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数学三上 8.2合理搭配表格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上 8.2合理搭配表格式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04 21:4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合理搭配
学 科 数学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领域 综合与实践
教 材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 年 07 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应当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合理搭配》是数学百花园中的内容,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本节课主要让孩子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合理搭配”问题蕴含着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孩子们只需要在解决与搭配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就可以了,这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但认知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上,对搭配没有足够的认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式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重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感知的学习方式来经历、体验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手段 多媒体一体机的合理使用可以为我们的课堂注入活力,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本节课中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通过鸿合i学的交互方式,让学生更好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动手实践,直观形象的展现了搭配的全过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更直观地理解新知,更深切地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搭配现象,经历探索简单搭配的过程,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感悟有序思考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借助几何直观,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搭配方法,合理进行搭配。
教学难点 有序、全面地思考。
4.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目的
一、激趣导入 引发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期盼的戏剧节就要到了,老师为你们准备了2件上衣和3条裤子作为演出服。一件上衣搭配一件裤子算一套,那同学们猜一猜,一共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师:我们来试一试,看看到底有多少种穿法。 预设: 5种 6种 7种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搭配衣服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亲切、真实,有利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合作探究研究问题 (一)出示研究提示小组合作:1.先用学具摆一摆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2.把想法用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想办法让同学们看清楚你们的想法。3.师:都是6种不同的穿法,这两种情况的搭配有什么不同?出示各种方法后,投影不同的表示方法师:刚才同学们都是借助自己手中的学具通过摆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的,你们再看他们是怎么想的?师:出示用字母表示的方法,问学生能不能看懂用字母又清楚又简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可以用字母或图形来表示。师:有的同学用算式来表示,你能看明白吗?师小结: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借助连线的方法有顺序地寻找搭配方案。像这样的问题在数学中就叫做搭配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合理搭配。(板书:合理搭配) 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交流预设:情况一:第一件上衣可以分别搭配3件下装,第二件上衣也可以分别搭配3件下装,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情况二:第一件下装可以分别搭配2件上衣,第二件下装也可以分别搭配2件上衣,第三件下装还可以分别搭配2件上衣,也是有6种不同的穿法。生:第一种是先定上衣,再配下装,每件上衣可以搭配3件下装,2件上衣的搭配就是2个3,共6种;第二种是先定下装,再配上衣,每件下装可以搭配2件上衣,3件下装搭配的就是3个2,也是6种穿法。生:用数字编号、字母然后连线得出答案。(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对比学习摆一摆与符号表示的关联2×3=6 (种)看算式说意思 学生利用拖动、克隆功能展示自己的想法。教师利用屏幕捕获,记录孩子交流的内容。在搭配中感悟解题的方法,注重有序,思考,培养学生的解题策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见解交流解答问题 师:刚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看来戏剧节演出的服装我们准备的还挺充分的,小演员们可以从中自由选择了。为了奖励同学们精心准备演出,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午餐,我们来看看吧!出示面包、汉堡、蛋糕、饼干。饮料:橙汁、牛奶、矿泉水。合理的饮食应该是一种饮品配一种食物。你知道老师最多有几种准备午餐的方法吗?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汇报交流,投影展示)师小结:生活中很多地方蕴藏着数学知识,我们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只要按着一定的顺序思考,就能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案,而且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学生独立思考,在纸上进行设计,呈现结果。师生共同归纳出以下两种思考方法。方法一:先定饮品,每种饮品可以搭配4种主食,3种饮品总共有3×4=12种吃法。方法二:先定主食,每种主食可以搭配3种饮品,4种主食总共有4×3=12种吃法。 以“搭配午餐”为素材,巩固解决搭配问题的不同思维形式,构建解决排列问题的数学模型。学生通过书写编号、连一连各种方法表示食物之间的搭配关系。让学生经历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符号的简洁美,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升华反思拓展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玩设置密码的游戏。密码由1、2、3这三个数组成,一共可以设成几个三位数密码?分别是什么?2.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汇报交流,投影展示)师:刚才这位同学先确定的是百位,除了先确定百位,还可以先确定哪一位呢?小结:同学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借助了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一步一步有序思考,合理进行搭配。师:回顾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师:搭配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很多问题。在搭配中,只要有方法、有顺序就能做到合理搭配 1.学生独立思考,在纸上进行设计,呈现结果。预设:先交流无序的再交流有序的生:我先确定百位是1,可以组成168和186两个数;百位是6时,可以组成618和681;百位是8时,可以组成816和861。一共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三位数。生:十位或个位。谈收获体会。 引导学生将有序、不重不漏的分步计数原理的思想方法应用其中,让学生在解决不同情境的问题中巩固所学的搭配知识。
板书 合理搭配 有顺序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