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情感的处理》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情感的处理》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4 19:5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苍山绵延天地外 暗流涌动有无中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学习目标
四、说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预测
《外国小说欣赏》
八个单元
八个话题
十六篇例文
第七单元
话题
情感的魅力
情感的处理
节制胜于放纵
《礼拜二午睡时刻》
蓄势待发
《山羊兹拉特》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高二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中外优秀小说,比如《故乡》《孔乙己》《祝福》《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学生对小说中情感的魅力和作用有一定的感知,但对于“节制胜于放纵”的情感处理方式还是比较陌生,可以说是个新鲜话题。所以,在引入话题时,我没有从概念直接入手,而是创设情境,深入浅出,巧妙导入,化解了学生因陌生感带来的困惑。
三、说学习目标
1、体会《礼拜二午睡时刻》里主要人物的情感,理解“节制胜 于放纵”的情感处理方式。
2、融会贯通,能说出“节制”在其它艺术领域里的应用,初步感知节制美学的魅力。
3、正确认识生活中情感的节制中和,明白生活中的一些智慧。
这三个目标是层进阶梯式的,从小说——艺术——生活,也分别侧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四、说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讨 分享交流
老师引导、点拨;
利用多媒体,引入视频资料;
打通教材,比较鉴赏,专题研读;
读写结合,以写促读,以写促思。
五、说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我精心选取了电影《天下无贼》里的一个片段:女主人公在得知自己的丈夫去世后,没有嚎啕大哭,没有歇斯底里,她把悲痛克制在一口一口的吞咽中,她把思念克制在轻轻滑落的泪珠里……
又加上歌曲《那一天》《知道不知道》的渲染,学生内心受到感染,为女主人公隐忍、克制的情感而动容。
我顺势而为,引出了本课的话题和学习目标。
(二)研读文本,突破重点。
《礼拜二午睡时刻》显示一个优秀作家的内敛功夫。——余华
我用当代小说家余华的这句评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对该文本的研读。
这个环节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相关语句,揣摩母亲的内心情感,体会作家节制隐忍的情感处理方式。学生课前已经充分自学了,课堂上小组交流后展示。我预设了5个片段。
如果作家不节制,母亲会怎么说?会说什么?请对母亲的语气或说话内容进行改写或补写。
“把鞋穿上!”她对小女孩说。
“梳梳头!”妈妈说。
“你要是还有什么事,现在赶快做好!”女人说,“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
任何一种改写、补写都是有可能的,但任何一种改写、补写都未必是最恰当的。“节制”让文本解读包含了多种可能性,“放纵”则可能让文本解读流于肤浅、单一。
5、她透过纱门朝大街看了看,然后从女孩子的手里把鲜花夺过去,就向大门走去。女孩子跟在她的后面。……
“谢谢!”那个妇女说,“我们这样很好。”
她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
母爱:超越道德 超越世俗 超越宗教 无所畏惧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 (节选自鲁迅的《药》)
引用名言点评
女人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雨果)
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它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
(巴尔扎克)
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史铁生)
(三)整合教材,举一反三。
《桥边的老人》节选
小说忌讳作者自顾自地抒情,而主张把感情 包裹在扎实的内容中,交由人物之口去说或由情节的自然发展去显露。
《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节选(2017年江苏卷)
即使悲惨的故事并不是非得带着悲惨去写,适当的节制情感更能打动人心。
(四)融会贯通,拓展延伸。
在一种激情的整个过程里,最不能显示这种好处的莫过于它的顶点,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想象就被捆住了翅膀------
——莱辛(德)
此处无声胜有声
哀而不伤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冰山理论 白描 以景结情
微言大义 留白艺术 戛然而止
小结:节制(情感 语言 结构 )
推荐作品
超越生命局限,回归艺术节制——毕飞宇的小说《推拿》
节制的悲哀更显大时代的伤痛——电影《归来》
课内延伸到课外
文学延伸到其它艺术领域
(五)联系现实,以写促思
艺术是生活的镜子——列夫·托尔斯泰
请学生结合生活写一段话,论述“节制胜于放纵”这个观点。
课堂上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后,我请其他同学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点评同学的习作。
这个环节意在落实第三个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情感的节制中和,明白节制也是一种生活哲学,学做生活的智者。同时,“节制胜于放纵”的写作也利于思辨能力的培养。我还将展示一段文字,让学生进一步地体会“节制”在生活中的积极意义。
(六)学以致用,巩固训练。
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
请你发挥想象,贴近原文含蓄简单的叙述风格,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母亲走出大门,走向围观的人群”的场面描写。
这个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再读《礼拜二午睡时刻》,对小说结尾再次创作,也是对《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话题——场面描写的一个补充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六、说教学预测
通过课前自学、课堂交流、老师点拨等环节,第一个学习目标很容易达成,即便是和小说《药》中的夏四奶奶上坟这个片段的比较阅读,也是可以出彩的,因为假期阅读书目里布置过这篇文章。这个环节也可以给热爱课外阅读的同学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至于第二个学习目标,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诗歌鉴赏中“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等艺术现象,学生很容易联想到;但对于音乐、电影、绘画中类似的艺术现象可能思考不够,对节制美学的认识可能停留在较浅显的层次。
至于第三个学习目标,既是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也是对写作能力的考察提升,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各自的收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