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1张PPT。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程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中国美国苏联日本西欧苏联不结盟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第一位 ……,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现在,世界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讲话一、走向联合的欧洲原因进程影响 欧盟的盟旗、盟歌、铭言、庆典日、货币、欧盟大厦、主要机构、主要体制等简介扩大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原因影响表现日本经济的崛起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鉴览会上的太阳神塔,象征着本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三位发起人他们分别是?埃及总统 纳赛尔南斯拉夫总统 铁托印度总理 尼赫鲁原因、标志、发展影响含义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不结盟运动第13次首脑会议在吉隆坡举行不结盟运动真的不结盟吗?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1、含义思考?2、原因、标志、发展 原因:①战后亚非拉许多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②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发展:不结盟运动国家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决心共同努力,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从20世纪70年代起,不结盟运动的斗争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1973年从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开始,正式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看教材p124,找一找,不结盟运动的原因、标志和发展情况 。 2006年9月15日第14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开幕 来自世界115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以及15个观察员国、31个特约国和23个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这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 海地与圣基茨和尼维斯也在此次会议中加入不结盟运动,使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由116个壮大为118个。中国代表团作为观察员受邀参加此次会议 3、影响我们是被亚非拉的朋友们抬进联合国的
------ 毛泽东
不结盟运动与中国 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代表中国政府发言,阐述了中国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发展权利和不结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等问题上的看法。杨洁篪指出,不结盟运动一直是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的重要机制、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渠道、对国际事务施加影响的重要平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发展中国家目前已成为多边主义的积极倡导者,是世界和平、和谐与共同发展的有力推动者。中国支持不结盟运动通过改革,发挥潜力,焕发更大活力,以更加灵活和主动方式参与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让世界更多地听到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古巴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劳尔·卡斯特罗在闭幕式上致辞,再次呼吁不结盟国家团结一致,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社会而努力。此间媒体认为,本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让一个在冷战时期诞生的组织重新焕发了活力。占联合国成员国总数2/3的不结盟成员国团结起来,将会是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古巴外长佩雷斯在谈到本次会议的意义时对本报记者表示,大会标志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复苏?。?
《人民日报》 ( 2006-09-18 第03版 ) 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作为一支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②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
③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④开始改变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3、影响四、中国的振兴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五十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1956年—1976年,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有挫折但成绩很大。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为祖国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的振兴新中国建立恢复发展文革挫折改革开放和平崛起总结与练习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材料1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 摘自高中历史课本(人教版)原因1: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 一体化 的根本动因。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2: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阿登纳回忆录》原因2: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 材料3: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
原因3:促使法德和解,永远避免战争 材料4:“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 维克多·雨果
原因4: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回应。1、二战后欧洲为什么要走向联合?⑴、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回应。
⑵、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
⑶、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 根本动因 。
⑷、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
返2.进程1950年,_________---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
1951年,法、德、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_。
1957年,签订________,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______,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___________。舒曼计划《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罗马条约》1967年欧洲共同体看教材p122填下空1951年4月18日,西欧六国的欧洲煤钢共同体签定《巴黎条约》一九五八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3、欧共体的扩大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共体第10个成员国。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1993年欧共体改名欧洲联盟,成为经济政治实体2004年5月1日,欧盟实现最大规模扩大,成员国达到25个。1967年
欧
洲
共
同
体合一发展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共同的农业政策欧洲一体化进程统一关税与外贸趋向货币一体化趋向政治一体化共同的外交政策趋向军事一体化内容思考: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什么特点?思考: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什么特点?特点:
成员国不断增加;
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4﹑影响2004年5月1日,欧盟实现最大规模扩大,成员国达到25个。4﹑影响返⑴.经济:促进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
⑵.世界格局: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
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
⑶.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材料1 :如右图,这是美国占领日本后,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会见日本天皇时的合影。根据材料1,从这幅合影中,你能看出二战后初期美日两国的地位是怎样的?1.原因材料2 日前解禁的美国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
-- 瑞龙网《史海纵横》 根据材料1、2,请回答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二战中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_____年战后经济恢复大体完成,
③____________年经济实现高速发展
④_____________,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 界第二经济强国19551956—197320世纪80年代 1.“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表现 看下列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表现,结合教材p123分析其原因返(1)、日本经济恢复(1945-1955)①原因:
内因: 推行社会民主改革
外因: a 美国的大力扶持
b 朝鲜战争,西方的物资采购给日 本带来了特需收入的同时,也打开了日商品进 入世界市场的大门
②结果:1955年战后经济恢复大体完成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 原因①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②政府加强投资,设备更新,引进技术;
③重视教育;
④发展对外贸易,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2)、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1956-1973)2、表现: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
第二经济大国1.经济高速发展原因讨论1:日本战后经济的崛起带给我们中国哪些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 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 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5、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等。启示日
本
欲
圆
大
国
梦3.影响①日本逐渐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与美国既有联合也有摩擦.
②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日本与美国、西欧三足鼎立之势,加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③随着经济力量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提出入常等)讨论2:你知道日本崛起后有哪些谋求“政治大国”
主要活动?3.影响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强大的美国强大的苏联实力迅速上升实力相对下降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课
堂
小
结欧共体形成世界第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政治一体化要成为政治大国发挥巨大作用成为世界重要政治力量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有利于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维持原有地位本章线索:两极格局形成(二战后):美苏争霸
多极化趋势出现(六七十年代):美苏实力下降,西欧、 日、中和第三世界国家力量上升
两极格局瓦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多极化趋势加强(目前):一超多强练习1. 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于 ( )
A.1951年 B.1957年
C.1958年 D.1967年
2.1967年组建欧洲共同体的主要出发点是 ( )
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 伐
B.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互相交 流
C.密切西欧各国问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DA练习 3.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是在
(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4.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
A.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
B.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印度三国首脑会谈
C.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召开
D.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
CC练习5.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 ( )
①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
②进一步促进各国的政治改革
③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
④共同对抗美国的压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D6.促进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因素包括( )
①进行社会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美国的大力扶植和军事定货
③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④提出“贸易立国”的口号,发展外向型经济
⑤重视教育和科技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练习D7. 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其根本原因是
(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D. 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练习C 8.“我们一致决心紧急地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以这一目标为行动纲领的会议是 ( )
A.亚非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会议 D. 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
练习D9.西欧一体化,首先是在哪个领域里开始的( )
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文化领域 D.经济和政治领域A为祖国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再见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请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欧盟(EU)——联合的欧洲 2003年7月,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就欧盟的盟旗、盟歌、铭言与庆典日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根据宪法草案:欧盟的盟旗仍为现行的蓝底和12颗黄星图案,盟歌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铭言为“多元一体”, 5月9日为“欧洲日 ”。欧盟的会旗:
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蓝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欧盟的会徽:
1988年1月开始使用,会徽的底呈蓝色上面12颗星围成一个圆圈,象征着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圆圈中间为各成员国国名。欧盟的统一货币[1] 500 欧元纸币的正、反面图案是二十世纪现代建筑风格,160mm×82mm。200 欧元纸币的正、反面图案是铁与玻璃的风格建筑,153mm×82mm。欧盟的统一货币[2] 50 欧元纸币的正、反面图案是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140mm×77mm。100 欧元纸币的正、反面图案是巴罗克式和洛可可式风格的建筑,147mm×82mm。欧盟的统一货币(3) 20 欧元纸币的正、反面图案是哥特式风格的建筑,133mm×72mm。10 欧元纸币的正、反面图案是罗马式风格的建筑,127mm×67mm。5 欧元纸币的正、反面图案是古典式风格的建筑,120mm×62mm。欧盟的统一货币(4)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大厦欧盟的主要机构:欧洲理事会:即首脑会议,是欧盟的最高
权利机构。
欧盟理事会:即部长理事会。
欧盟委员会:是欧盟的 常设机构和执行
机构。
欧洲议会:是欧盟的执行监督、咨询机构。
欧洲法院:是欧盟的仲裁机构。
欧洲审计院:负责欧盟的审计和财政管理。欧洲军团欧盟的五次扩大:欧共体的成立: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共体第10个成员国。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 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 2004年5月1日,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 洛伐克、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这是欧盟 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欧盟的主要体制:1.建立完善的市场体制。
2.建立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3.工业结构重建。
4.农业现代化。
5.构建符合欧盟要求的银行体制。
6.改革社会保障体制。
返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凭借的是什么???经济与政治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请思考再见再见 不结盟运动不设总部,无常设机构,也无成文的章程。它定期召开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协调局外长会议及纽约协调局会议等。首脑会议为最重要的会议。从1961年到2003年,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先后在贝尔格莱德、开罗、卢萨卡、阿尔及尔、科伦坡、哈瓦那、新德里、哈拉雷、贝尔格莱德、雅加达、卡塔赫纳、德班和吉隆坡举行了13次首脑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涉及国际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的宣言或行动纲领,为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不结盟运动各种会议均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如有分歧,各成员国可采取书面形式向主席国正式提出保留意见,以示不受有关决议或文件的约束。
不结盟运动现有118个成员国(2004年5月19日,塞浦路斯退出不结盟运动),都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并于1992年9月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不结盟运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