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9.1最快的“信使”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9.1最快的“信使”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5 07:3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最快的“信使”
1、认识电磁波,知道电磁波是谁发现的,知道光
是电磁波
3、了解电磁波的“家族成员”及其应用
2、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以及波速、波长
和频率的关系。认识描述电磁波的波形图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天气预报是关于天气变化的信息,商业广告是关于商品销售的信息。信息很多,它存在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经济信息、文化信息、军事信息、体育信息、科技信息等。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
人类经历的信息变革
获得语言
创造文字
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
电磁波和互联网的应用
古代信息的传递
现代社会信息的传递
一、体验电磁波
1.什么能让信息飞起来?
电磁波。
2.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当导体中的电流迅速变化时(既可以是方向变化,也可以是强弱变化),导体就会向四周发射一种波,这种波是由电磁现象产生的,叫做电磁波。
3.电磁波的定义:
导体中迅速变化的电流在周围空间中产生的波叫做电磁波。
二、认识电磁波
4.电磁波的特征
所有的波都有波速、波长、频率。电磁波也一样。
波速:波传播的快慢称为波速。电磁波不同于声波,它能在真空中传播(即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即c=3×108m/s。空气中的光速接近于真空中的光速。
波长:相邻两个波峰
(或波谷)间的距离。用字母
λ表示。波长的国际单位是m。
频率:电磁波每秒向前传播的波长数。用符号f表示。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简称赫。常用的频率单位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1kHz=103Hz 1MHz=106Hz
波速(c)、波长(λ)、频率(f)的关系:
c=
λ
f
变式:
c
λ=
f
f=
c
λ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关系,频率越高,传递的信息量越大
1.电磁波谱:
为了对各种电磁波有个全面的了解,人们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这就是电磁波谱。
三、电磁波的应用
γ射线(γ-ray) 是放射性物质
发出的电磁波,波长在2×10-10m
以下,是一种能量很大的光子
流。在医疗上用γ射线作为
“手术刀”来切除肿瘤,叫
做γ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1)医学上用γ射线做脑手术
接受γ刀手术的病人
2.电磁波的应用
(2)X射线在医学上、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金属探伤


X


a.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的性质时,发现阴极射线(高速电子流)射到玻璃壁上,管壁会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伦琴把它叫做X射线。
b.产生条件:高速电子流射到任意固体上,都会产生 X射线。
c.特性:穿透本领很强。
d.应用:
医疗上透视人体。
如用X光片判断是否骨折、做胸透、CT
工业上金属探伤。
(3)用紫外线杀菌
1801年德国的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紫外区放置的照相底板感光,荧光物质发光。
特性: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还有很强的荧光效应,杀菌消毒作用。
应用:
医院里病房和手术室的消毒。治疗皮肤病,硬骨病。
照明和诱杀害虫的日光灯,黑光灯。
紫外照相,可辨别出很细微的差别,如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留在纸上的指纹。
(4)红外线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用灵敏温度计研究光谱各色光的热作用时,把温度计移至红光区域外侧,发现温度更高,说明这里存在一种不可见的射线,后来就叫做红外线。(用棱镜显示可见光谱) 特性:最显著的是热作用
应 用:
1.遥控器。生活中的电视机、空调遥控器发射的都是红外线。
2.红外线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优点是能使物体内部发热,加热率高,效果好。
3.红外摄影(远距离摄影,高空摄影,卫星地面摄影)。这种摄影不受白天黑夜的限制。
4.红外线成像(夜视仪)可以在漆黑的夜间看见目标。
5.红外遥感。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监测森林火情,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报台风,寒潮。
(5)微波在通信领域大显身手。
(6)无线电波在生活中、生产中、军事上都有应用。
生活中:电视机、收音机等。
生产中:远距离生产调度用电台等。
军事上:雷达等。
一、认识电磁波
1.电磁波的概念
2.电磁波的特征
二、电磁波的应用
1.电磁波谱
2.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智慧的可靠标志就是能够在平凡中
发现奇迹。——爱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