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复习课件(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1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复习课件(共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6-17 08:4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
多极化趋势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战前:以 为中心
二战后:形成 格局
20世纪60、70年代:出现 趋势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超多强
一、两极格局形成时间:二战后
形成标志:______主义出台
内容:遏制共产主义——“冷战”
“马歇尔计划”-经互会
北约-华约
结束:苏联解体后(1991年)二、多极化趋势出现时间:20世纪60、70年代
主要力量:西欧、日本、中国
西欧:谋求自身安全与发展,走向联合,力量 大大增强,增强了和美苏抗衡的实力
日本:在美国扶植下,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冲击两极格局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改革开放、不结盟运动,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三、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实质:_______发生根本变化
第一个剧变的东欧国家______.
苏联解体的标志:《 》
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为______ 1、(2000年广东) “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由于
①美国试图称霸世界 ②苏联政治军事力量增强
③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④美苏开展核军备竞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 )
2、(1998年全国) 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根
本目的是( )
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B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C向苏联和东欧地区实行渗透 D帮助西欧经济复兴
CB高考回眸3、(1995年上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 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③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④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 )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C4、(1990年全国)下列各项出笼的先后顺序是
①杜鲁门主义 ②“铁幕演说 ③马歇尔计划
④北大西洋公约 (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5、(2004年广东卷) 杜鲁门提出“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这一主张付诸实行后
A所有对日作战国家的军队共同占领了日本
B战争结束后所有外国军队撤出了日本
C美苏两国联合控制了日本
D美国以“盟军”名义占领了日本 ( )
DD6、(2002年广东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
A进行了社会民主改革 B以传统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D坚持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7、(2005上海历史)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这表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A.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世界的一员
C.欧盟外交的代表 D.两极世界的一极 AA8、“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 杜鲁门主义 B 二战结束
C “北约”的成立 D 朝鲜战争爆发
9、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标是:
A 同美苏争霸 B 稳定西欧政局
C 维护自身安全与发展 D 对抗苏联
10、两极格局彻底瓦解的标志是:
A “冷战”的结束 B 苏联解体
C 日本、西欧的崛起 D 多极化形成
CAB11.第三世界国家崛起的标志是( )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七十七国”集团建立
B、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亚非会议召开
12、 2001年春季高考,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个首倡国家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
B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家战后的一贯政策
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AB13、欧洲共同体成立时的成员国不包括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荷兰
14、(2003年上海卷)
上世纪80年代末,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突出表现在 ( )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文化观念的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化 D民族构成的变化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