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___周第___课时
课题 8.3 数据的表示(2) 课 型 习题课 主备人
备课组审核 六年级备课组 级部审核 学生姓名
教师寄语 做自己的决定 ,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 。
学习目标 明确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能够根据相关数据较为准确的制作扇形统计图,同时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相关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
一、温故知新 1.顶点在圆心的角叫________.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扇形___与360 °的比. 2.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为, 则该部分所对扇形圆心角为_____. 二、练习 1.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某部分所对的圆心角为36°,则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为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个扇形的面积比为1:2:4:5,如图1,则扇形丙的圆心角丙为______度. 图1 图2. 如图2是一个扇形统计图,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数计算甲扇形区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 3..若将圆均匀分成六块扇形,如图(甲)阴影部分表示其中的一块扇形, 求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若均匀分成八块,你能将每块画出吗 若能画请在图(乙)中画出此图,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4.某商场为了了解本商场的服务质量,随机调查了要商场的100名顾客,调查的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这100名顾客中对商场的服务质量不满意的有 人. 三、随堂检测 1、要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应选择(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表格统计 2、下列关于统计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扇形统计图中可直观地看出某部分的具体数量 B、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事物的变化情况 C、从折线统计图中可直观地看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D、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是1 3、根据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分析,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 A、步行的人数最少,仅为90 B、步行的人数为50 C、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 D、步行与骑自行车的人数之和比坐公共汽车的人数要少 4、甲、乙两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为了便于研究,把最后5 次的训练成绩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下面的结论错误的是( ) 乙的第二次成绩与第五次成绩相同 B、第三次测试中,甲的成绩与乙的成绩相同 C、第四次测试中,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2分 5、百货商场服装部对7月份的某周销售衬衫情况作了如下统计:根据上表做出反映衬衫销售的条形图。 星期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销售量(件)14 10 15 12 14 18 20
四●拓展提高 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可以转换成( ) 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D、既不能表示成扇形统计图也不能表示成折线统计图 2、某校对初一的300名学生某次数学考试的成绩作了一次调查, 将各范围的得分率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如图),则76~90分这一分数段的人数为( ) A、30 B、75 C、9 D、90 3、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观众可以参加场外打分,方式是打电话、发送短信、登录网站,电视台将观众支持的情况用条形统计图显示出来,从直条的高度,能直观地看出各位歌手受观众支持的情况;若用 ,则能显示各位歌手受观众支持的变化情况;若用 ,则能清楚地看到各位歌手受观众支持的比例;若用 ,则能准确地显示各位歌手受观众支持的人数。 4、下面是一个病人在生病期间护士帮他记录的体温,请在下图用折线图恰当地表示。 从自己画的统计图中读出信息,并填空:1)这位病人的体温最高是 ℃,最低是 ℃;2)在4月8日温度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为 ;3)从体温表中,猜测这位病人的病情是 (“恶化”或“好转”)。 五、体验中考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题)要反映乌鲁木齐市一天内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频数分布直方图 D、折线统计图 2、(2021年广东广州中考题)如图是广州市某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24℃ B、这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16℃ C、这一天中2时至1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升高 D、这一天中只有14时至2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降低 (
8
6
4
2
O
40
50
60
70
80
成绩
频数(国家个数)
)3、(2021年广东肇庆中考题)如图是2019年参加国际教育评估的15个国家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的统计图,则平均成绩大于或等于60的国家个数是( ) A、4 B、8 C、10 D、12 4、(2020年福建福州中考题)以下统计图描述了九年级(1)班学生在为期一个月的读书月活动中,三个阶段(上旬、中旬、下旬)日人均阅读时间的情况: (1)从以上统计图可知,九年级(1)班共有学生 人; (2)图1中a的值是 ; (3)从图1、2中判断,在这次读书月活动中,该班学生每日阅读时间 (填“普遍增加了”或“普遍减少了”); (4)通过这次读书月活动,如果该班学生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每日阅读习惯,参照以上统计图的变化趋势,至读书月活动结束时,该班学生日人均阅读时间在0.5~1小时的人数比活动开展初期增加了 人。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