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江渚 渚:江边 B.相缪 缪:盘绕
C.旌旗 旌:旗帜 D.渔樵 樵:柴禾
解析:选D。“樵”应解释为“打柴、砍柴”。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寄蜉蝣于天地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解析:选A。A项表被动的标志,被。B、C、D三项均为介词,在。
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大王来何操 B.子何恃而往
C.寂寥而莫我知也 D.何苦而不平
解析:选C。C项为否定句,代词宾语“我”前置。其他三项与例句都是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4.此段主客问答的文字,客人从眼前景物想到孟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忆述了曹孟德当年征战、饮酒、赋诗之事,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议论,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之情,回答了主人所提的“______________”的问题。
答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何为其然也
二、语言运用
5.请将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如果说,苏轼的盖世才华是他让无数的后人崇拜和偏爱的首要因素,那么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则是令人崇拜与偏爱的又一个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苏轼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可以说是他盖世才华外的又一个令无数的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原因。
6.(2011年高考四川卷)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仿写句子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考虑。本题暗含了一个排比句,题目中又明确提出要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内容上要体现景点或意象的特征,这就是考查我们对教材内容的熟知程度。
答案:(示例1)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
(示例2)雨巷,你的悠长寂寥,你的哀怨彷徨,你的凄清惆怅,不正好氤氲出我心中的伤感吗?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属客(shǔ) 窈窕(tiǎo) 冯虚(pínɡ) 桂棹(zhào)
B.袅袅(niǎo) 嫠妇(lí) 幽壑(hè) 愀然(qiǔ)
C.相缪(liáo) 舳舻(zhú) 酾酒(lī) 横槊(shuò)
D.扁舟(piān) 匏樽(páo) 蜉蝣(fú) 僇人(lù)
解析:选D。A项中“属客”的“属”应读“zhǔ”;B项中“愀然”的“愀”应读“qiǎo”;C项中“酾酒”的“酾”应读“shī”。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请,邀。这里是敬酒的意思
B.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卒:始终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到……去
解析:选D。“适”为“享受”的意思。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选C。C项,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动词,吟诵/名词,曲调;B项,转折连词,却/连词,表修饰关系;D项,介词,从/介词,被。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C.而卒莫消长也 D.以为轮
解析: 选C。A项,“冯”同“凭”;B项,“缪”通“缭”;D项,“”通“煣”。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解析:选D。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打鱼
B.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合适
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槊:长矛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宝藏
解析:选B。适:享受。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选C。C项,都是结构助词,的;A项,疑问词,为什么/疑问词,什么;B项,连词,表转折,然而/连词,表修饰;D项,介词,在/介词,从。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B.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境界。
C.第一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二段人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解析:选C。不是“埋下了伏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后赤壁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岁十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B.顾而乐之 顾:环顾
C.履巉岩 履:踏,攀
D.攀栖鹘之危巢 危:危险
解析:选D。危:高。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选A。A.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然而。B.副词,正、恰好。C.连词,表目的,来。D.第三人称代词。
11.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后赤壁赋》是苏轼三个月后再游赤壁时所写,前赋着重写水,后赋着重写山,前赋着重写秋景,后赋着重写冬景。
B.《后赤壁赋》也是写月夜游赤壁,但描绘的不再是江上明月,而是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
C.前赋谈玄说理,议论风生,寓悲愤于旷达之中;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以抒怀。
D.《后赤壁赋》抒发了作者坚忍不拔、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壮志豪情。从本段节选的文字即可看出作者的这种精神风貌。
解析:选D。表达了作者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安所得酒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而谋诸妇。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可是从哪里能弄到酒呢?
(2)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
(3)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百丈高。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才过了多久呀,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
参考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临皋馆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喜欢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吟诗,互相应和。
过了一会儿,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亮这么皎洁,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像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回家去找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随时的需要。”
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经过的时间很短,江山的面貌改变太大,再也不认识了。我提着衣服的下襟走上岸去,登上险峻的山崖,拨开杂乱的野草,蹲在像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古树,攀上鸷鸟栖宿的巢居,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水府。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突然发出一种清越而悠长的声音,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忧伤,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静空虚。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从东飞来,翅膀张开像车轮那么大,好像穿着黑裙白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
(上岸以后,回到家里)一会儿,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这次赤壁游玩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门看,却看不见他在什么地方了。
三、语用创新
13.(原创)给下列文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新华网维也纳4月7日电(记者 刘钢) 国际原子能机构7日说,发生核泄漏事故的日本福岛核电站形势出现了趋稳的迹象,但形势依然严峻。
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丹尼斯·弗洛里当天下午在维也纳联合国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几个反应堆中的温度依然很高,但都已经得到了控制。鉴于一号反应堆内压力升高,为阻止再度发生氢气爆炸,已经采取了向反应堆注入氮气的措施,目前看来这项工作进展顺利。此外,检测到的伽马射线强度也在继续降低。
弗洛里还说,日本当局从本月3日至6日在8个都道府县进行78次食品抽查,其中有52次的结果是安全的,几乎没有发现有碘131、铯134或铯137等放射性物质成分,或者是即便发现有,其含量也远远低于允许的范围。被抽查的食品包括各种蔬菜,以及草莓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国际原子能机构称福岛核事故形势趋稳
14.颁奖词作为一种实用文体,是在非常正式而隆重的颁奖场合,对优秀人物作出的总体评价与褒奖。颁奖词要具备“五有”要素:有身份、有作为、有品格、有意义、有文采。请为苏轼写一段颁奖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在封建皇权的庙堂之上,你是不幸的弃儿。在你的从政经历中,写满了皇帝的朱批:谪迁。殊不知你官场失意却文坛得志,连连的谪贬没有冷却你心中的火山,在密州有你“千骑卷平冈”的雄姿,在赤壁有你呐喊“大江东去”的风采。你是大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练就你洒脱超然的心境。你是文坛的宠儿,李白的绣口里有半个盛唐,而你,用你伟岸的身躯、激扬的文字、旷达的胸襟,成就了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位置。你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你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