:“向者君独无言,岂有意邪?”叔文曰:“叔文蒙幸太子,有所见,敢不以闻。太子职当视膳问安,不宜言外事。陛下在位久,如疑太子收人心,何以自解?”太子大惊,因泣曰:“非先生,寡人无以知此。”遂大爱幸,与王伾相依附。叔文因为太子言某可为相,某可为将,幸异日用之。密结翰林学士韦执谊及当时朝士有名而求速进者柳宗元、刘禹锡等,定为死友。宗元、禹锡,时为监察御史。左补阙张正一上书,得召见。正一与吏部员外郎王仲舒、主客员外郎刘伯刍等相亲善,叔文之党疑正一言己阴事,令韦执谊反谮正一等于上,云其朋党,游宴无度。九月甲寅,正一等皆坐远贬,人莫知其由。二十年秋九月,太子始得风疾,不能言。顺宗永贞元年春正月辛未朔,诸王亲戚入贺德宗,太子独以疾不能来,德宗涕泣悲叹,由是得疾,日益甚。凡二十余日,中外不通,莫知两宫安否。癸巳,德宗崩。苍猝召翰林学士郑絪、卫次公等至金銮殿草遗诏。宦官或曰:“禁中议所立尚未定。”众莫敢对。次公遽言曰:“太子虽有疾,地居冢嫡,中外属心。必不得已,犹应立广陵王,不然必大乱。”等从而和之,议始定。次公,河东人也。太子知人情忧疑,紫衣麻鞋,力疾出九仙门,召见诸军使,京师粗安。甲午,宣遗诏于宣政殿,太子缞服见百官。丙申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卫士尚疑之企足引领而望之曰真太子也乃喜而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四·伾文用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丙申/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卫士尚疑之/企足引领而望之/曰/真太子也/乃喜而泣
B.丙申/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卫士尚疑之/企足引领而望之/曰/真太子也/乃喜而泣
C.丙申/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卫士尚疑之企足/引领而望之/曰/真太子也/乃喜而泣
D.丙申/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卫士尚疑之企足/引领而望之/曰/真太子也/乃喜而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宫,古代宫殿名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西汉时借指皇太后。
B.宫市,旧制,宫廷里需要的日用品由官府承办,向民间采购,随意付给很少的代价。
C.左补阙,武则天时置,其职责为发布诏令,并举荐人才;大事廷议,小事则上封事。
D.河东,汉设河东郡,北周改为蒲州,玄宗天宝初年,一度改为河中府,又为河东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叔文为人狡诈,自诩读书很多,明白治国的道理,利用机会向太子陈述民间疾苦,在得到太子的宠信后,又与王伾互相结交依附。
B.贞元二十年秋,太子突然中风,不能说话,唐德宗因悲伤得病,以致驾崩;虽然郑絪、卫次公反对太子继位,但太子最终还是即皇帝位。
C.王叔文一方面向太子推荐将来为相或为将之人,另一方面暗地结交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为用事掌权打下基础。
D.王叔文遇事有独到的见解。在太子与几位侍读等谈论宫市时,众人一致赞同太子上书反对,而他却在众人离开后认为这是越俎代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叔文蒙幸太子,有所见,敢不以闻。太子职当视膳问安,不宜言外事。(4分)
(2)太子知人情忧疑,紫衣麻鞋,力疾出九仙门,召见诸军使,京师粗安。(4分)
14.张正一为何被贬谪远方?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晓 发
赵 碬
旅行宜早发,况复是南归。
月影缘山尽,钟声隔浦微。
星残萤共映,叶落乌惊飞。
去去渡南渚,村深人出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认为回归故乡更应该早早出发,“况复是”透露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B.颔联上句写月落山,下句写钟声微,视听结合,使画面有很强的立体感。
C.叶子落下之声是很微小的,连它都能把鸟惊飞,充分显示了环境的幽静。
D.第七句的“去去”即“赶紧前去”,以叠词的方式强调了作者心情的急迫。
16.诗歌是如何照应题目《晓发》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红楼梦》最值得称道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
比如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她“体格风骚”,玲珑洒脱,机智权变,心狠手辣。她对家族的腐朽和衰败看得比谁都_____________,但她绝不肯牺牲自己来维护家族的命运;她不但不相信鬼神报应,连传统的伦理信条也不当一回事。作为一个智者和强者,她在支撑贾府勉强运转的同时,尽量地为个人攫取利益,放纵而又______________地享受人生。
薛宝钗具有封建“妇道”伦理所要求的______________,所以她的言行举止就显得委婉内敛。她有很现实的处世原则,能够处处考虑自己的利益。她同样有少女的情怀,有对于宝玉的真实感情,但她和宝玉的婚姻最终成为空洞的结合,作为一个典型的“淑女”,她并没有获得幸福。而林黛玉的现实性格表现为聪慧伶俐,由于寄人篱下而极度敏感,有时显得尖刻;诗化的她,聪慧和才能也突出地表现在文艺方面。在诗意的生涯中,和宝玉彼此以纯净的“情”来浇灌对方的生命,便是她的人生理想了。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特色的还有许多,可以排列成一条很长的______________的人物画廊。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朽的价值。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透彻 藏而不露 温柔敦厚 五颜六色
B.通透 不露声色 温良贤淑 五光十色
C.通透 藏而不露 温柔敦厚 五颜六色
D.透彻 不露声色 温良贤淑 五光十色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她不把传统的伦理信条当一回事,也不相信鬼神报应。
B.她不但不把鬼神报应当一回事,更不相信传统的伦理信条。
C.她不把鬼神报应当一回事,也不相信传统的伦理信条。
D.她不但不相信传统的伦理信条,连鬼神报应都不当一回事。
20.文中第三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苦瓜,又名“半生瓜”。半生前,只觉苦涩,半生后,才领悟苦后尚有余甘。“没有苦味,世界该有多美好呀”, ① ,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苦这种味觉,是人体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机制,我们味觉的主要功能就是分辨事物的营养价值,避免吃到有毒的东西,而很多有毒性的东西吃起来都有一定的苦味,一旦感觉到苦,可以及时地吐出来,以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那么, ② ?科学表明,苦瓜的苦味来自于两种物质:一种叫作瓜苦叶素,另一种叫作野黄瓜汁酶。如果两种物质同时存在,瓜果就会出现苦味。研究表明,葫芦科植物有非常相似的苦味特征,这是由于植物与外界环境在长期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条件下,经过自然选择, ③ ,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毒性,并且是“天然杀虫剂”,植物用它们来抵御疾病和寄生虫等不利环境。( )比如,解乏消暑、健脾开胃、治疗糖尿病、增强免疫力。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苦瓜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因为有营养,虽苦。
B.苦瓜虽苦,却很有营养,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
C.苦瓜因为有营养,虽苦,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
D.苦瓜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虽苦,却很有营养。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烛之武在说服秦伯之前只是郑国的一个小小的养马官,有着怀才不遇的愤怨。但在郑国危难之际,他以国家安危为重,挺身而出,只身去说服秦伯,运用智慧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难,可以说他是一个有义有勇有智谋的爱国之士,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今天,爱不爱国是对每一个人良心的考验。须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爱国都是一个时代的最强音,每一个人都应该是爱国思想的践行者。当然,爱国行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只要你付诸行动,你就是崇高的。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以“爱国,请付诸你的行动”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北海市2022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已然承担”将或然说成已然,材料一第二段“如何让网络科幻作品更好承担起普及科学常识、弘扬科学精神的功能,激发广大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思维,值得深入研究”是疑问,还没有实现。)
2.A(根据原文“不会只停留在文学层面”来看,“不会在”将部分肯定说成了否定。)
3.B.“科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扩音器”的观点是科幻给科技创新带来灵感,从而最终成就科技创新成果,B项只是张文武写作了《未来星球2049》的科幻作品,没有最终成就科技创新成果。)
4.①材料先以当前科幻作品蓬勃形势引出中心论点“科幻作品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帮手”;(1分)②然后分科幻作品向硬核科技取经、贴近受众、完善运营链条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让科幻作品更好承担起普及科学常识的功能;(2分)③最后再次联系现实,强化论点。(1分)
5.①科幻作品以科幻故事普及了科学常识,弘扬了科学精神;②科幻作品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现:③科幻作品激发了人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每点2分)
6.D(A“仍然不离开”的原因的解说错误;B他到后台并非“询问”,而是指出其错处,说明他“会看戏”;C“表现了他自以为是的特点”错,应是“表现了他会看戏”。)
7.D[“手法多种多样”“一被三折”错误,主要是对话(人物语言)刻画,情节平缓。]
8.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老章看戏看出《三堂会审》刘秉义穿红袍的“错误”,并获得团长“以后老章来看戏,一律免票”的应允。开启下文老章看出《封神榜》的台词“错误”以及表演《天门走雪》,进一步塑造老章的爱戏的形象。(4分)
9.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保护和传承国粹。(2分)①老章从小爱看京戏,脑子里装满了好多唱词,人们都说他满脑子盛着国粹,说明要心中有国粹;②老章不仅喜欢看戏,而且对京戏了解很深,能够指出唱词的错误,如《封神榜》中的唱词颠倒了时代,被老章指出,国粹就是国粹,容不得随意篡改,说明要正确地传承国粹;③老章夏天饰演《天门走雪》冲的青衣“不寒面栗”,逼真而入戏,说明要真实地传承国格;④本文通过对老章爱看京戏的故事,呼吁人们要认真的对待国粹,宣传国粹,真实地继承与发展国粹。(分析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0.A(原文标点为:丙申,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卫士尚疑之,企足引领而望之,曰:“真太子也。”乃喜而泣。)
11.C(“其职责为发布诏令”错误,左补阙的职责是规谏皇上。)
12.B(“然郑絪、卫次公反对太子继位”错误,郑絪、卫次公并未反对。)
13.(1)我承蒙太子看重,有什么意见,不敢不说出来。太子的主要职责是检查皇帝的膳食,还有早晚问安,不应该议论外面的事。(“幸”“以闻”“宜”各1分,句意1分)
(2)太子知道人心忧虑惊疑,身上穿着紫袍,脚上穿着守丧的麻鞋,抱病出九仙门,召见禁卫各军的将领,京城才稍微安定。(“忧疑”“紫衣麻鞋”“粗安”各1分,句意1分)
14.①张正一上书皇帝,得到皇帝的召见;②与王伸舒、刘伯刍等关系紧密;③王叔文党羽怀疑他向皇帝透露了己方的秘密,命令韦执谊在皇帝面前,诬陷张正一等。(酌情赋分)
15.D(对“去去”的解释是错的。“去”本意为“离开”,“去去”指越走越远。)
16.①首联点明“早发”,与题目只有一字之别,而“早”字能够暗示出“晓”字。②中间两联通过写景照应:月影尽、星星残,都是清晨的景色。③尾联通过写人事来照应,村中人还很少出来,这表明天色还早,人们尚未起身。(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1)同心面离居 忧伤以终老
(2)吴楚东南拆 乾坤日夜浮
(3)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18.B(第一处,“透彻”,(了解情况、分析事理)详尽而深入。“通透”,通达、透彻。语境强调王熙风看透了事情的本质,尤其是坏的本质;而“通透”多用于获得真理或真相之后的欣悦,或用来形容人性格直爽明净。所以选“透彻”。第二处,“不露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显露出来,形容态度镇静。“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语境并非说王熙风内心是否受感动,而是强调她有心机有打算,所以选“不露声色”。第三处,“温柔敦厚”,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温良贤淑”,形容女子温柔贤惠。“温柔教厚”适用对象更广泛,“温良贤淑”专用来形容女子;且“温柔教厚”是形容性格,“温良贤淑”更符合原文中“妇道”特点。所以选“温良贤淑”。第四处,“五颜六色”,指各种颜色。“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文中是用来修饰“人物画廊”,强调人物的多样性,所以选“五光十色”。)
19.D(原句语病为语序不当,对于王熙风这个连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女子来说,首先对她形成束缚的应该是约束她及周围人的传统的伦理信条,更深层的才应该是鬼神报应,前后两句为递进关系。)
20.对比:①薛宝钗的委婉内敛与林黛玉的敏感尖刻;②薛宝钗的现实与林黛玉的诗化;③薛宝钗、贾宝玉的婚烟空洞与林黛玉、贾宝玉互相浇灌的纯净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效果:将薛宝钗和林黛玉在性格、处事原则及婚姻上的特点揭示得更加鲜明,更突显出《红楼梦》成功塑造人物的特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B(括号前面解释了苦瓜“苦”的原因,后面接着的是“好处”,所以B项的表述衔接最恰当。)
22.①如果你有这种想法 ②苦瓜的苦味又从何而来 ③产生了某些化合物(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23.【写作提示】①爱回不是口号,爱国应当行动。②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是爱国。③做爱国的践行者。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起初,翰林待诏王征,擅长书法,山阴人王叔文,围棋下得好,二人都常出入东宫,媒乐、侍奉太子李诵。王伍,是杭州人。王叔文狡诈,诡计多端,自称读书很多,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总是利用机会向太子陈述民间的疾苦。太子曾经与几位倚读及王叔文等在一起该到有关宫市的事情,太子说:“我正想上书反对呢。”众人一致赞扬,只有王叔文一言不发。等众人告辞,太子请王叔文单独留下,问他说:“刚才,只有你一言不发,难道还有别的什么想法吗?”王叔文说:“我承蒙太子看重,有什么意见,不敢不说出来。太子的主要职责是检查皇帝的膳食,还有早晚同安,不应该议论外面的事。皇帝在位已经很久,如果怀疑你收买人心,你用什么来自我辩解呢?”太子大为震惊,哭泣着说:“低如不是你,我不会想到这些。”从此对王叔文更加宠爱信任,王叔文又与王伍互相结交依附。王叔文凭着这个关系就向太子推荐,说某人可以做字相,某人可以做大将,希望有一天能重用他们。又秘密结交输林学士韦执谊,还有当时朝是官员中有名望而且急于升官掌权的一些人,如柳宗元、刘禹锡等,定为生死之交。而柳宗元、刘禹锡,当时任监察御史。左补阙张正一上书皇帝,受到唐德宗召见。张正一与史部员外部王仲舒、主客员外郎刘伯刍等亲密友善,王叔文的党羽怀疑张正一向皇帝透露他们的秘密,于是,命令韦执谊在唐德宗面前,反过来诬陷张正一等结竞营私、游宴无度。贞元十九年(803年)九月甲(初六日),张正一等被贬谪远方,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秋手九月,太子李诵突然中风,不能说话。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春季正月辛未朔(初一日),所有的亲王和皇亲国戚,在宫殿朝拜唐德宗,只有皇太子李诵因病不能前来,唐德宗涕泪纵横,悲伤叹息,于是得病,卧床不起,一天此一天严重。一连二十多日,皇宫内外音讯断绝,没有人知道皇帝与太子是否平安。癸已(二十三日),唐德宗驾崩。仓促间,召唤输林学士郑絪、卫次公等到金銮殿,起草遗诏。有一个宦官忽然说:“到底指定谁来继任皇位,宫中还没有最后决定呢。”众人不敢答话。卫次公急忙说:“太子虽然有病,但他是嫡长子,中外一致拥护。万不得已,也应该拥立嫡皇孙广陵王。不然的话,一定会大乱。”郑絪等跟着随声附和,议论才决定下来。卫次公,是河东人。太子知道人心忧虑惊疑,身上穿着紫花,脚上穿着守丧的麻鞋,抱病出九仙门,召见禁卫各军的将领,京城才稍微安定。甲午(二十四日),在宣政殿宣读唐德宗的遗诏,太子身穿丧服,接见文武百官。丙中(二十六日),太子在太极戴即位。卫士中还有感到怀疑的人,踮着脚,仲长脖子张望,说:“真是太子!”高兴得哭了起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