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选修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
Sheldon /‘ eld n /
普通青年翻译:夏尔登
犯二青年翻译:谢耳朵
社会主义翻译:谢爱党
神级翻译:夏侯惇
《发生在河边的故事》
《猴王》
《红色阁楼的故事》
《三个王国的罗曼史 》
《沼泽地区的英雄们》
《宫中的后妃们》
不同的文化间,真的翻译不出原有的美?
刘
彻
讲课人:陈亮
课时目标
教学重点:理解本诗与《落叶哀蝉曲》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体会本诗意象和意象派诗歌的特点。
作者简介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美国著名诗人,他从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俳句中生提出“诗歌意象”的理论,为东西方诗歌的互相借鉴做出了卓越贡献,意象派的代表人物。
二战期间,他公开支持法西斯主义。战争结束后,他被美军逮捕,押回本土候审。后因医生证明他精神失常,再加上海明威和弗罗斯特等名人的奔走营救,他只被关入一家精神病院。1958年,庞德结束了12年的精神病院监禁,重返意大利居住,直至去世。主要作品有《神州集》、《面具》(1909)、《反击》(1912)、《献祭》(1916)、《休 西尔文 毛伯莱》(1920)和《诗章》(1917—1959)等。
意象派
“意象派”兴盛于20世纪初的英美诗坛,它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不少意象派诗人都曾翻译中国诗。其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展现事物和情感。它反对发表议论及感叹,而是将意象以并列的方式有机组合在一起(蒙太奇式意象并置),它们之间没有时空的限定和关系的承接,思想情感是连结它们的主要纽带。代表人物是埃兹拉·庞德。
写作背景
英国汉学家翟理斯将汉武帝刘彻写的《落叶哀蝉曲》翻译成英文,名为《Gone》,而庞德根据翟理斯的英译本对这首诗再进行了改译,名为《Liu Ch’e》,中国博士导师赵毅衡将之再次译为中文。
李夫人于公元前112前,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获封夫人,深得汉武帝的宠幸,李延年称赞其“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她为汉武帝生下儿子昌邑哀王刘髆,产后不久李夫人病死,刘彻“思李夫人,因赋落叶哀蝉之曲”。
《落叶哀蝉曲》写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汉武帝对亡姬李夫人的思念哀伤之情。
落叶哀蝉曲
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
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
望彼美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
刘
彻
绸裙的窸窣声再不复闻,
灰尘飘落在宫院里,
听不到脚步声,乱叶
飞旋着,静静地堆积,
她,我心中的欢乐,睡在下面;
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
绸裙的窸窣声再不复闻
窸窣:细小的摩擦声,沙沙作响
借轻盈的衣表现舞姿,恍如美人依在眼前
物是人非
灰尘飘落在宫院里,听不到脚步声
原诗的台阶表示思绪的无尽延伸
封闭而空旷的宫院,再也无法听到的脚步声
含蓄地将刘彻内心的寂寞和凄凉表现的淋漓尽致
乱叶飞旋着
静静地堆积
与原诗相比,本诗将静态的落叶动态化
飘落的叶子,空旷的庭院,以动衬静,更显物是人非、孤寂凄凉
为下文描写做铺垫
睡在下面
她,我心中的欢乐
原诗直抒胸臆,抒发对李夫人的思念哀伤之情
双关: “她” 被埋在了落叶的下面,“我”心中的记忆、那些逝去的欢乐,也被一同掩埋了
虽原诗抒情的结尾被舍弃,但情感的表露也更含蓄
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
它完全由庞德的创造性添加,与上面五行分隔,构成了全诗的第二节,它本身就像一片“潮湿的树叶”,直接粘在了上面。
“树叶”的形象似乎被放大了,形成一种特写的效果
突出、强化了孤寂与痛苦的情感
综合对比
在情感抒发方面:原诗抒情性比较强,前面写景渲染,后面直抒胸臆,而本诗滤去了情感的色彩,使用意象间接抒情。
内容上:本诗最大不同就是删除了抒情的一句,并创造性地添加了“潮湿的树叶”一句,突出体现了意象派诗歌注重意象而反对直接抒情的特点
意象诗的独特之处
摒弃抒情
意象并置
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文化,都有其独到之处
不可仅凭自己的眼光和审美妄加批判
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文化,都有其不足之处
故亦不可妄自菲薄,盲目推崇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