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衔接真题汇编】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易错点检测卷-苏教版
一、选择题
1.(2022·江苏·三年级期末)小明和小林带了同样多的钱去买课外书,小明用去了所带钱数的,小林用去了所带钱数的。( )剩下的钱多一些。
A.小明 B.小林 C.无法比较
2.(2022·江苏徐州·三年级期末)小林和小华同时做纸飞机,小林用小时完成,小华用小时完成,他们两人( )。
A.小林做得快 B.小华做得快 C.一样块
3.(2022·江苏徐州·三年级期末)哪个图中的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 )。
A. B. C.
4.(2021·安徽马鞍山·三年级期末)( )个相加就是1。
A.7 B.5 C.4
5.(2022·江苏·徐州矿务集团中心小学三年级期末)下图中不能用表示的是( )。
A. B. C.
6.(2022·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三年级期末)下图中涂色部分不能表示的是( )。
A. B. C.
7.(2020·山西大同·三年级期末)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打开后每一份是这张正方形纸的( )。
A. B. C.
8.(2021·福建宁德·三年级期末)下面的阴影部分能用表示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9.(2022·江苏徐州·三年级期末)如图,涂色部分占整个大正方形的。
10.(2022·江苏无锡·三年级期末)在括号里填上“>”“<”或“=”。
4千克( )400克 86÷2÷4( )86÷8 ( ) ( )
11.(2022·江苏徐州·三年级期末)妈妈把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7小块,儿子吃了1小块,爸爸吃了剩下的一半,儿子吃了这块巧克力的,爸爸吃了这块巧克力的。
12.(2021·安徽马鞍山·三年级期末)在图中,涂色表示你喜欢的分数,那么空白部分占全部图形的。
13.(2022·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三年级期末)看图列式计算。
14.(2022·江苏徐州·三年级期末)一个蛋糕平均切成6块,张明吃了2块,李丽吃的与张明同样多,两人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
15.(2022·江苏徐州·三年级期末)是( )个,5个是( )。
16.(2022·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三年级期末)一块蛋糕平均切成8份,明明吃了其中的3份,还剩下这块蛋糕的。
三、解答题
17.(2020·山西·太原市小店区恒大小学校三年级期末)(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9米,一面靠墙(如下图),其它三面墙围上竹篱笆。竹篱笆长多少米?
(2)妈妈计划将这块地的种青菜,种辣淑,种青菜比种辣椒多用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18.(2022·江苏徐州·三年级期末)一本书,贝贝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剩下的第三天看完。
(1)在下图中表示出前两天看的总页数(大长方形表示整本书的页数)
(2)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19.(2022·江苏无锡·三年级期末)妈妈买来一块布做服装,用去这块布料的做上衣,做裤子比上衣少用了这块布料的。
(1)做裤子用去这块布料的几分之几?
(2)一共用去这块布料的几分之几?
20.(2022·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小学三年级期末)三(1)班同学把教室后面黑板的用来展览优秀作文,黑板的用来展览硬笔书法作品,展览数学作业的部分和硬笔书法作品同样多,剩下的展览英语作业。
(1)展览硬笔书法作品的部分比优秀作文多这块黑板的几分之几?
(2)展览英语作业的部分占这块黑板的几分之几?
21.(2022·江苏·徐州矿务集团中心小学三年级期末)妈妈将西瓜平均切成12块,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因为带的总钱数一样,要求谁剩下的钱多一些,也就是求谁用的钱少一些。则比较和的大小,即可得解。
【详解】
<,则小明用的钱少一些,所以小明剩下的钱多一些。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同分母分数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
2.B
【解析】
【分析】
要比较他们两人谁做得快,那么所用的时间越少,则做得越快;据此比较和的大小,哪个分数较小,则做得较快。
【详解】
>,则小华做得快。
故答案为:B
【点睛】
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较小的分数反而大。
3.A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判断: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3份是。
【详解】
A.分成4份但不是平均分成4份,取3份,不能用表示;
B.平均分成4份,取3份,能用表示;
C.平均分成4份,取3份,能用表示。
故答案为:A
【点睛】
解决本题主要依据分数的意义,要注意三点:1、必须是平均分;2、要平均分成4份;3、要取3份。
4.A
【解析】
【分析】
1可以看成是,所以7个相加就是1。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7个相加就是1。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认识。
5.A
【解析】
【分析】
分数的意义为: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据此意义分析各选项中的图形判断即可。
【详解】
A.选项中的图没有平均分,不能用表示;
B.选项中将圆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用表示;
C.选项中的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用表示。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注意找准单位“1”,分析是不是平均分。
6.C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判断: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
【详解】
A.平均分成4份,取1份,能用表示;
B.平均分成4份,取了1份,能用表示;
C.平均分成5份,取1份,不能用表示;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决本题主要依据分数的意义,要注意三点:1、必须是平均分;2、要平均分成4份;3、要取1份。
7.C
【解析】
【分析】
把这张正方形纸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对折后打开,它被平均分成4分,每份是它的。
【详解】
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打开后每一份是这张正方形纸的。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8.D
【解析】
【分析】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据此解答。
【详解】
A.把整体平均分成3份,涂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
B.整体没有被平均分成4份,不能用表示;
C.把整体平均分成6份,涂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
D.把整体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
故答案为:D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解析】
【分析】
把这个大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16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涂色部分合在一起组成4个整份,再用分数表示出来即可。
【详解】
由分析得:
涂色部分占整个大正方形的。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0. > = < >
【解析】
【分析】
(1)1千克=1000克,据此把4千克换算成克作单位,再比较大小;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
(3)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较小的分数反而较大;
(4)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求出左右两边算式的得数,再根据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进行比较大小。
【详解】
(1)4千克=4000克,4000克>400克,则4千克>400克;
(2)86÷2÷4=86÷(2×4),则86÷2÷4=86÷8;
(3)<;
(4)=,=,>。
【点睛】
此题考查了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大小,还考查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运用。
11.;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将单位“1”平均分成7份,儿子吃了1块,就是吃了这块巧克力的,还剩下6块,爸爸吃了一半即3块,则爸爸吃了这块巧克力的;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妈妈把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7小块,儿子吃了1小块,爸爸吃了剩下的一半,儿子吃了这块巧克力的,爸爸吃了这块巧克力的。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
12.
【解析】
【分析】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占其中的几份,分数表示为几分之几,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如下图,长方形平均分成了5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2份,空白部分占全部图形的。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3.;;
【解析】
【分析】
左图中,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色的有7份,用分数表示是;右图中,涂色的拿走了4份,则拿走的是这个长方形的,那么剩下涂色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用减去,据此解答。
【详解】
由分析得:
-=
【点睛】
同分母分数相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14.
【解析】
【分析】
蛋糕被平均分成6份,两人都吃了其中的2块,用分数表示是,要求一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把与相加即可。
【详解】
+=
【点睛】
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据此写出分数,再计算。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15. 5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7份,其中一份占它的, 5份占它的;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其中一份占它的,5份占它的,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是5个,5个是。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
【解析】
【分析】
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其中一份占它的。明明吃了其中的3份,即明明吃了这个蛋糕的,还剩下这个蛋糕的1-。
【详解】
1-
=-
=
则还剩下这个蛋糕的。
【点睛】
同分母分数相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17.(1)36米
(2)
【解析】
【分析】
(1)因为长方形的一条长靠墙,用一条长的长度加上两条宽的长度,求出竹篱笆长多少米。
(2)用减去,求出种青菜比种辣椒多用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详解】
(1)18+2×9
=18+18
=36(米)
答:竹篱笆长36米。
(2)-=
答:种青菜比种辣椒多用这块地的。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还考查了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计算及应用。
18.(1)见详解(2)
【解析】
【分析】
(1)把这本书的总页数平均分成的9份,第一天看了其中的2份,第二天看了其中的4份,那么两天共看了其中的6份,据此作图。
(2)用减即可解答。
【详解】
(1)
(2)-=
答: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这本书的。
【点睛】
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19.(1)
(2)
【解析】
【分析】
把这块布看作一个整体,做上衣用去了这块布的,做裤子比上衣少用了这块布料的,那么:
(1)用-,即可求出做裤子用去了这块布料的几分之几。
(2)用做上衣用去这块布的几分之几+做裤子用去这块布的几分之几,即可求出一共用去了这块布料的几分之几。
【详解】
(1)-=
答:做裤子用去这块布料的。
(2)+=
答:一共用去这块布料的。
【点睛】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0.(1)
(2)
【解析】
【分析】
(1)用减去,求出展览硬笔书法作品的部分比优秀作文多这块黑板的几分之几。
(2)用加上再加上,求出展览优秀作文、展览硬笔书法作品和展览数学作业的部分共用了这块黑板的几分之几;最后用1减去这三部分共用了这块黑板的几分之几,求出展览英语作业的部分占这块黑板的几分之几。
【详解】
(1)-=
答:展览硬笔书法作品的部分比优秀作文多这块黑板的。
(2)++=
1-=
答:展览英语作业的部分占这块黑板的。
【点睛】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1.
【解析】
【分析】
哥哥和弟弟分别吃了这块西瓜的、,要求一共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把这两个分数相加即可。
【详解】
+=
答: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
【点睛】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