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静夜思 表格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静夜思 表格式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5 15:5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册 一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四单元-第八课(静夜思)
难点名称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强烈的思乡之情。这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主要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中感悟到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以及诗人强烈的思乡情感。学生较难感悟。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能背诵。但大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以及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上不能感悟。
难点教学方法 1.更教师和教学视频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读)。 2.2人小组讨论诗人情感并汇报(说)。 3.2人小组一人朗读古诗,一人演诗人当时情感和动作(演)。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听、看朗读视频,感受韵律。 师和生一起有感情朗读诗歌,注意停顿和韵律。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理解诗句。) 理解诗题(静夜思) (静夜思):①师指导理解单字意思“静”安静;“夜”晚上;“思”思念。 ②师生共同整理整句诗意:安静的晚上在思念。(下同) ③提出疑问:诗人李白为什么在思念?又在思念着什么? 理解第一句(床前明月光) (床前明月光):①“明”明亮;“明月光”指月亮非常圆。 ②诗句意思:明亮的月光映照在床的前面。 ③ 联想八月十五的圆月是团圆的意思,是美好的. 3、理解第二句(疑是地上霜) (疑是地上霜):①“疑”好像;借助图片理解“霜”在诗中指白色的月光的意思。 ②“霜”让人感觉寒冷,突出诗人身在异国他乡感觉凄凉。 ③诗句意思:好像是地面上铺上了一层白色冰冷的霜。 ④提问:“疑”是好像得意思,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霜”,渲染了诗人漂泊他乡孤寂、凄凉的心情。为下文做铺垫。 4、理解第三句(举头望明月) (举头望明月):①引导学生借助背景图片理解“举头”是抬头的意思。 ②指名提问:诗人抬头做什么?借助背景图片引导学生回答:望着圆圆的月亮。 ③诗句意思:抬起头看着天上明亮的圆月。 5、理解第四句(低头思故乡) (低头思故乡):①“思”思念、想念;“故乡”家乡、出生的地方。 ②诗句意思:低下头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③该句借第三句见景生情思念故乡。 串连整首诗歌诗意:明亮的月光映照在床的前面,好像是地面上铺了一层白色冰冷的霜。抬起头看着天上明亮的圆月, 低下头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整首诗围绕(圆月)来写,看见圆月想到(团圆),诗人想起自己(身在异国他乡),不经想起自己的故乡。通过写月亮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通过练习复习巩固本课所学: ①我会填: 床前/明( )/光, 疑是/地( )/霜。 举( )/望/明( ), 低( )/思/( )乡。 ②选一选。 1、诗中的“疑”的意思是( )。 A.怀疑 B.好像 2、诗中的“思”的意思是( )。 A.想办法 B.希望 C.思念 ③《静夜思》这首诗主要写了:( ) A.李白望着月亮,思念故乡。 B.李白十分喜爱夜晚圆圆的月亮,明亮的月亮。 ④主题概括。 这首诗描写了在( )的夜晚,诗人看着窗外的 ( )思念起自己的( )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 )之情。
小结 1、圆圆的月亮就让人想到八月十五中秋节,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吃圆圆的月饼,而静夜思这首诗是诗人在夜深人静有圆月的时候写的,却是写明月的光像霜一样白,让身在异国他乡的诗人感到冷清。诗人举头望着明月,低下头就想起自己的故乡。就像八月十五人们都想回家和家人团聚过节的心情。 2、背诵诗歌给父母听 3、欣赏(静夜思)歌曲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