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5 14:27: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⑴学习“夸张”的修辞手法。
⑵了解“浮云”的典故,理解“浮云”的喻意,初步了解“引用典故”的写作技巧。
⑶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⑷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教学重点】
分析诗中意象特点加深对诗歌理解
【教学难点】
运用想象,走近作者,读出自我
【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景
出示《世说新语》文言文,学生说出其道理。
王子敬①(王献之)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蒱②,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③”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瞋目④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⑤”遂拂衣而去。——《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①王子敬:王羲之之子王献之,字子敬,东晋著名书法家。②樗蒱(chū pú):古代一种类似下棋的游戏。③南风不竞:《左传》记载,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晋国的乐师师旷说:我屡次唱北方的曲调,又唱南方的曲调,但南方的曲调柔弱,象征死亡的声音多,楚国一定不能建功。这里比喻坐在南边的要输。④瞋(chēn)目:发怒时瞪大眼睛。⑤荀奉傅、刘真长:都是曹魏名士,为人清高,不与俗人交往。
成语:【管中窥豹】从管子里看豹,比喻见识狭小,看不到全面。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过渡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希望这节课的学习能帮助你们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做”或者“不做”一个管中窥豹的人,做一个高瞻远瞩的人。
㈡了解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人生经历:
⑴1042年,进士及第,知县通判,政绩显著。
⑵1070年,朝堂拜相,主持变法,历时四年。
⑶1086年,变法失败,两起两落,郁郁而终。
⑷1094年,追赠太傅。谥号文公,名垂千古。
文风:擅长说理,诗风含蓄,深沉悠远,自成一家。
文著:《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㈢感知“夸张”
1.出示诗句,找出共同的修辞方法。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备课]诗句横向类比,知晓“危楼高百尺、直下三千尺、深千尺、三千丈”都是夸张的说法,意在突显事物的特点。
2.读《登飞来峰》找出并细品“夸张”修辞手法
(古人就是这么善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突显事物的特点)
【问题1】这首诗中哪个词也是夸张的修辞呢?
[备课]“千寻塔”。
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飞来峰。王安石于公元1050年登上此山,写了这首诗。
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写飞来峰上古塔之高。
【问题2】试着用一个同样夸张的成语来形容这古塔之高。(高耸入云)
译: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问题3】诗中有个词写出了这座“千寻塔”是在整个飞来峰的什么位置?(“最高层”)
㈣领悟诗理。
[过渡句]王安石不仅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主张文道合一。他创作的很多诗歌,长于说理。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1.出示诗意,感悟诗理。
[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问题1】诗人站上了飞来峰的制高点,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诗人要借这首诗向读者说什么理呢?
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表达登高望远的感受:站得高看得远。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高瞻远瞩”。( 比喻目光远大。)
诗人借着登高望远,告诉读者站得高看得远的朴素道理!你想看得远一点吗?那就再登高一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这种意境!
2.听范读,大声读,感受诗理。
站得高,看得远。用一个成语形容就是:高瞻远瞩。

㈤学习用典。
[过渡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王安石自幼酷爱学习,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妙笔生花!他的诗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这首诗,他就引用了两次典故。
1.典故“鸡鸣”。
《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闻说鸡鸣见日升”便写了目极之辽远。
作者独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更显意境是旷远。

2.典故“浮云”
⑴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备课]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⑵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备课]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心情郁闷(十分沉痛)。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
【问题1】汉(陆贾)、唐(李白)、宋(王安石)这三首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古诗都用了“浮云”这个词。“浮云”有何特殊喻意呢?
诗人是想通过字里行间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我们要想读懂诗人的心声,那就必须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王安石要变法,想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问题2】抒发情感。
运用典故,即景说理,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立志革新的远大政治抱负和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㈥赏析巩固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角度:【典故】【情感】【哲理】
⑴典故:浮云,喻奸邪小人。运用“浮云”的典故,意思是我不怕奸邪小人挡住我远望的视线。表达了诗人无畏困难的信心与实现理想的壮志,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⑵情感:因为我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所以我不害怕奸邪小人阻挡我的视线。表达了诗人立志革新的远大政治抱负和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⑶哲理:
①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自己的立足点之高。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拨云见日、高瞻远瞩。)
②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角度:【修辞】【典故】【写法】
⑴修辞:“千寻塔”,极言立足点之高。
⑵典故:借“鸡鸣”的典故,写天刚破晓,在塔上就能看到红日初升的景象,侧面衬托塔的高耸。
⑶虚写:“闻说”话,是虚写,为下文议论抒情做铺垫。

㈦拓展寄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把经典熟读成诵,成为我们的文化积淀,成为我们可以引用的典故!
不畏浮云遮望眼——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3月27日)
人之相交,不在一时一地。国之相交,尤其要登高望远。50年来,中法历代领导人以登高望远的战略眼光,“不畏浮云遮望眼”,坚持不懈进行着超越集团对抗、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探索和实践。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提到,高瞻远瞩,是中法关系发展的根本保证。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展战略对话的西方大国。中法两国开展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战略合作。事实上,任何两国之间的交往,均应站在战略高度,而不要被眼前的一己私利蒙蔽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