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复习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复习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04 17:5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_________的和平外
交政策。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一年里,同_____等十
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
苏联
(3)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
__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
禁运。
外交孤立
2.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_____代表团时,首次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_______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_________,和平共处。
4.发展:在中国、印度和缅甸的积极倡导下,被世界上
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印度
主权和领土完整
平等互利
5.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_______之间关系
的基本准则。
国与国
二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2.万隆会议:
时间、地点 _____年,在印度尼西亚的_____
中国主要代表 _______率中国代表团参加
突出特点 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1955
万隆
周恩来
外来破坏 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
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_________,
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中国智慧 (1)周恩来提出“_________”的方针
(2)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_________,
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
深远影响 促进了会议的_________,加强了同亚
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共产主义
求同存异
会外交往
圆满成功
【核心素养】
【因果探源—历史解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含的三个核心内容
第一,尊重不同国家的属性;第二,弘扬平等的理念;第三,倡导国家之间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经典史料—史料实证】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解读: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易错易混—精要点拨】
易混点:“求同存异”方针:“同”指亚非各国面临着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异”指亚非各国的处境不同,发展的道路、 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不同。
【归纳总结·知识构建】
【读史明智·拓展迁移】
  中国共产党人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
为新中国确立起独立自主的形象,既需
要正确的外交政策,也需要综合国力不
断提高。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人民利益、国
家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不平凡的岁月,中国的外交也历经风风雨雨,道路艰难曲折。但她最终冲破了各种阻力走向世界,并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重。
【破译难题,和平政策问世】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提示: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怎样的外交环境 面对这种形势,我国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
提示:外交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整个国际形势非常复杂,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
政策:我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材料三 印度和中国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可以说,“上海精神”实际上也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传承和发展。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各项内容的关系及其历史意义。
提示: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核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政治保证,平等互利是实施的条件,和平共处是目标。
历史意义: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指明航向,求同存异解围】
材料四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4)周恩来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 周恩来所说的“同”和“异”分别是什么
提示:背景: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各国存在矛盾和分歧。
同:①遭遇相同: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建设道路不同。
【国际盛会,万隆精神流芳】
材料五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弘扬万隆精神 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60年前,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万隆会议,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瓦解的历史进程
……”
(5)从材料五看,万隆会议形成了怎样的万隆精神
提示:团结、友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