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6-18 15:2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了解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
2、理解交通站点和交通枢纽的概念,了解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
3、掌握城市交通网布局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措施
二、预习内容
(一 )、 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共同性区位因素
1、交通运输线
(二)、交通运输站点
1、交通站点的类型
2、站点的区位选择的原则
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______、______、技术和______等
3、港口的区位条件
(三)、城市交通网
1、组成:主次干道和支路
2、模式:如合肥是________________式道路网
3、城市交通网规划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优先发展_______________
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 惑 点 疑 惑 内 容
课内探究学案
1、学习目标
1、 影响青藏铁路区位选择的因素。
2、主要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3、城市交通网的布局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
学习重难点 :
1、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点的区位因素。
2、 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二、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青藏铁路线;读课本P93-P94的内容后,探究以下问题:
1、青藏铁路的起止点、两项世界之最、三大世界性难题是什么?
2、图4-2-1所示的是进藏铁路路径和走向的四种方案:①青藏方案,②甘藏方案,③川藏方案,④滇藏方案。在阅读完课文中P94的内容后分析、回答如下问题:
(1)目前西藏的现代运输方式主要有 _运输和________运输两种。其中线路①经过__ __盆地。
(2)四种方案中_____方案最佳。因为需新修的线路里程_____,地形__________,桥隧长度_____;从技术上看,_________施工问题基本解决,投资_________,工期_______,建成后维修养护费用_____。
(3)川藏线方案和滇藏线方案铁路沿线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镇要比青藏铁路沿线多得多,为什么这两个方案目前还不具备实施条件
知识点二:交通运输站点;读课本P95-97的内容后,探究下列问题:
1、通过表格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站点的特征和功能
交通运输特点 特征和功能
火车站
汽车站
港口
航空港
2、上海港的基本特点及形成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3、总结分析分析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填写表4-2-1的内容
港口 汽车站 航空 港
自然因素
经济、社会、技术因素
选址要求
知识点三:城市交通网;读课本P99-100的内容后,探究下列问题:
1、根据本地城市道路网的分布,分析城市道路网的形成和建设布局。
2、对于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应如何解决?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 关于交通运输网的正确叙述是 ( )
A. 交通运输网由铁路交通运输线交织而成  B. 交通运输网由交通运输点交织而成
 C. 交通运输网都是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综合运输网  D. 交通运输网是有层次或级别的
2.有关汽车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们出行接触最多的交通运输点是汽车站
B.城市长途汽车站一般在交通比较闭塞偏僻的地方
C.汽车站常远离火车站
D.在城市交通干道两侧不应设汽车站
3.下列关于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因素是影响铁路区位的决定性因素
B.上海港是一个海港兼作河港
C.航空港和城市的距离越近越好
D.若干条交通干线在重要的客、货流集散地衔接,形成了各种交通运输设施的综合体叫综合交通枢纽
4.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
A.交通网过稀,市内通达性差 B.交通网过密,占用大量耕地
C.交通线路拥堵,交通环境污染 D.交通流量不稳定,时大时小
5.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在此交汇的
两大铁路干线是 _铁路和 铁路
(2)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外贸口岸,分析天津的
区位特点:天津港位于 _ 湾西端和海河下游,
是一个兼有海港与河港的港口;天津港通过 铁路与 高速公路与外界相连,集散_____ 、 流。天津港以 市为依托,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3)天津成为商业城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
B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关于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以来,自然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
B.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增加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制约作用
C.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是随时代而变化的
D.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2、从自然条件和经济腹地考虑,河流入海口不可能有特大型港口的是( )
A.恒河   B.莱茵河   C.密西西比河   D.亚马孙河
读图4-2-2(图中曲线数值分别为等高线的高程和等深线的深度,单位是米),完成第3题。
3、该城市在发展规划中,A、B、C、D四处为预留土地,准备选择其中一个建港口,从港口的建设条件考虑,最优的是(  )
4、有关我国城市道路网多为方格—环行—放射式格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方格式道路网是很多城市历史上形成的
B.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需要又新建了放射线
C.在方格形—放射线的基础上,增建了环形线,这样避免了市中心的拥堵,节约了时间,也有利于市内各处的联系
D.只有我国城市的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才是科学的城市道路网
5、过境交通干线力求从城市外缘通过,最主要目的是 ( )
A.促进城市建设,适应城市发展    B.节约交通线路建设费用
C.使中小城市扩大发展为大城市    D.避免造成市内交通拥堵等问题
6、有关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交通线路拥阻和交通环境污染.
B.解决交通线路拥阻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C.解决交通环境污染的方法是减少汽车数量
D.科学的城市总体规划在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中有重要的作用
7、小汽车大量进入家庭将不会(  )
A.缓和交通拥堵状况    B.扩大居民的出行范围
C.引发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D.影响城市大气质量的提高
8、能使轮船从黑海经内河航运到达北海的运河是( )
A.基尔运河 B.莱茵—多瑙运河
C.中部运河 D.易北—塞纳运河
9、贯穿我国南北的铁路大动脉中,将修建高速铁路的是( )
A.宝成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京沪线
10、在西部大开发中,铁路等基础建设必须先行。这主要是因为铁路建设( )
A.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较长 B.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
C.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共同发展 D.投资回报较高,实现持续发展
11、使大西南同华南联为一体的是( )
A.成昆线 B.南昆线 C.贵昆线 D.湘桂线
12、交通运输网中的点的组成有( )
①火车站与汽车站 ②航空线与航空港 ③交通枢纽和公路 ④内河码头与海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上海港的区位特点是( )
①位于东海之滨的长江三角洲上 ②该地区坡度极缓,水流分叉多,流量分散,利于通航 ③经济腹地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 ④以上海市为依托,对港口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14、有关航空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 ②地面要水平开阔,利于飞机起降 ③离城市越近越好,最大程度地方便旅客 ④地形要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以利于排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天津港是在海河入海口、淤泥质海岸上的人工港,该港具有的优势区位是( )
①港口不淤塞,停泊、筑港的自然条件好②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施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空间条件 ③在北方港口中拥有广大的经济腹地 ④靠近天津市这一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6、下列关于城市交通网规划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要有利于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B.城市道路网要自成系统
C.城市道路是越宽越好
D.城市道路不要与各种管线在一起
17、下列不属于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措施是( )
A.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B.加大城市道路建设、扩大路网规模
C.充分应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D.对城市道路两侧进行美化、绿化
18、下列选项中既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有效措施,又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的是( )
A.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B.扩大路网规模
C.应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 D.形成多核心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二、综合题
19、读图 “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
(1)该地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种方案(如图所示),
它们的优缺点分别是:
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 ______________。
综合考虑,你认为方案 较合理。
(2)为完善该地区公路网,你认为应在 __和_ 两城市间再建一条公路。
(3)该地区有两个天然水系——青义河和楚林河,两河均可通航,为了充分发挥水运的潜力,可以建设  来形成本地区的统一内河运输网。
20、武汉港是我国著名的河港,请根据图
中提供的信息分析武汉港的优势区位因素。
水域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域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运输布局)答案
探究学案答案
知识点一:青藏铁路线
1、 起止点:西宁——拉萨; 两项世界之最:①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②世界上穿越多年冻土区最长的铁路; 三大世界性难题:①多年冻土 ②生态脆弱 ③高原缺氧
2、(1)公路 航空 柴达木
(2) ①方案 短 较为平坦 最短 冻土 小 短 低
(3)川藏与青藏线线路及桥隧较长,造价及总投资较大,且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
杂,不具备施工条件
知识点二:交通运输站点
1、 火车站: 运量大,车站固定且设施较完备
汽车站: 运量较小,机动灵活,停靠比较方便,货物装卸可不在车站内进行,
因此车站设备较简单
港口: 是水运的起止点,拥有自己的服务区,即港口腹地
航空港: 对技术和安全要求高 ,占地面积广,设备齐全
2、 基本特点:上海港是我国第一大港,也是世界特大型港口之一;主要港区沿黄浦
分布,是一个河港兼作海港。
区位因素:自然条件:(1)陆域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上海港的 规
划 和建设。
(2)水域条件——港区沿长江和黄埔江分布,长江和黄埔江为港
口提供船舶入港航道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
所需的空间。(有利条件)但三角洲坡度平缓,
水流分叉多,致使流量分散,泥沙容易淤塞航
道。(不利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城市的依托——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
外贸基地,人力、财力和物资优势对上海港建设和发展具有
重要作用。
经济腹地——腹地的经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
质(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和规模。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广阔,
且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读图4-2-10“上海港的经济腹
地示意”)这是世界其他大港无法比拟的。
3、
港口 汽车站 航空 港
自然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建设、提供淡水、平面布置有利,但航道往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经济、社会、技术因素 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有利
选址要求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距城市较远的地方
知识点三:城市交通网
1、城市道路网,从功能看城市交通既有对外联系,也要内部联系。良好的道路网是完善的交通组织的前提和基础。 从空间组合角度分析城市对外交通应注意:和城市内部交通紧密衔接,但一般不能使过境干道穿越城市中心区,以便客货流的疏散。而城市内部交通应注意分析地形、地质、风向、日照、水文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交通网的格局,同时,应保证主要道路顺直。当然若结合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城市建筑艺术、绿化等,使之优美、清晰、便捷更好。
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城市道路建设,合理规划停车场,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多核心的形成,错开上下班时间。
当堂检测
1、D 2、A 3、D 4、C
5、(1)京沪 京哈 (2)渤海 京哈 京津唐 客 货 天津 (3)A.地势平坦、
交通便利,易于商品集散的优良的地理位置 B.经济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腹地宽广
课后练习与提高答案
1、B  2、D  3、C  4、D  5、D  6、C  7、A 8、B 9、D 10、C 11、B12、D 13、B 14、D 15、B 16、A 17、D 18、A 19、(1)Ⅰ方案沿线地形平坦,并连接了F居民点,但路线稍长  Ⅱ方案路线最短,但沿线地形复杂  Ⅲ方案不通过重要居民点,且沿线有沼泽地,投资较大 Ⅰ方案 (2)C  B之间 (3)人工运河
20、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长江和汉江江阔水深 岸上是江汉平原,有利于仓库、堆场和入港铁路、公路的建设 长江中游平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较发达,为港口提供了广大的腹地 武汉是经济实力较强的特大城市,为港口发展提供了依托。
图4-2-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