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6-18 20:0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人教新课标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 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二战时期,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一个规模庞大的杀人工程,由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为主的33个集中营所组成。1940年4月27日,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下令建立奥斯威辛的第一个集中营,以后在其周围又陆续建立起几十个集中营,6月14日,第一批波兰政治犯被运到这里,成为奥斯威辛的首批“囚犯”。 接着,随着希恃勒的铁蹄践踏整个欧洲,集中营的规模急剧扩大,很快就关押了欧美24个国家的“囚犯”。“囚犯”们在集中营被迫从事采石、筑路、修渠等繁重的苦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口粮却少得可怜。艰苦的劳动,再加上恶劣的饮食和生活条件,往往使许多“囚犯”不足数月便惨别人世。 历


景 1988年10月21日,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悼念活动。47年前,纳粹在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了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作者在当年纳粹大屠杀的地点,感受到历史的残酷与沉痛,感受到人民的悲哀和愿望,写下了这篇文章。写作背景 聂华苓,美国华裔女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作品有小说:《失去的金铃子》、《台湾轶事》;散文:《梦谷集》、《三十年后》。
萨特,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名言:“他人就是地狱。”八十年代风行欧洲。作家初读课文 把握文脉肃穆 荒谬 憧 憬
呵护 杀戮 悼 念
屹立 蜿 蜒 恍 惚
明赫白 聂华苓sù mùmiùchōnɡ jǐnɡhēlùdàoyìwān yánhǎnɡ hūhèlínɡ读准字音 文章正文四个部分记述了纪念活动的四个片断,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给各部分加个小标题。初读课文 把握文脉纪念地见闻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时间顺序四个部分纪念活动的四个片断:四、参观纪念馆—引发悲哀思考三、参加座谈会—记述作家座谈二、看纪念演出—记述演出活动一、来到纪念地—坟地所见所闻(1)萨特的一段话里说记忆是沉重的,但又是美丽的?试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萨特这样说的原因。 (2)正文前面为什么引用萨特的话? “沉重的记忆”指纳粹党在克拉库耶伐次埋葬了7000
名被残杀的人。“美丽的记忆”指克拉库耶伐次的人民被
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整个民族的英勇。 萨特的话是全文的引子,“沉重”而“美丽”又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为全文的纲领。 聚焦引文 关注写法熟读课文 品味语言(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2)“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这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易激发读者的想象,使读者充分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气氛。 “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4)人,是健忘的。不计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这是何等荒谬。 作者强调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探究思考 体悟标题. 你是如何看待本文标题的?如果把它改为“克拉库耶伐次之行”,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课文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法西斯的残酷。“亲爱的爸爸妈妈”突出孩子们撕心裂肺的最后一声呼喊,让我们想见当年那场屠杀的情景,对残杀者的凶残感受得更为深切。 板书设计拓展延伸:感受战争的罪恶我们都是和平的维护者,
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本课小结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