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40分)
1、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的微小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你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吗?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氧化合物(NOx) D.可吸入颗粒物(TSP)
2、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氮气 C. 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1777年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下列物质不能与“火空气”发生反应的是( ) A.木炭 B.石蜡 C.食盐 D.铜丝
4、最先由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
A.法国的拉瓦锡 B.英国的道尔顿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伽德罗
5、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丫丫,她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
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
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6、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
A.H2、N2 B.N2、O2 C.CO2、CO D.N2、Ar
7、据报道,2005年3月,广州市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其中使用了液氮作增雨剂。根据你现有的知识推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氮是一种溶液 B.使用液氮会污染环境,应严格控制使用
C.降落的雨滴中将含有大量的液氮 D.液氮气化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落下
8、小明用右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9、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l/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10、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必须选择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原料 B.必须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必须使用催化剂 D.必须使用酒精灯
11、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
B. 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 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
D. 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12、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上有水雾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14.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用一段纱窗上的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试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的( )
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表面的锈未除干净
C.集气瓶底没铺一层细砂 D.给铁丝加热的温度太低
15、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C)
A.电解水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铜在空气中加热 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16、有五种物质:①汽车排放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③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气体 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能使空气受到污染,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
A.①②⑤ B.②③ C.②③⑤ D.①②④⑤
17、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
A.O2 B.2H C.N D.Fe
18、今年合肥、芜湖等城市已开始使用“西气东输”工程送来的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下列是四位同学在讨论化学式CH4的意义,其中错误的是( )
A.表示甲烷这种物质 B.表示甲烷气体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组成
C.表示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表示一个甲烷分子
19、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化合物 B.一个分子中含76个碳原子
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分子中含46个氧分子
20、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碘的化合价的顺序排列:①KI ②I2 ③HIO ④X ⑤NaIO4。则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 )
A.AgI B.KIO3 C.I204 D.I205
21、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x,假设在研磨烧结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则x的值为 ( ) A.12 B.13 C.15 D.26
22、在2S03和3S02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分子个数相同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氧原子个数相同 D.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
2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含镁40%的氧化镁 B.含硫45%的二氧化硫
C.含钙30%的CaCO3 D.含铁70%的三氧化二铁
24、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
25、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B、由不同分子组成的物质
C、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D、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二、理解与应用(24分)
26、(1)哪些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下列成分?
① ,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② ,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③ ,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2)用化学用语填空: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个铁原子 , 2个镁离子 ,
2个氢分子 ,三氧化硫中硫元素显 +6价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 污染空气的三种主要有害气体是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7、实验室常用过氧氢分解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发生的是___________变化;工业上主要采用 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的是 变化。
28、写出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性质实验过程中以下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未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发现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 。
(3)把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再盖上毛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瓶底没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
(5)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
29、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H3COOOH,试填写下列空白:
(1)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___(最简整数比);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最简整数比);
(3)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至0.1%)。
30、在某氮氧化物里,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7∶16,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22分)
3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2)图I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4)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5)对照图Ⅱ实验,你认为图I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
。
32、(1)为了制取少量的氧气,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Ⅰ 查阅资料,获得信息: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都可以产生氧气,其中过氧化氢价格最低,在常温下就能够分解放出氧气,该过程无副产物;氯酸钾价格较高,分解较困难,且常伴有副产物;高锰酸钾价格较高,加热即可快速分解。二氧化锰能加速上述三种物质的分解。
根据上述信息,确定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案。
Ⅱ 组装仪器,进行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下:
Ⅲ 实验完毕,洗刷仪器,整理用品,总结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①要制取一瓶氧气,你认为应选择的最佳实验装置是 (填写字母代号);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应 ;实验完毕后,欲分离混合物中的二氧化锰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
②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时,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容易引起爆炸。在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中,为预防爆炸应采取的措施是
(列举两条)。
③回顾整个工作过程,你认为在准备工作阶段除应考虑药品的价格、制氧气反应的难易、制氧气过程的安全性等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
。
(2)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 。C操作为了使 _______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
_________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 ,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氧气有很多重要用途,如① ;② 。
四、计算题(14分)
33.在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的建设中,外墙体将大量采用新型塑料膜材料ETFE [ ETFE的化学名称为: 聚氟乙烯,化学式为:(C2H2F2)n ],这种材料美观、耐用,且无须清理维护,可以使用15至20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ETFE由 种元素组成; ETFE中C、H、F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
(2)ETFE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4.右图是两种化肥标签的一部分,请回答:
(1)从标签上看,两种化肥具有共同的物理性质
之一是 ;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
化学性质是 。
(2)这种“尿素”和“碳酸氢铵”的含氮的
质量比为 。
(3)从含氮量角度,50kg这种碳酸氢铵相当
于 kg(精确到0.1)这种尿素。
一、选择题
1.B 2.A 3.C 4.A 5.C 6.D 7.D 8.C 9.A 10.A 11.C 12.C
13.B 14.C 15.C 16.A 17.D 18.B 19.D 20.A 21. B 22. C 23. D 24. D 25. A
二、理解与应用
26.(1)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②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逐渐变软
③长期存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会生成一层白色物质(合理即可)
(2)Al 4Fe 2Mg2+ 2H2 3 H2O CO、SO2、NO2
27.化学 分离液态空气 物理
28.(1)收集不到或收集不满氧气 (2)收集的氧气不纯 (3)部分或全部氧气逸出,收集不到纯净氧气 (4)集气瓶炸裂 (5)收集不到氧气
29.(1)2∶4∶3 (2)6∶1∶2 (3)31.6%
30.NO2
三、实验与探究题
31.(1)集气瓶 烧杯 (2)磷+氧气 → 五氧化二磷
(3)③①②④) (4)1
(5) 易造成实验误差(或污染环境)
32、(1)①B、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过滤
②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控制催化剂(或二氧化锰)的用量,应保证气体通道畅通等。(以上任意两条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③反应物应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中选择,应考虑实验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实验所需仪器的规格、性能,实验试剂的浓度、用量等问题。(只要答对1条得即可)
(2)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什么? 木炭 将红热木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澄清石灰水 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3)①支持物质燃烧;②供给呼吸。
四、分析与计算
33、(1) 3 种; C : H : F = 12 : 1 :19;(2) 37.5﹪ 。
34.(1)可(或易)溶于水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2)23 : 8(或46:16)
(3)17.4
碳酸氢铵
化学式:NH4HCO3
净 重:50kg
含 氮:16.0%
保 存:密封、防潮、
阴暗处
施 用:阴天,避免雨天、高温天气施用
尿素
化学式: CO(NH2)2
净 重:50kg
含 氮:46.0%
保 存:防潮
施 用:避免雨天施用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