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明朝以前,文人售画为人所不齿;到了明朝,唐寅宣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清朝郑板桥则公开说:“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这反映出( )
A.文人为人气节的逐步沦丧 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价值观念
C.文人作画风格的巨大改变 D.文化消费提升了社会消费品质
2.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实际上反映出当时社会
A.对外交流日益频繁 B.农业生产发展 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D.学校教育发达
3.在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每一个奴婢都是鲜活的,她们虽然身份卑微,但拥有高尚的心灵和纯洁的灵魂,贾宝玉也无视“主仆之分”,常与他们打成一片,这类情节在明清小说中比比皆是。这反映出当时
A.程朱理学受到强烈批判 B.经世致用思想广泛传播
C.君主专制统治受到冲击 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4.有学者在分析一部小说的创作背景时说:“这时中国自身的封建制度已逐渐被分解着,满族贵族的封建地主腐朽生活已经达到极端腐朽的地步……在他的创作中,也不可能不反映这样一个现实。”这部小说最有可能是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5.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蓬勃发展,新的思想在孕育萌生,“部分知识分子从一种传统封闭的状态中摆脱出来,突破陈旧保守的思维模式,为中国的知识和文化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刺激”。下列选项中不是这些知识分子的思想是( )
A.罢黜百家 B.挑战正统 C.反对专制 D.工商皆本
6.顾炎武认为,凡是有益的思考,必定结合“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据此可知,他的主张是
A.格物致知 B.“致良知” C.工商皆本 D.经世致用
7.明朝后期姚旅提出,“古有四民……以为今有二十四民”,除士、农、工、商及兵、僧之外,还有道家、医者、卜者、星命、杂刷等十八民。这十八民者,皆不稼不稽,却“家悬钟鼓,比乐公侯”。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
A.程朱理学失去正统地位 B.商品经济繁荣
C.朝廷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D.人口急剧膨胀
8.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也有历史学家称之为“落日的辉煌”。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
①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②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通商贸易
④八股取士,实行文化专制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明清时期的震泽镇,元时尚为一村落,居民仅数十家;明中叶后增至三四百家;明弘治、嘉靖年间已有千余家;清初由于丝织之盛,货物并聚,居民达二三千家。这反映了
A.集镇经济的繁荣 B.丝绸之路发达
C.城市化进程开始 D.区域性经济分工明显
10.明朝时期,民间买卖土地房屋时,由交易双方协商拟订、有中间人作保并签名盖章的契约,称为“白契”。其内容包括交易的性质、产业的数量和面积、坐落地点、价格、交易条件等。向官府交税后,经过官府盖章、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称为“红契”。由此可知
A.明朝开始出现商业契约 B.政府通过加重税收等限制土地房屋交易
C.契约订立注重程序规范 D.“白契”、“红契”的出现推动土地兼并盛行
11.据记载,明朝自成化、弘治时期(1465—1505年)以后,朝廷强力疏通钱法、屡开铸局试图挽救日渐式微的铜钱流通体制,但效果甚微。而清朝初年铸钱制度则有序开展,钱价围绕官价上下波动,表现较为稳定,且出现了广泛的“钱进银退”现象。这说明清代
A.自然经济瓦解速度较快 B.铜矿的开采量突飞猛进
C.国家治理能力有所提升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
12.乾隆末年到嘉庆后期,汉口镇两度发生大火,前一次“失火烧粮船一百余艘,客商船三四千只,火两日不息”,后一次“延烧三日三夜,约计商民店户八万余家,不能扑灭”。“汉口镇火”从侧面反映了汉口
A.便利的水路交通促进商业贸易的繁荣 B.成为典型的内河型商业市镇
C.开始由传统市镇向近代商业都会转型 D.开埠使其成为转口贸易中心
13.据明清江南地方志诠释:郊外居民所聚谓之“村”,商贾所集谓之“镇”;贸易之所曰“市”,市之大者曰“镇”。一些大市镇的经济实力远胜于县城,“一个湖州城,不及半个南浔镇”的现象在江浙地区十分常见。这表明当时的江南市镇
A.在城市的扩张之中兴起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促进了各地区专业分工 D.改变了地方的行政区划
14.清代学者刘献廷评价某学者: “(其)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说明。洞庭之南,天地元气,圣贤学脉,仅此一线。”据此推断,刘献廷称赞的是
A.王夫之 B.董仲舒 C.顾炎武 D.黄宗羲
15.徐光启在研讨中西天文历法时说:“二仪七政(天文现象),参差往复,各有所以然之故。言理不言故,似理非理也”而能言历法“其所为故者,则自西泰子(西方教士)之人中国也。”《(简平仪说》)这一主张( )
A.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学的传播
B.得到了士人的普遍认同
C.阻碍了中学对西学的心理认同
D.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法
二、材料分析题
16.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明代以前已形成“南稻北麦”的生产格局。到明代,麦类作物在南方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稻麦轮作制普遍得到应用;水稻在北方的种植区也渐有扩大,北直隶地区开垦了更多的稻田。宋代以来江浙地区是全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人称“苏湖熟,天下足”。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由于江浙地区“改良他种”,江南地区的粮食供应反而要仰仗于湖广地区,又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明中后期从海外引进了玉米和甘薯。这两种农作物产量高,耐旱抗寒,在比较贫瘠的山地、旱地和滨海沙地都能生长,不与小麦、水稻和桑麻争地。玉米到明末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山区特别是汉水流域山区重要的粮食作物。甘薯在万历年间传入广东、福建,很快就在闽广和长江流域广泛种植。明末,甘薯种植在淞沪一带获得成功,并推广到京津地区。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域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域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代南直隶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明清时期,“匠有常主,计曰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摘编自《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粮食作物生产呈现出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的有声有色。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有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势的特点
(2)简述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
答案
1.B2.C3.A4.D5.A6.D7.B8.A9.A10.C11.C12.A13.B14.A15.A
16.(1)稻麦等农作物品种不断推广;南方稻麦轮作制普遍应用;主要产粮区域发生转移;外来高产农作物广泛引种。
(2)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官营作坊受到冲击;分工明确;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17.(1)特点: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皇帝多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秘书咨询机构;交替着内阁专权,宦官专权,导致政治日益黑暗。倭寇骚扰东南沿海、西方殖民者入侵(澳门、台湾),明朝武力抵抗外来侵略,实行海禁政策;天主教传入中国。农民起义频繁
(2)新气象:农作物引进新品种:玉米、甘薯、烟草,蚕桑、棉花普遍种植;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繁荣,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徽商、晋商等商帮出现。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禁政策。
老政策:明朝依然固守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封建土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