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40分)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来水是无色透明的,它是纯净物
B.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于人体健康
C.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同时要防止水源受到污染
D.水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3/4,因此不存在水危机
2.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超纯水”绝对卫生,对人体有利
B.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C.矿泉水中含钾、钠、钙等多种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
D.钙片中含有大量的钙元素,能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
3.下列现象或操作与分子对应的性质不一致的选项是( )
选项 现 象 与 操 作 分 子 的 性 质
A 与铁轨中间留有空隙 原子间有间隔
B 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分子具有一定质量
C 打开酒瓶会闻到特殊气味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给水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子可以再分
4.七月的公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5.化学上研究任何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食盐水 C.黄泥水 D.蒸馏水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B.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一定不同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7.对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其中属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气能在空气燃烧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会潮湿
C.铁矿石可用来炼铁 D.氢气是无色气体
8.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 )
A.水分子 B.氧原子 C.氧元素 D.氧分子
9.开采出来的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给石油加热,使不同沸点的组分在不同温度下气化出来,蒸汽经过冷凝,即可分离出不同沸点物质,这种操作称为分馏。此法可分馏出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等成分。由此可判断石油是( )
A.单质 B.纯净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10.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2,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能是( )
A.3 B.6 C.12 D.14
11.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水——→ 氢气+氧气 B.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C.蔗糖+水——→ 糖水 D.硫+氧气——→ 二氧化硫
12.过氧化氢(H2O2)可以按下列进行分解:H2O2 ——→ H2O+O2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由氧气、氢气组成
B.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它的分子破裂成原子,氧原子、氢原子还可再分
D.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3.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
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能有此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间有间隔
C.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碳的密度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4.最近,美国科学家宣布其发现的两种超重新元素是错误的;俄罗斯科学家则宣布发现了114号超重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89,质子数为1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4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75 B.114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403
C.科学家宣布自己的研究成果错误是可耻的 D.科学家研究成果是不可能有错误的
15.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玉玲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
A B C D
16.2004年4月19日,温家宝总理批示:严查安徽“杀人奶粉”。经检测“杀人奶粉”中蛋白质、钙、磷、锌、铁等含量严重不足,营养价值比米汤还差。这里的钙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17.纽约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有“双腿”,能在盘子里“散步”的分子机器人。它是有26个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多肽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分子机器人是一种新型分子
B.我们已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这种分子散步
C.分子本身是不会运动的,其“散步”一定是春的推动下进行的
D.由这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是一种单质
18.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
A.原子核质量较大 B.原子核体积很小
C.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D.原子核带正电荷
19.已知符号X表示质子数为Z,相对原子质量约为A的X原子。请判断下列几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A.X B.H H H C.O N N D.K Ca Ar
20.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10-26kg,另一种A原子的质量是1.7937×10-25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9 B.24 C.56 D.108
二、理解与应用(45分)
1.江、河、湖水等天然淡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工净化方法可以转变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其中___________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2.构成并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在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在它们相同数目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______。
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
●● ●● ●● ○○ ○●○ ○●○ ○○ ○●○
●● ○○ ○●○ ○●○
●● ●● ○○ ●● ○●○ ○●○ ○●○ ●●
A B C D
其中A表示的是 ,B表示的是 ,C表示的是 ,D表示的是 (填“单质”或“化合物”或“混合物”)。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5.填写下列符号:(1)氯元素_________;(2)2个氮原子___________;(3)2个氢(气)分子__________;(4)n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5)2个镁离子____________。
6.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m表示 ,m的值为 ,
该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 电子。
7.下列物质中:①空气 ②氧气 ③氧化镁 ④铁 ⑤纯水 ⑥二氧化碳 ⑦盐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单质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8.(2分)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经测定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 。
9. ____________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共有______个周期,______个纵行,_____个族;其中__________元素种类最多。
10.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的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1)举出一个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
(2)氢气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或 能。
(3)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水的变化中放出热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水包含的化学能 (填“高”或“低”),理由是 。
11.(6分)海英同学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的培养皿中。过了一段时间海英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右图所示)。根据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蓝墨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此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测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②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
③不能用上述实验的原理分离混合物;
(3)你还知道混合物分离的其它方法吗?请简要回答(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
三、实验与探究(15分)
1.(8分)某同学将浑浊的黄泥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后,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实验中还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是为了 。
(2)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制得了纯水!对此你认为对吗?判断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 。若要制得纯水,还需采取的净化方法是 。
2.(7分)如图所示,在烧杯A、B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在烧杯C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C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烧杯A中装的溶液变成红色。
(1)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对上述现象,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假设。请你仔细阅读表中的示例,然后填写表中空格。
作出假设 实验探究
示例 烧杯A中的溶液要过一会儿才变色,与烧杯C无关 用洁净的烧杯D装入20mL蒸馏水和2~3滴酚酞试液,静置,观察现象;将其用大烧杯罩住,观察现象
① 大烧杯内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看不见的粒子,与烧杯A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②
一、选择题
1.C 2.D 3.B 4.A 5.D 6.B 7.D 8.D 9.D 10.B 11.D 12.D
13.D 14.A 15.A 16.C 17.A 18.C 19.B 20.D
二、理解与应用
1.沉降 过滤 杀菌消毒 杀菌消毒
2.水分子 氧元素 氧原子
3.单质 混合物 化合物 混合物
4.Al N H
5.Cl 2N 2H2 nH2O 2Mg2+
6.质子数 16 3 得到
7.①⑦ ②③④⑤⑥ ②④ ③⑤⑥
8.61
9.元素周期表 7 18 16 金属
10.(1)水蒸发 (2)光能和热能 (3)高因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11.(1)混合物 (2)①② (3)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黄泥水中的泥沙
三、实验与探究
1.(1)玻璃棒引流防止滤液从烧杯内溅出
(2)待过滤中含不溶性杂质较多堵塞滤纸孔或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3)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不合格
(4)不对 过滤后所得澄清透明的水只是除去了部分不溶性固体杂质,但其中还含有一些可溶性的物质以微生物,所以制得的水并不是纯净水;蒸馏。
2.(1)做对照
(2)见教参,略
点燃
通电
点燃
MnO2
O
H
H
O
O
H
H
H
2 8 6
+m
酒精
粉笔
实验前
实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