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同类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同类项的含义,会判断单项式是不是同类项。2.了解合并同类项的定义及法则并能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运算。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2.通过理解同类项的“两个相同,两个无关”、 总结合并同类项的步骤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由数的加减推广到同类项的合并,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2.通过交流、探讨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精神。3.通过合并同类项,让学生们能感受数学的形式美、简洁美。教学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教学难点:同类项的辨别及正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PPT展示超市中陈列师们利用食物的分类摆设的美观景象;展示不同的卡通形象3.问题:前几课出现的一些整式可以进行计算吗?如何计算呢?由此引出课题。 欣赏图片,并说说对于这些图片的感受,将不通的卡通形象进行分类,初步感受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PPT图片展示 3’
新课讲解 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100×2+252×2= 100×(-2)+252×(-2)= 2、根据上题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运算,并说明其中的道理。100t+252t=类比上一题的运算,化简下列式子:(1) 100t-252t=(2) 3x +2x =(3) 3ab -4ab =思考:上述各多项式的项有什么共同特点?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同时满足1、2的项叫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定义和法则: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法则:(1)系数:各项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2)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学生对于有理数的运算已经比较熟悉了,能够很快的思考整式的运算,之后逐个回答问题。根据有理数运算的经验,完成第二和第三题,并说明道理。通过观察、总结学生自己可以归纳出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初步掌握合并同类项的定义和法则。 通过有理数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为后面学习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案及PPT展示 15’
看你会不会: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否是同类项。1、2xy 与 -2xy 2、abc 与 ab 3、4ab 与 -7ab 4、a 与 b 5、2x y 与 -yx 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对于同类项概念的理解 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PPT显示 4’
实践操作 例题4x2+2x+7+3x-8x2-2 (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4x -8x +2x+3x+7-2(交换律)=(4x2-8x2)+(2x+3x)+(7-2) (结合律)=(4-8)x2+(2+3)x+(7-2)(分配律 )=-4x +5x+5步骤: (1)找出同类项并做标记;(2)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将多项式的同类项结合;(3)合并同类项;(4)按同一个字母的降幂(或升幂排列). 由于有有理数的运算律作为基础,学生能够较快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以一道例题的训练为桥梁来得出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步骤。 PPT及学案 5’
例1、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1) (2) (3) 例2.(1)求多项式2X -5X+X +4X-3X -2的值,其中X= (2)求多项式3a+abc- c -3a+ c 的值,其中a= ,b=2, c=-3 学生刚刚掌握方法急需要实践。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合并同类项对整式的化简。 在比较两种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合并同类项对运算的简化作用 PPT及学案 15’
分享交流 谈一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1、什么叫同类项,什么叫合并同类项?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什么?3、合并同类项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回顾与梳理,学生积极配合。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PPT 2’
板书设计
合并同类项1.同类项定义: 2.合并同类项法则: 例1 例3 注意:1)两个相同: 合并同类项步骤: 2)两个无关: 例2 练习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这节课运用新课标的理念,按照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交流归纳——应用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教学,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显得生机勃勃。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自主观察和归纳,每个问题的设计前后联系,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再通过探索观察、交流、反思、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这样的安排符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