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第一课时地球的自转)(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第一课时地球的自转)(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04 17:3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
第一章 地球运动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能够发现并归纳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2.通过观察演示动画和示意图,能够描述黄赤交角的形成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学习内容】
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速度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方向
新课导入
2011年11月一个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6小时的曝光,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如左图)。
思考: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做圆周运动?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的方向
1.请同学们利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
注意:①地球仪的摆放位置;
②自转的方向。
学习任务一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的方向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以下两种地球自转,判断哪种转法是正确的?
自西向东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
2.从侧视、北极俯视、南极俯视三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绘制地球自转示意图。
学习任务一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的方向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迁移运用
2011年11月一个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6小时的曝光,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如左图)。
思考:1.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做圆周运动?
地球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这些恒星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逆时针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们的一天是多长时间?
它是地球自转的周期么?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周期
关于地球自转的周期,有三种说法。
说法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
说法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3时56分4秒。
说法3:以上两个都是地球自转的周期,它们是约等于的关系。
到底那种说法是对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思考作答。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学习任务二
2.地球自转的周期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周期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周期
(1)恒星日: 23时56分4秒。以恒星为参照物;(真正周期)
(2)太阳日:24小时。以太阳为参照物
自转速度:
角速度:15°/每小时
    (南北两极除外)
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南北极为 0
1、“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哪里的线速度?
2、哪个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赤道)
(南北纬60°)
思考: 归纳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
3.地球自转的速度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3.地球自转的速度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思考:
如右图,位于30°N的青藏高原某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两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何差异?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青藏高原某地自转线速度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自传线速度小。
结论:同一纬度,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3.地球自转的速度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迁移运用
读右图“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场分布图”。
结合所学地球自转速度的内容,说明我国文昌卫星发射场与其他三个发射场相比有什么优势?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发射火箭能够获得较大的初速度,节省燃料。
课堂小结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如下图)
2.地球自转的周期
3.地球自转的速度
(1)恒星日: 23时56分4秒。以恒星为参照物;(真正周期)
(2)太阳日:24小时。以太阳为参照物
(1)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相等,为15°/小时。
(2)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零;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