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 《张衡传》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属文(zhǔ) 左冯(píng) 征辟(bì)
B.逾侈(yú) 邓骘(zhì ) 不徙(xǐ)
C.都柱(dōu ) 合契(q ì) 陇西(lǒng)
D.骸骨(hài) 肃然(sù) 收禽(qín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辟邪/开辟 叨扰/絮叨 奔赴/精思傅会
B.篆文/编撰 骸骨/惊骇 连累/累召不应
C.磅秤/磅礴 积攒/攒动 脉动/一脉相承
D.蹊跷/蹊径 绮丽/倚伏 便利/大腹便便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
B.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C.辄积年不徙 徙:调动官职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
4.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 属文:写文章。
B.精思傅会 傅会:文章的经营构思。
C.其牙机巧制 牙机:枢纽和机件。
D.称为政理 政理:政治管理。
5.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 大王必欲急臣
B.时天下承平日久 杖汉节牧羊
C.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妙尽璇机之正
D.皆共目之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 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举孝廉不行 B.言甚详明
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覆盖周密无际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①十年乃成 ②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C.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王好战,请以战喻
D.①于是皆服其妙 ②其孰能讥之乎
10.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果地震陇西
11.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 )
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
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虽才高于世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B.以精铜铸成 验之以事
C.公车特征拜郎中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证
D.因入京师,观太学 伺者因此觉知
13.对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③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④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14.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为:(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
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为:张衡机灵精巧,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上很用心。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译为:他精于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
D.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译为:从此以后,才命令史官记下地震发生的方位。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衡擅长术学,精通天文,懂得历法推算,设计制作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他的著作也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
B.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通五经,贯六艺,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重淡泊,不喜欢结交俗人,也不愿意做官。
C.候风地动仪精巧灵敏,能在人察知不到的情况下指示发生地震的方向,陇西地震一事使人们都信服了它的精妙。
D.张衡多次出任太史令,后来外放担任河间王的相,他一上任就树立威严,整顿法度,逮捕奸党,赢得了称赞。
2019级 《张衡传》练习答案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属文(zhǔ) 左冯(píng) 征辟(bì)
B.逾侈(yú) 邓骘(zhì ) 不徙(xǐ)
C.都柱(dōu ) 合契(q ì) 陇西(lǒng)
D.骸骨(hài) 肃然(sù) 收禽(qín )
答案:C 剖析:C项中“都”读dū。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辟邪/开辟 叨扰/絮叨 奔赴/精思傅会
B.篆文/编撰 骸骨/惊骇 连累/累召不应
C.磅秤/磅礴 积攒/攒动 脉动/一脉相承
D.蹊跷/蹊径 绮丽/倚伏 便利/大腹便便
答案:D 解析:A项分别读bì/pì,tāo/dāo,fù/fù;
B项分别读zhuàn/zhuàn,hái/hài,lěi/lěi;
C项分别读bànɡ/páng,zǎn/cuán,mài/mài;
D项分别读qī/xī,qǐ/yǐ,biàn/pián。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
B.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C.辄积年不徙 徙:调动官职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
答案:D 剖析:D项中“视事”指治理事务。
4.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 属文:写文章。
B.精思傅会 傅会:文章的经营构思。
C.其牙机巧制 牙机:枢纽和机件。
D.称为政理 政理:政治管理。
答案:D 剖析:“政理”应为“政治清明”。
5.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答案:C 剖析:C项中的“羞”与例句用法相同,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 大王必欲急臣
B.时天下承平日久 杖汉节牧羊
C.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妙尽璇机之正
D.皆共目之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答案:A 解析:A项,形容词用作动词;B项,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D项,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 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答案:B 剖析:A项“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C项中“拜”不指调动官职;D项中《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举孝廉不行 B.言甚详明
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覆盖周密无际
答案:B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①十年乃成 ②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C.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王好战,请以战喻
D.①于是皆服其妙 ②其孰能讥之乎
答案:D 解析:A项,①②相同,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B项,①②相同,副词,可译为“才”。C项,①②相同,介词,可译为“用”。D项,①代词,可译为“它的”②副词,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10.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果地震陇西
答案:C 剖析:C项是宾语前置,而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
11.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 )
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
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答案:C 剖析:C项中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也指长安和洛阳。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虽才高于世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B.以精铜铸成 验之以事
C.公车特征拜郎中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证
D.因入京师,观太学 伺者因此觉知
答案:B 剖析:B项均为“用”。A项前者表比较,后者表范围、在……方面;C项前者为召,动词,后者为验证;D项前者表顺承,后者译为根据。
13.对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③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④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答案:D 解析:①“因”,于是;②“因”,用,凭借。③“乃”,才;④“乃”,于是。
14.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为:(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
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为:张衡机灵精巧,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上很用心。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译为:他精于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
D.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译为:从此以后,才命令史官记下地震发生的方位。
答案:B 剖析:B项中的“机巧”应翻译成“器械方面的巧思”。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衡擅长术学,精通天文,懂得历法推算,设计制作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他的著作也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
B.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通五经,贯六艺,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重淡泊,不喜欢结交俗人,也不愿意做官。
C.候风地动仪精巧灵敏,能在人察知不到的情况下指示发生地震的方向,陇西地震一事使人们都信服了它的精妙。
D.张衡多次出任太史令,后来外放担任河间王的相,他一上任就树立威严,整顿法度,逮捕奸党,赢得了称赞。
答案:A 解析:“他的著作也全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错,《二京赋》就是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