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密度
1.说教材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策略
目录
5.教学过程
选自
说教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2节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地位与作用:加深对质量这一节的理解,为下一节的学习做铺垫。
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本节授课对象为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心理特点
学生在此节课前学习了质量,了解了质量的概念、单位以及测量方式。
知识基础
对实验总结归纳能力较薄弱;难以理解抽象概念。
认知困难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掌握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3、知道一些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密度。
1、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乐于探索。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态度。
3、拓展对物质属性的认识。
通过实验探究,能够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策略
多媒体
教法
学法
1、视频
2、自制课件
1、实验法
2、演示法
3、讲授法
4、谈话法
1、观察实验
2、动手实验
3、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step1
step2
step3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学以致用,联系生活
教学过程
step4
课后作业,巩固新知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视频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
学生活动
提出问题:当遇到大小相同、形状相同的金块和木块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分辨它们呢?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学生通过实验并对结果进行画图分析,将成果与同学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提出问题:木块与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是否相同?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也不同, 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
通过实验,引入概念,突破难点。
学以致用,联系生活
课后作业,巩固新知
1、书上课后习题
2、课后思考:如何判断金属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质量大小与体积大小成正比。
密度: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个物质的密度。
计算公式::
基本单位:千克每立方米 kg/m3 、克每立方厘米 g/cm3
单位换算:1 g/cm3 = 1x103 kg/m3
感谢您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