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6-18 21:3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40分)
1.下列变化或现象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发光放热 B.爆炸 C.燃烧 D.敞口放置,物质质量减少
2..下列场所贴有 等消防标志的是( )
①煤矿 ②油库 ③面粉厂 ④煤气站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4.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的是( )
5.欲除去热水瓶胆内附着的水垢(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加热 B.用砂子擦洗 C.加稀盐酸浸洗 D.加碳酸浸洗
6.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 )
A.二氧化碳能与燃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
C.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可变成“干冰”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7.如右图所示,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如甲图),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如乙图)燃烧的旺,其原因是 ( )
A.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B.空气中氧气不足
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少 D.火柴梗着火点低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致冷剂,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汽水是将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在水里制成的
D.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属于氧化物
9.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主要是( )
A.破坏臭氧层 B.产生温室效应 C.产生酸雨 D.毒害农作物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瓶里,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CO2
B.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必须密闭旋转,否则石灰水会变质
C.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一定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1.将碳与氧气按下列质量比充分反应,所得产物为一纯净物的是( )
①3∶8 ②3∶5 ③2∶1 ④3∶4
A.① B.①② C.③ D.A和B和C均不对
12.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最多能得到x g沉淀,若将等质量的CO2经过下列变化:CO2→CO→CO2(假定无损耗),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最多能得到y g沉淀,则x与y的关系是( )
A.2x=y B.x=2y C.x=y D.x与y不成比例
13..有人写了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的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
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力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这首
诗所赞美的气体是 ( )
A.CO2 B.O2 C.CH4 D.H2
14.一氧化碳是排放量很大的空气污染物,其主要来源是下列中的:①锅炉中煤的燃烧;
②汽车排放的废气;③氢气的燃烧;④汽油的挥发( )
A.②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15.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温度
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16.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的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
A.先变蓝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红后变紫
17.把8克O2和6克C单质放入一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当两种物质都全部消耗时,容器内存在的单质是( )
A.CO B.C CO2 C.CO O2 D.CO2 O2
18.要除去氮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应使混合气体通过( )
A.紫色石蕊试液 B.蒸馏水 C.足量的盐水 D.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9.点燃下列混合气体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氢气和空气 B.氦气和甲烷 C.氢气和氮气 D.甲烷和氢
20.科学实验证明:空气中微量臭氧(O3)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损害,作空调和冰箱的致冷剂“氟里昂”是一种氯氟烃(以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m+O3→O+O2,mO+O→m+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氯氟烃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稳定剂
二、理解与应用(26分)
1.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温度、着火点和与空气接触三个方面比较:
①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相同的是 ;不同的是 。
②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相同的是 ;不同的是 。
⑵实验时可观察到哪些现象? 。
⑶试总结出物质燃烧的条件 。
⑷如果用导气管对着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试说明原因 。
2. 2005年,“西气东输”工程为青岛市送来了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一种“清洁能源”,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城市煤气中通常含有CO气体,煤气与天然气相比,煤气的主要缺点是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煤气,天然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 ,它的优点是 。
3.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填序号)。
①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地封闭
②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上运来
③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
④生产酒精的车间和加油站等场所。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措施
4. 二氧化碳在化学家的眼里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可以像发生光合作用那样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所需要的产物。二氧化碳可以为化工合成提供足够的碳元素,既可以减少化工产业对煤和石油的消耗,又可以缓解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⑴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葡萄糖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化肥厂用二氧化碳与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5.氢氧化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如鲜鸡蛋进行呼吸作用会通过蛋壳表面的大量微小孔隙呼出二氧化碳。为停止鸡蛋的呼吸作用达到保鲜的目的,人们常用石灰水作为保鲜剂,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6.某保健食品的外包装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方框内介绍:
主要原料:碳酸钙食用方法:每日一次 每次一片
(1)该保健食品的主要功能是 。
(2)服用后,该保健食品中的碳酸钙与胃液中的盐酸发生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食用方法中嚼食的作用是 。
7.“文房四宝”中的徽墨、宣纸、歙砚是享誉中外的文化瑰宝。徽墨是由松枝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烟炱加工制成,用其写字永不褪色。徽墨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有人认为歙砚是由大理石加工而成,用实验证明歙砚中是否含有CaCO3的方法是
。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为了证明宣纸中含有碳元素,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三、实验与探究 (24分)
1.乙醇(C2H5OH)是以高梁、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制得,属于可再生资源。乙醇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氧气不足,乙醇燃烧可能还有一氧化碳生成。现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检验乙醇的燃烧产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友情提示:CO+CuO△CO2+Cu)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醇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下表中,试用“有”、“没有”和“可能有”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装置 C装置 E装置 是否有二氧化碳 是否有一氧化碳
甲同学 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没变浑浊 石灰水没变浑浊
乙同学 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变浑浊
丙同学 石灰水没变浑浊 石灰水没变浑浊 石灰水变浑浊
(3)若燃烧一定量的乙醇,得到了4.4g二氧化碳和5.6g一氧化碳,在该反应过程中生成水的质量是 。
四、分析与计算 (10分)
已知乙醇在氧气不足时燃烧得到CO2、CO、H2O,今有23g乙醇与一定量的O2点燃后
发生如下反应:xC2H5OH+8O2 === yCO2+zCO+9H2O,反应后得到水的质量为27g,求:
化学计量数x的值。(2)反应生成CO的质量。
一、选择题
1.C 2.D 3.B 4.A 5.C 6.D 7.A 8.B 9.B 10.B 11.D 12.A
13.A 14.B 15.C16.D 17.A 18.D 19.A 20.C
二、理解与应用
1. (1)①着火点 温度和是否与氧气接触 ②温度和接触氧气 着火点(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3) 物质是可燃物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2.CH4+2O2 CO2+2H2O
有毒;氢气;洁净,无污染
3.④ 4. ⑴6CO2+6H2OC6H12O6+6O2;
⑵2NH3+CO2一定条件CO(NH2)2+H2O;(02黄冈市)
5.CO2+CaCO2=CaCl2+H2O
6.(1)补钙 (2)CaCO3+2HCl=CaCl2+CO2↑+H2O (3)粉碎后,增大与原数的接触面积,使之很快反应、吸收。
7.C 与盐酸反应,并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浑浊。
用浓H2SO4碳化或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看是否生成了CO2等。
三、实验与探究
(1)C2H5OH+3O2点燃2CO2+3H2O……
(2)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装置 C装置 E装置 是否有二氧化碳 是否有一氧化碳
甲同学 有 没有
乙同学 有 可能有
丙同学 没有 有
(3)8.1g……
四、分析与计算
解:碳原子数:2x=y+z
氢原子数:6x=18 x=3
氢原子数:x+16=2y+z+9
y+z=6
2y+z=10
y=4
z=2
则原化学方程式为:
3C2H5OH+8O2====== 4CO2+2CO+9H2O
设生成CO的质量为m,则
2C2H5OH~CO
3×46 2×28
23g m
=
m==9.3g
答:略。


Ca(OH)2溶液
CuO
Ca(OH)2溶液
B
C
D
NaOH溶液
Ca(OH)2溶液
A
E
乙醇燃烧产物
点燃
由以上可知: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