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
能力目标: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并且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教学难点
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并且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教学准备
健康评价表格;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复习上堂课内容】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止血等等。
【新课讲授】
懂得一些急救知识,对于我们保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我们对于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是否足够了解呢?是不是没有疾病就表示你非常健康呢?究竟什么是健康呢?
健康不仅是指身体上的,也包括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有什么方法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呢?我们大家可以试试下面这种评价方法。
在做这个测试的过程中,我想强调一下几点:
1.强调个人单独完成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不要与其他同学商量,应独立完成。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评价。教师应提醒学生,这个测试不是考试,只是想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不如实评分,其结果将没有任何意义。
3.最后的总分仅供参考,并不是绝对的,请学生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
4.如果学生不希望把自己的分数告诉别人,教师可以允许这些学生保密,并让其他同学尊重别人的隐私。
学生活动;完成之后,学生相互交换意见或分组讨论,看看有哪些问题是分别评价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的?然后再提问或让每组的报告员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现在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是,更加看重他的心理状况。例如,有调查表明,在机场从事调度的工作人员,患心脏病的比例高于其他人。
在情绪不好时,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调节不良情绪?
学生自由发言,并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办法。
学生活动。学生说完后再按照书上的类别逐一归纳。有些同学列举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并不合适,如吸烟、打架、饮酒、暴饮暴食等,应在最后予以指出和纠正。
板书设计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一 给你的健康打分
二 保持愉快的心情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