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鲑鱼去旅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带着鲑鱼去旅行》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材《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是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单元学习重点为“让故事本身说话”。 艾柯是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小说家、文学批评家。他的作品通过日常小事进行社会批评,风格幽默诙谐,思想深刻睿智。《带着鲑鱼去旅行》言近旨远,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艾柯,当代意大利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他博学多才,作品有140多种,横跨多个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中都有经典性的建树。艾柯还是位积极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为多家报纸撰写专栏,通过日常小事进行社会批评。他在欧洲已成为知识和教养的象征,许多家庭都会收藏他的作品,无论读懂还是读不懂。在我国,艾柯也逐步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背景介绍:本文描写作者的一次旅行的遭遇和感受,表达作者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某些思考。其中的“遭遇”集中发生在宾馆里,是与鲑鱼相关的莫名其妙的“消费”。本文写于20世纪80年代,那时电脑作为一项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刚引进社会生活,不完善,常出错,是意想中的事。许多人遽见不识,奇而怪之,也可以理解。如今电脑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且电脑技术不断精密、完善,服务行业不会有或很少有系统出错甚至瘫痪的事出现。今天的读者回过头来看当初笨而不灵的电脑,已恍如隔世。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谈电脑的弊端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但是作者毕竟是具有敏锐眼光、深刻思想的大学问家,思考问题肯定是深入彻底的,而不会是浅层次的,他借“电脑入侵”的话题,表达对人类文明、科技进步的负面作用的疑虑。先进的科技运用于社会生活,而人的素质(包括文化水准和管理水平)却难于及时跟进,也就是说物质文明迅速挺进,精神文明迟滞不前,这就是作者深思和疑虑的。
学情分析:学生对本文的幽默风格可能会有直觉,但对达成幽默采取的具体手法可能不去深思。
设计思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赏析“用轻浅的幽默表现深重的主旨”。围绕这个主问题,课堂步骤按照梳理事件、理解主旨、赏析幽默三块进行。其中梳理事件、把握主旨两个环节侧重训练学生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理解主旨的能力。赏析幽默手法环节则在学生充分个性化鉴赏的基础上,老师对学生鉴赏的零散内容进行归类合并,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了解达成幽默的途径和幽默的表现形式。这样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教学目标:
①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概括主要事件,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叙事散文借事抒发感慨的特点。
②鉴赏手法,体会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
③体会作者对高科技进入人类生活的担忧和思考。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作者对高科技进入人类生活的担忧和思考
教学难点:掌握幽默诙谐的写法
教学方法:启发阅读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机大战又掀起了一轮对科技进步影响人类生活的大讨论。我们都曾认为科技发展使人类生活更加便捷,但是现实真的如此吗?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刚进入社会生活时,艾柯就对这一新生事物对人类的影响进行了独到的思考。今天,让我们随着艾柯一起,《带着鲑鱼去旅行》,看看电脑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二、速读课文,理解文意
1、从第一段中筛选出两个可能跟主旨有关的关键词。
明确:(电脑入侵、第三世界大肆扩张)
2、概括2——8段作者的主要经历。(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行购得鲑鱼
旅馆旅登记被困
腾出冰箱放鱼
退房惊现巨额消费
事后被误会,受到指责
3、作者的离奇经历和第一段的关键词有什么关系?
明确:作者的离奇经历一方面是宾馆电脑屡屡出错造成的,一方面是来自印度(第三世界)的服务员不懂外语、又过分依赖电脑指令造成的。
4、这些事件都表达作者什么感受?
明确:对电脑进入人类生活的忧虑,对服务行业人员素质低下的不满
5、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这里的“电脑”绝不仅仅是电脑,它是现代科技、物质文明的代表。宾馆服务员也不仅仅是来自第三世界的服务员,更是在物质文明的迅速挺进中跟不上脚步的人类。可见,本文通过记录自己旅行中的经历,借“电脑入侵”的话题,表达对人类文明、科技进步的负面作用的疑虑;借服务员素质低下的话题,表达对物质文明迅速挺进、精神文明迟滞不前的担忧。
三、讨论探究,赏析幽默诙谐的手法
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写得最有意思的语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
对学生提出的语句进行归类合并,分类展示:
(1)关于情节
①这家豪华宾馆里重新安装了电脑系统,还没等故障完全排除,就整整死机两小时。
②他回答说,所有这类要求都必须输入中央电脑,因为大部分职员都不会说英语,无法口头指挥,每件事都必须先翻译成电脑Basic语言。
③我再次打电话给服务台,他们的电脑又出问题了。
④我想解释,但满脸堆笑露着槟榔牙的服务员向我保证,这是电脑记录。
⑤到服务台一打听,才发现他们的职员除少数马来西亚人外,其余的全是印度籍。
⑥没有电脑记录作后盾,工作人员对房间的入住情况完全茫然。
⑦我要求找律师(advocate),他们给我送上一个鳄梨(avocado)。
刚才多位同学谈到了这些事件,认为这些事件不合常理,匪夷所思。这种明显一波三折、不合常理的情节,使得本文充满了荒诞的幽默。
(2)关于细节
比较原文第四段和第七段相关语句的异同:
“但我那家宾馆的冰箱却是家庭型号,里头的威士忌、杜松子酒、苏格兰威士忌利口酒、拿破仑干邑等足足有50瓶,矿泉水则有8大瓶巴黎水,两瓶伟图矿泉水,两瓶依云,又有3瓶小香槟,许多罐健力士、淡啤酒、荷兰啤酒、德国啤酒,还有从法国与意大利进口的白葡萄酒;零食则除了花生米,还有各种小点心、杏仁、巧克力……”
“账单显示我在两天半之中,喝掉了几百升的凯歌夫人香槟,10升各种威士忌,包括几种非常罕见的纯酿麦芽酒,8升杜松子酒,25升矿泉水(除了巴黎水和依云,还有几瓶圣佩里格里诺,很多很多的果汁——多得足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照顾所有儿童预防坏血病,还有多到令人想吐的杏仁、胡桃和花生米。”
老师明确二:这两段都不厌其详地罗列物品种类之多、数量之大,甚至到了夸张的程度。其中第四段侧重表现物品不同的来源,强调物质的极大繁荣;第七段侧重表现物品数量之巨,表现天价消费的难以置信。原来作者详尽地罗列这些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就是要稍有点常识的人明白,一个人在两天半之中是不可能消费这么多东西的。而酒店的服务员宁可相信电脑记录也不肯相信人的常识,这种完全依赖机器而放弃人类智商的行为显得多么可笑。浓墨重彩、不厌其详的细节刻画形成了夸张的幽默。
(3)关于修辞
指出这些句子的修辞格:
①他唯一能说的那种语言,后来据我的人类学同事告诉我,是一种只通行于亚历山大大帝迎娶罗克姗娜时代喀非里斯坦地区的方言。
②很多很多的果汁——多得足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照顾所有儿童预防坏血病……
③冰箱里再次塞满了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化妆台的那四个大抽屉仿佛禁酒巅峰时期地下酒吧的密室。
老师明确三:以第一句为例分析。使用夸张的修辞格,以“人类学同事告诉我”极言这种语言的偏门冷僻,以“只通行于亚历山大大帝迎娶罗克姗娜时代”极言其流行时间之短,以“喀非里斯坦地区”极言其流行范围之小。作者这种看似一本正经、类似冷笑话的夸张,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微讽的态度。不仅夸张,比喻、反语也有此作用。睿智诙谐、独具巧思的辞格使用形成了微讽的幽默。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描写作者的一次旅行遭遇和感受,表达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某些思考。作者或通过荒诞离奇的情节,或通过浓墨重彩的细节,或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使得文章在表达深刻沉重的主旨时也显得气定神闲、诙谐幽默。同学们在生活中,可能也会有一些经历,产生一些感想,想把它写下来。如何将你的思考写得生动幽默、易于接受,本文在情节设置、细节刻画、修辞手法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例。
五、拓展延伸
雅舍 梁实秋
①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茆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②“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③“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风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
④“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⑤“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⑥“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⑦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
注:①该文选自作者《雅舍小品》一书(香港碧辉图书公司出版)的首篇,故称。
问题:诙谐幽默是渗透于全篇的语言特色,请找出并加以赏析。
示例1:“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原本扰人清静,惹人厌烦,但作者却说这些声音“荡漾而来,破我岑寂”,用雅致的文句将粗俗的噪音叙为乐音,读来情趣盎然。
示例2:“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这样的句子以宽缓舒和的调侃语气,逼真、细腻,地再现了房子的简陋和不方便,特别是“鼓腹”一词更表现出作者处之泰然的幽默感。
示例3:“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我仍安之”这些句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描写蚊子的猖獗,不愠不怒,仿佛作者乃局外之人,诙谐乐观,妙趣横生。
附:板书设计
带着鲑鱼去旅行
艾柯
深重的主旨 轻浅的幽默
疑虑 情节——荒诞
细节——夸张
担忧 修辞——微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