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3.《雪夜林边驻脚》课件(共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3.《雪夜林边驻脚》课件(共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4 22:3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张PPT)
雪夜林边驻脚
弗罗斯特
作者介绍
罗伯特·李·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现代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曾前后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歌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诗风质朴无华,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著名诗集有《山间》《白桦树》《西去的溪流》等,代表作有《一个男孩的愿望》《波士顿以北》等。
大声自由诵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体味情感,读出韵味。)
(1)伫望(zhù )   (2)絮语(xù )
(3)许诺(nuò ) (4)幽邃(suì )
(5)颈上(jǐnɡ ) (6)农舍 (shè)
整体感知
1、本首诗叙述了什么内容?
“我”在一个雪夜赶路,途经一片树林,被树林的幽深、寂静吸引,暂时忘记了行程,但最后还是催促自己继续赶路。
1、这首小诗看似素朴,只是在叙述事情,却“有一种美妙的表现力”再次朗读,找出你认为美妙的意象、句子或者片段,并说明理由。
【自主学习】再读赏析
诗中蕴含着什么深意(主旨)?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本诗的主旨,小组派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
【合作探究】
(1)这首诗表现的是诗人对待生与死的的一种心态。来则来,去则去,人生在世,只要尽其所能地完成承诺,则无所遗憾。
(2)“诱惑”和“义务”之间的冲突。审美生活是自由自在的、沉思的、美的、艺术的、罗曼蒂克的,而伦理—社会生活则有所不同,是现实的、负有责任的、实际的。用中国哲学来说,一个是道家式的艺术、逍遥人生,一个是儒家式的承担人生。
生活中有很多常见意象,试着写首哲理小诗,(要求:5分钟左右时间完成
,最少包含3个常见意象,主旨明确,不超过100字)
【拓展训练】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荣誉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根稻杆之微,也要慷慨力争。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