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谋篇布局》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谋篇布局》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4 19:5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2018.05.
拟写提纲:
1.标题
2.引、提——中心论点
3.议——分论点(并列式、递进式、
对照式),论据,论证方法
4.联——联系现实
5.结——首尾呼应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根据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成功人生”关键词有:不怕失败、知足常乐、比尔·盖茨、理想大学、做自己喜欢的事、高薪工作、健康、家庭、出国留学、美好感情、父母、改变世界。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理解的成功人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引 提 议 联 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我们想对在荆棘丛生的求学路上的学子们说: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清华大学招生办致魏祥同学的信)
2.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3.追梦路上,新战略指引新实践。 11月15日,我国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惊艳出炉。(新华社《奏响新时代伟大复兴的壮丽乐章》)
4.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5.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少年中国说》)
6.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人民网<让“新农民”耕耘希望田野>)
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具体立意)
①新时代需要在新思想的指引下努力奋斗;
②新时代的奋斗需要创新,更需要为国为民
③新时代奋斗并非一帆风顺,要充满信心,不畏艰难;
④新时代的理论和实践要紧密结合。
思考
1、题目《对饮》,对饮双方?谁是主角?
2、小说全篇都在写“对饮”?
不是的话,哪部分写“对饮”?剩下的写什么?
3、第一部分(对抗):具体情节?
第二部分(对饮):什么时候不对抗了?这时有什么情节?
4、谁告诉的你这些事情?以什么顺序?
5、“我”纯叙述?
那“我”在对抗时和对饮时的感觉?
所以,“我” 写这些事情目的?
一、问题“我”在小说中的多方面作用?
1、回忆小说作用题答题方向
2、依托文脉,小组交流、完善。
小说作用题答题方向+文本分析
(1)“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讲述,串联起父亲和大哥之间发生的故事,推动情节发展。
(2)“我”是见证者,小时候见二人对抗,现在见二人互相关心,从而表现出父子关系的变化。
(3)“我”是感受者,以我小时候对冰挂的感受和害怕的心理营造出紧张、冷凝的氛围;以我现在对阳光的感受和幸福想哭的心理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4)“我”是第一人称,便于抒发情感,并增强真实性。
知新:
拆分:
1、分析两句话“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2、分析小说主题
3、两句话和小说主题连接。
二、审题:两句“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请结合作品分析。
温故:
1、《阳光路十九号》请理解文章结尾划线句。
那是她一个幸福而心酸的秘密。
2、请分析《祝福》小说主题
1、分析两句话: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第一句指父亲与大哥对吼争吵时,都暴躁而固执,不听任何人的规劝。
第二句指父亲与大哥对饮时,默契十足,他人进不了这两人个的世界。
2、小说主题:
父子关系转变,从彼此对抗隔阂到互相关心默契和谐。
3、连接:
这两句话一样,但一句写对抗的不可开交,一句写默契的旁若无人;对照鲜明,表现了父子俩关系的转变;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希望两代人消除隔阂、对抗,走向彼此理解、关爱、和谐的主题。
三、归纳:理解文中重要句子
1、解释句中关键词
2、解释完了还是不明晰追问“为什么” (联系上下句甚至上下段)
四、讲给你听
理解文中“这个场景…让我想哭”这句话
1、讲审题思路
2、讲答题步骤
“这个场景…让我想哭”这句话对理解
小说主题有很大帮助,请分析
五、课堂总结
1、文本分析(文章脉络)意识
2、小说中“作用类”题——重点
3、理解(分析、探究…)句子
——重点+难点
4、审题:尤其包含几个问题的,
拆分、对应题型再连接——难点
题外话
1、父亲为什么只打大哥?
2、你认同父亲这种方式吗?为什么?
3、如果你做了父亲/母亲,你怎么对孩子?尤其是孩子顽劣时?
4、你想对自己的父亲说些什么?
这次回去好好看看父亲
(6月17号父亲节,酝酿一封信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