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下)高一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
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
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宇,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叫作中国建筑的“文
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
法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
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和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
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
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之间,
个别建筑物与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
“文法”。至于梁、柱、门、窗、墙、瓦、槛、阶、栏杆、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
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和表现的多样性。也如同做
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
赋、散文、小说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
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
缀装饰。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
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
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
江”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板不相同的类型。
(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高一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