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衔接真题汇编】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易错点检测卷-苏教版
一、选择题
1.(2022·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小学三年级期末)有6个大小相同的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这个次品的质量轻一些。用一架天平至少称( )次就可以找到这个次品。
A.2 B.3 C.4
2.(2022·江苏徐州·三年级期末)一个皮球从高处落下,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前一次弹起高度的一半。如果这个皮球第1次弹起的高度是16米,那么它第3次弹起的高度是多少米?( )
A.8米 B.4米 C.2米
3.(2022·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三年级期末)小宇和爸爸去奶奶家,买两张火车票一共用去108元。小宇的车票票价是爸爸的一半,爸爸的车票票价是( )元。
A.36 B.54 C.72
4.(2020·河南·郏县教育局教研室三年级阶段练习)鲜花店购进一批鲜花,其中康乃馨比玫瑰花少6枝,玫瑰花比百合花少23枝,根据已知条件可以算出的是( )。
A.玫瑰花有29枝 B.玫瑰花有17枝 C.康乃馨比百合花少29枝
5.(2020·河南·郏县教育局教研室三年级阶段练习)丽丽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05页,以后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7页,丽丽第5天看了( )页。
A.110 B.133 C.140
6.(2021·江苏南通·三年级期末)小娟练写毛笔字。她第一天写了32个大字,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写3个。她第4天写了( )个大字。
A.35 B.38 C.41 D.44
7.(2022·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杨阿姨有300元,想买下面的一双鞋和一个包。要想剩下的钱最多,应该买(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④
8.(2022·河南·洛宁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三年级期末)24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静静排在第10;从右往左数,冰冰排在第6;静静和冰冰之间有( )人。
A.10 B.8 C.6
二、填空题
9.(2022·江苏徐州·三年级期末)末末看一本115页的科学书,第一天看了2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应从第( )页看起。
10.(2021·安徽马鞍山·三年级期末)小虎练习跳绳,第一次跳了32下,以后每一次都比前一次多跳6下,他第四次跳了( )下。
11.(2021·安徽滁州·三年级期中)乐乐的体重是30千克,爸爸的体重比他的2倍还多15千克,爸爸的体重是( )千克。
12.(2022·江苏徐州·三年级期末)小玉家养鸡和鸭一共42只,卖掉20只鸡后,鸡和鸭的只数同样多。小玉家原来养鸭( )只,养鸡( )只。
13.(2022·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三年级期末)一个皮球从32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这个皮球第2次弹起的高度是( )米,第( )次弹起的高度是4米。
14.(2022·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小学三年级期末)估计一下,3号杯中的水大约重( )。
15.(2022·江苏无锡·三年级期末)妈妈带着小华去公园玩,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一张成人票的一半,妈妈付了90元买了一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儿童票一张( )元。
16.(2022·江苏泰州·三年级期末)三(3)班同学排成两排做操,小华站在第一排,他的左边有9人,右边有8人,第一排一共有( )人。若第二排人数和第一排人数相同,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二排第8,从右往左数,明明排在第二排第4,芳芳和明明之间有( )人。
三、解答题
17.(2022·江苏徐州·三年级期末)小新家养鹅和鸭共104只,卖掉24只鸭后,鸭和鹅的只数同样多,小新家原来养鹅多少只?
18.(2022·江苏无锡·三年级期末)王大爷家养了12只鸭,养鹅的只数是鸭的2倍,养的鸡比鹅多6只。根据上面的信息,请提出1个用两步计算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问题:
解答:
19.(2022·江苏无锡·三年级期末)学校举行排球比赛,小阳拍了32下,小勇比小阳少拍5下,小丽拍的下数是小勇的2倍。小丽拍了多少下?
20.(2021·安徽马鞍山·三年级期末)李阿姨不小心把购货发票弄脏了,你能帮她算出每台电风扇多少元钱吗?
21.(2020·湖南邵阳·三年级期中)水果批发市场运来4车苹果,每车75箱,卖了136箱,还剩多少箱?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把这6个零件平均分成3组,每组2个,先把第一组和第二组称重,此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1)两组平衡,那么次品就在第三组中,再把第三组平均分成2份,每份1个,进行第二次称重,次品就是轻的那一个。
(2)两组不平衡,那么次品就在轻的那组中;再把轻的这组平均分成2份,每份1个,进行第二次称重,次品就是轻的那一个。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用一架天平至少称2次就可以找到这个次品。
故答案为:A
【点睛】
找次品的最优策略:先把待分物品分成3份;每份数量尽量平均,如果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
2.B
【解析】
【分析】
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前一次弹起高度的一半,第1次弹起的高度是16米,那么第2次弹起的高度是16的一半,16除以2即可求出第2次弹起的高度是8米,第3次弹起的高度是第2次弹起高度的一半,8除以2即可求出第3次弹起的高度。
【详解】
16÷2=8(米)
8÷2=4(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把握前1次与第2次弹起的高度关系,求一个数的一半是多少,用这个数除以2。
3.C
【解析】
【分析】
小宇的车票票价是爸爸的一半,即爸爸的车票票价是小宇的2倍。爸爸和小宇的票价和为小宇的车票票价的3倍,则小宇的车票票价为108÷3元。再用小宇的车票票价乘2,求出爸爸的车票票价。
【详解】
108÷(1+2)
=108÷3
=36(元)
36×2=72(元)
则爸爸的车票票价是72元。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和倍问题,即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问题。小数=和÷(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和-小数。
4.C
【解析】
【分析】
题目中给出了康乃馨与玫瑰花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玫瑰花与百合花之间的数量关系,则可求出康乃馨与百合花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
6+23=29(枝)
则康乃馨比百合花少29枝。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决本题时应从给出的条件进行分析,只给出了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而没有给出具体某一个确切的量,则无法求出另一个量,只能求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5.B
【解析】
【分析】
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7页,则第5天比第1天多看了4个7页。第5天看了105+4×7页。
【详解】
105+(5-1)×7
=105+4×7
=105+28
=133(页)
则丽丽第5天看了133页。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7页”,推出第n天比第1天多看n-1个7页。
6.C
【解析】
【分析】
已知第一天写了32个字,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写3个,据此先求出第二天写了多少个字,再求出第三天写了多少个字,最后再求出第四天写了多少个字。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
第二天:32+3=35(个)
第三天:35+3=38(个)
第四天:38+3=41(个)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确定先算什么,最后再算什么。
7.C
【解析】
【分析】
要想剩下的钱最多,就要选便宜的鞋子和包,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147元小于185元,所以鞋子选②;86元大于68元,所以包选④,这样剩下的钱最多。
故答案为:C。
【点睛】
想剩下的钱最多,就要选择最便宜的商品。
8.B
【解析】
【分析】
总人数减去10,再减去6,即等于静静和冰冰之间的人数。
【详解】
24-10-6
=14-6
=8(人)
故答案为:B。
【点睛】
分析清楚从左数到静静(含静静)有多少人,从右数到冰冰(含冰冰)有多少人,再作进一步解答。
9.61
【解析】
【分析】
先用第一天看的页数乘2求出第二天看的页数,再把第一天看的页数和第二天看的页数相加,求出前两天看的页数,因为第三天应从前两天看完的页数的下一页看起,所以求第三天从哪页看起,需要用前两天看的页数加1。
【详解】
20×2=40(页)
20+40=60(页)
60+1=61(页)
第三天应从第61页看起。
【点睛】
解答此题需要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理解第三天应从前两天看完的页数的下一页看起。
10.50
【解析】
【分析】
第一次跳了32下,第2次跳了32+6×1=38(下),第三次跳了32+6×2=44(下),第四次跳了32+6×3=50(下),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32+6×3
=32+18
=50(下)
【点睛】
分析清楚每次跳的下数与第一次跳的下数的关系,再作进一步解答。
11.75
【解析】
【分析】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乐乐的体重乘2,再加15千克,即等于爸爸的体重,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30×2+15
=60+15
=75(千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倍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2. 11 31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用42只减去卖掉的20只鸡,可求出鸡和鸭现在的数量,由此时鸡和鸭的只数同样多,可用鸡和鸭现在的数量除以2求出鸭的只数,然后用鸡和鸭原有的数量减去鸭的数量,求出鸡原来的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
卖出20只鸡后,鸭和鸡的数量是:42-20=22(只)
鸭的只数:22÷2=11(只)
鸡的只数:42-11=31(只)
【点睛】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明确鸭的数量一直没变,抓住等量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13. 8 3##三
【解析】
【分析】
因为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则第一次下落高度是32米,第一次弹起高度是第一次下落高度的一半,即32÷2=16(米)。第二次下落高度为16米,则第二次弹起高度是16÷2=8(米)。第三次下落高度为8米,第三次弹起高度为8÷2=4(米)。
【详解】
32÷2÷2
=16÷2
=8(米)
则第2次弹起8米。
8÷2=4(米)
则第3次弹起4米。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每一次下落高度和上一次弹起高度相等,每一次弹起高度均是这一次下落高度的一半。
14.60g##60克
【解析】
【分析】
1号空瓶的质量是20g,2号杯中水和瓶子共重50g,用50减去20,求出2号杯中水的质量;3号杯中水的质量大约是2号杯中水的质量的2倍,用2号杯中水的质量乘2,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50-20=30(g)
30×2=60(g)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2号杯中水的质量,再进一步解答。
15.30
【解析】
【分析】
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一张成人票的一半,即买一张成人票相当于买了2张儿童票,即相当于90元能买3张儿童票,用90除以3即可求出一张儿童票的价钱。
【详解】
90÷(1+2)
=90÷3
=30(元)
【点睛】
能将一张成人票转化为2张儿童票,相当于90元买3张儿童票。
16. 18 6
【解析】
【分析】
小华左边有9人,右边有8人,这一排还有小华自己,所以8加9所得和再加1即为这一排的人数;第二排,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二排第8,从右往左数,明明排在第二排第4,先求8与4的和,再用一排的总人数减前面所得和即可求出芳芳与明明之间的人数。
【详解】
8+9+1
=17+1
=18(人)
18-(8+4)
=18-12
=6(人)
【点睛】
两排的人数相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第一排的总人数,注意不要忘记加小华。
17.40只
【解析】
【分析】
卖掉24只鸭后,鹅与鸭的总数量也减少了,104减24求出此时鸭与鹅的总数,此时鸭和鹅的只数同样多,所以再用这个差除以2即可解答。
【详解】
(104-24)÷2
=80÷2
=40(只)
答:小新家原来养鹅40只。
【点睛】
24是鸭与鹅的数量差,鹅的数量比鸭少,较小数=(和-差)÷2。
18.问题:王大爷家养了多少只鸡?30只(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
已知鸭有12只,鹅的只数是鸭的2倍,鸡的只数比鹅多6只,即鹅和鸡的只数都是未知的,并且要求出鸡的只数,就应该先求出鹅的只数;据此可以提出的问题是:王大爷家养了多少只鸡?先用鸭的只数×2求出鹅的只数,再用鹅的只数+6,即可求出鸡的只数。
【详解】
提出的问题是:王大爷家养了多少只鸡?
解答:
鹅的只数:12×2=24(只)
鸡的只数:24+6=30(只)
答:王大爷家养了30只鸡。
【点睛】
解答本题时应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明确可以求出的量,再根据题目要求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即可。
19.54下
【解析】
【分析】
用32减去5,求出小勇拍的下数;用小勇拍的下数乘2,求出小丽拍的下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32-5=27(下)
27×2=54(下)
答:小丽拍了54下。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小勇拍的下数,再进一步解答。
20.150元
【解析】
【分析】
由图文可知,李阿姨买一台洗衣机和3台电风扇共花了1378元,其中买洗衣机花了928元,根据减法的意义可知总钱数减去洗衣机的钱数是3台电风扇的钱数,再除以3即可求出一台电风扇的钱数,由此解答。
【详解】
(1378-928)÷3
=450÷3
=150(元)
答:每台电风扇150元。
【点睛】
在求出买3台电风扇共花的钱数的基础上,根据所花钱数÷购买数量=单价求得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1.164箱
【解析】
【分析】
用每车的箱数×运来的车数,求出一共运来的箱数,再减去卖出的箱数,就是还剩下的箱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
75×4-136
=300-136
=164(箱)
答:还剩164箱。
【点睛】
本题的重点是先求出运来的箱数,再求出剩下的箱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