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3张PPT)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选择性必修3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课标要求】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的学校教育
1、古代学校教育
(1)主要形式:
官学、私学
(2)发展历程:
官学
先秦
汉代
西晋
“学在官府”
官府所办的学校系统。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办学宗旨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各种人才。设置专门教育行政机关和教育长官来管辖,封建社会的官学主要以儒家经籍为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
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
官学
先秦
汉代
西晋
官府所办的学校系统。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办学宗旨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各种人才。设置专门教育行政机关和教育长官来管辖,封建社会的官学主要以儒家经籍为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
汉武帝时,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郡(国)县学,以后历代都依例设立。太学里博士与博士弟子,是享受国家俸禄的公职人员。在太学,教学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定期考核,学生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仕途。教学形式有教师讲授和学生之间次第相传等。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①中央设立太学
②地方设立郡国学
“学在官府”
官学
先秦
汉代
西晋
官府所办的学校系统。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办学宗旨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各种人才。设置专门教育行政机关和教育长官来管辖,封建社会的官学主要以儒家经籍为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
①中央设立太学
②地方设立郡国学
设立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至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唐、宋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人负责管理。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
“学在官府”
齐国稷下学宫: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和我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
官学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私学
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
春秋
唐以后
宋朝
私学
春秋
唐以后
宋朝
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
私学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私学
春秋
唐以后
宋朝
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
私学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士子们为了获取功名,一条路子是进官学为考科举作准备,但官学不但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而且它长期处于衰落状态,人们不能不趋于私学。加之,科举后来重在诗文,官学只读经书,实际上不能满足需要。士子们转而投向名流学者。这样既可学到真本领,而且还可以得到大师的推荐与指引,对于取得功名是重要门径,因之名流学者更是士子们所景仰和投靠的,私学当然更加繁荣。
私学
春秋
唐以后
宋朝
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
私学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书院的发展,更推动了私学的兴盛。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唐代始有其名。北宋年间,涌现出了以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岳麓山岳麓书院、商丘应天书院、衡阳石鼓书院)为首的大批书院,南宋更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著名学者都在书院任教。
朱熹编纂学规
《白鹿洞书院揭示》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学校教育
1、古代学校教育
(1)主要形式:
官学、私学
(2)发展历程
(3)影响:
情 境 一
材料一:古者乡有庠,党有序,闾有塾,里居有父师少师之教,是以道德一而理义明。书院之设,意犹近古,睢阳、白鹿为称首。若周(敦颐)、程(程颢、程颐)、朱(熹)、吕(祖谦)治教之地,文献尤盛,天典民彝之统纪,恃以不坠。 ——(南宋)王应麟《慈湖书院记》
材料二:书院便应运而生并逐步衍变为具有学校教育、学术研究、图书整理和出版性质的机构。 ——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三:士子们为了获取功名,一条路子是进官学为考科举作准备,但官学不但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而且它长期处于衰落状态,人们不能不趋于私学。加之,科举后来重在诗文,官学只读经书,实际上不能满足需要。士子们转而投向名流学者。这样既可学到真本领,而且还可以得到大师的推荐与指引,对于取得功名是重要门径,因之名流学者更是士子们所景仰和投靠的,私学当然更加繁荣。 ——孟东宪《中国古代学校制度史料》
③为科举考试的推行提供了支撑
①保存与传播了古代文化
②使古代典籍得以传承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学校教育
1、古代学校教育
2、近代学校教育
(1)中国近代的大学
①北京大学
创建:
演变:
特点:
地位:
1898年维新变法
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1916年蔡元培任校长,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北京大学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1917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出面请鲁迅设计北京大学校徽。
北京大学校徽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大气、简洁的形式诠释着北京大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学校教育
1、古代学校教育
2、近代学校教育
(1)中国近代的大学
①北京大学
创建:
演变:
特点:
地位:
1898年维新变法
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1916年蔡元培任校长,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
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学校教育
1、古代学校教育
2、近代学校教育
(1)中国近代的大学
②清华大学
演变:
地位:
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执教、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1911年创办清华学堂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学校教育
1、古代学校教育
2、近代学校教育
(1)中国近代的大学
(2)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
留学教育
古代世界的文明中心,吸引了来自异域的学生,这是留学教育的发端。近代以后,留学教育更得到大力发展。1872—1875年,由容闳倡议,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学生赴美留学。新文化运动时期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
情 境 二
材料一:中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而兴起的。洋务事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懂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洋务事业的人才,中国近代教育随之产生。当时的新式教育事业主要表现在创办新式学堂与派遣留学生等方面。 ——章开沅 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选派留学生出国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而在甲午战争后数量大增。新政期间,由于不分官费自费概以科名奖赏学成归国者,遂使留学蔚为潮流,在20世纪初年出现了第一次“留学热”。在这些留学生中,后来产生了一大批民主革命的志士。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近代留学教育的作用。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
②为近代化事业培养了优秀人才,促进了近代思想解放;
③推动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发展;
④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学校教育
1、古代学校教育
2、近代学校教育
3、现代学校教育
(1)1949—1965年
(文革前)的学校教育
① 国家收回了___________,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
②1949 年底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③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教育方针。
④逐步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了大批素质较同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教育主权
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高玉宝的入党申请书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学校教育
1、古代学校教育
2、近代学校教育
3、现代学校教育
(2)1976年至今
文革后的教育
①1977年_______________,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②1983年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③20世纪90年代,实行“______________”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
④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教育迈入历史新征程。
恢复高考制度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
科教兴国
1978年春天,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
1977年,考生们步入考场
1977年的高考考场内考生在认真作答
①高校年毕业生人数从16.5万增长到820万,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②着眼于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群体学习和深造的愿望与需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不断发展
③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进,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学校教育
(二)西方学校教育
1、________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____________的基础。
2、近代以后,_______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场所。 ①法国:拿破仑建立“_________”制度,确立了____________制度。
②德国:洪堡“研究教学合一”的______________,促成大学职能转变。
③美国:倾向于_________与__________,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古希腊
分科教育
柏拉图学园:公元前387年,由柏拉图创建。它是欧洲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教授哲学和自然科学,众多的有志青年都渴望来这里深造。学园里不仅提供哲学、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对自然科学尤为重视。
▲ 柏拉图学园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学校教育
(二)西方学校教育
1、________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____________的基础。
2、近代以后,_______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场所。 ①法国:拿破仑建立“_________”制度,确立了____________制度。
②德国:洪堡“研究教学合一”的______________,促成大学职能转变。
③美国:倾向于_________与__________,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古希腊
分科教育
大学
大学区
国民教育
柏林大学
世俗化
商业化
“ 大学 ”一词源自拉丁语,大致意思是“教师和学者的社区”。现代大学制度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是公认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
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
1806年,拿破仑设立帝国大学为政府管理全国教育的机构(相当于教育部),由此确立起法国的整个教育体系。1808年,划全国为29个教育行政区,称为大学区,其辖境与司法区重合。大学区最高长官是总长,由皇帝任命,代表帝国大学的总监管理区内各级教育。区内设督学一人,代表总长管理区内的中等和初等教育。公立学校的教师视为国家官吏,所有学校的开办必须得到总监许可,全国实行同一学制和课程。
柏林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成立于1810年,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精神。培养了很多科学家、哲学家和艺术家,包括曾产生的29个诺贝尔奖获奖者。爱因斯坦、普朗克、冯·诺依曼、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叔本华、施莱马赫、萨维尼都曾在此任教,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玻恩、赫兹、海涅、俾斯麦、舒曼曾于此求学。
美国哈佛大学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学校教育
(二)西方学校教育
(三)学校教育发展的意义
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印刷书的诞生
1、书籍的地位:
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2、书籍的出现:
①世界:
约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纸草书卷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古埃及纸草文书
二、印刷书的诞生
1、书籍的地位:
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2、书籍的出现:
①世界:
约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纸草书卷
早期的书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书写材料的简策和用缣帛作书写材料的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②中国:
竹简
帛书
二、印刷书的诞生
1、书籍的地位:
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2、书籍的出现:
①世界:
约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纸草书卷
早期的书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书写材料的简策和用缣帛作书写材料的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②中国:
3、印刷书的诞生:
①条件 :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及发展
造纸术和印刷术
地区 时间 现表
中国 前2世纪
105年
唐朝
11世纪 中叶
世界 15世纪 中叶
植物纤维纸
甘肃天水汉墓出土的纸地图
造纸术和印刷术
地区 时间 现表
中国 前2世纪
105年
唐朝
11世纪 中叶
世界 15世纪 中叶
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和印刷术
地区 时间 现表
中国 前2世纪
105年
唐朝
11世纪 中叶
世界 15世纪 中叶
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雕版印刷品出现
(较成熟的印刷术)
造纸术和印刷术
地区 时间 现表
中国 前2世纪
105年
唐朝
11世纪 中叶
世界 15世纪 中叶
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雕版印刷品出现
(较成熟的印刷术)
北宋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质的飞跃)
造纸术和印刷术
地区 时间 现表
中国 前2世纪
105年
唐朝
11世纪 中叶
世界 15世纪 中叶
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雕版印刷品出现
(较成熟的印刷术)
北宋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质的飞跃)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
金属活字印刷
二、印刷书的诞生
1、书籍的地位:
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2、书籍的出现:
3、印刷书的诞生:
①条件 :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②影响 :
是现代印刷术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出版;
有利于文化普及、传承,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
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有利于西方的思想解放。
三、图书馆的成长
“图书馆”在英语中为“Library”,来源于拉丁语“Libraria”,意为“藏书的地方”。“图书馆”一词为日本人所创。19世纪末由日本传入,见诸于报刊。中国最早的省级图书馆是1904年创办的湖北省图书馆。
三、图书馆的成长
1、起源:
①图书馆担负__________________的职责,起源于对________________。
②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公元前7世纪建立的____________图书馆。
保存人类文化典籍
文字资料的收藏
亚述巴尼拔
巴尼拔图书馆想象图
三、图书馆的成长
1、起源:
2、发展:
(1)西方:
①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在保存古典时期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私人图书馆兴起。
③图书馆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④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面向公众开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
特拉霍夫修道院图书馆是捷克最古老的图书馆,已有850多年历史,藏有20余万册珍贵书籍。它包含两座巴洛可式建筑的图书馆。
沃克图书馆——该馆为世界最著名的私人图书馆,这个图书馆的收藏包罗万象,天文望远镜从人造卫星、动物模型、到最古老的纸本《圣经》以及各种珍奇的玩意统统都收纳其中。
美国国会图书馆建于1800年,它设立在华盛顿国会山上。拥有2.1亿件藏品:其中有470种语言写成印刷品1亿多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
三、图书馆的成长
1、起源:
2、发展:
(1)西方:
(2)中国: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图书馆出现了。不过,那时不叫图书馆,叫“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图书馆的雏形。老子可以称得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因为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就是藏书之所,“史”就是专门管理图书的官职。
唐代以前,图书主要是由官府掌握,民间是不允许大量藏书的。唐代民间私人图书馆的出现,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藏书的先河。
三、图书馆的成长
1、起源:
2、发展:
(1)西方:
(2)中国:
明清尤其突出
明朝的天一阁
①古代:
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
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辑修《四库全书》,全书36,000册,先后缮写7部,历时20年始告完成。乾隆三十八年,又诏命仿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建筑结构和样式,在江南江北先后建造7座藏书阁,分别为文汇阁、文宗阁、文源阁、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澜阁,用来存贮7部《四库全书》。
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明兵部右侍郎范钦开始于宅东建造藏书楼,并命名为“天一阁”。时藏书七万余卷。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黄宗羲登上天一阁,这是外姓人首次登楼。自此以后,天一阁逐渐有选择地向一些大学者开放。
三、图书馆的成长
1、起源:
2、发展:
(1)西方:
(2)中国:
①古代:
②近现代:
国家图书馆的建立发展
1909年清政府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国家图书馆职能开始体现→新中国后:“北京图书馆”→1998年“国家图书馆”
各级各类图书馆逐渐建立
情 境 三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们,想利用教育文化这个阵地来征服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他们在中国开办教会图书馆,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树立了模式和榜样。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针对中国古代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中国藏书界出现了一股要求“藏书公开”的新理念。
材料三: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使政府及知识分子更看重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即普及教育,增强国民素质。近代图书馆就是在这种要求全民族普遍教化的文化觉醒中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的。
材料四:无论学者们把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划分成几个历史时期,其产生过程都离不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这三次社会变革运动……在这三次变革运动的推动下,中国图书馆在近代化道路上逐步全面展开。
结合材料分析近代中国公共图书馆出现的原因。
西方教会图书馆的示范
旧式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
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社会变革的推动
三、图书馆的成长
1、起源:
2、发展:
3、作用:
图书馆所保存的历史文献与人类古籍,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
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开发,方便读者更好利用。如今,图书馆利用信息化技术使馆藏文献数字化。
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当中有大量学术资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图书馆作为公共机构,通过提供书籍阅读、开展各种系列讲座与主题课堂,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保存古籍
文献开发
培养人才
公共教育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一)西方博物馆的发展
1、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亚历山大博物馆(缪斯宫)
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亚历山大博学园,有图书馆、动植物园,还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磊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一)西方博物馆的发展
1、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亚历山大博物馆(缪斯宫)
现代亚历山大博物馆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一)西方博物馆的发展
1、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亚历山大博物馆(缪斯宫)
2、近代博物馆的发展:
①1683年建立的阿什莫林博物馆是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② 18 世纪建立了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重要的博物馆。
阿什莫林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
法国卢浮宫
法国卢浮宫
埃及木乃伊
草纸上的画—《亚尼的死者之书》
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三种文字的国王诏书——罗塞塔碑
劫后余生—罗马时代的宝石玻璃器皿
英国最老公民—林道人
中国陶瓷—China china
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遗失的“明珠”— 敦煌壁画
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女史箴图》
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新晋表情包——路易斯西洋棋
神之右手——阿拉伯铜手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一)西方博物馆的发展
(二)中国博物馆的发展
①1868年法国人韩伯 在上海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②1874年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_____________,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④1912年筹备、1926年开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1933年倡议、1948年竣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1925年成立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⑦1959年7月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⑧1959年9月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3年组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自然历史博物院
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
南通博物苑
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
国立南京中央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
中国国家
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苏州博物馆
走过近百个春秋的故宫博物院,不仅一如既往精心保管着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皇家宫殿和旧藏珍宝,而且通过国家调拨、向社会征集和接受私人捐赠等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文物藏品,形成古书画、古器物、宫廷文物、书籍档案等领域蔚成系列、总数186万余件的珍贵馆藏。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一)西方博物馆的发展
(二)中国博物馆的发展
(三)博物馆的作用
1、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2、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3、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