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5 20:2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认识“吃、忘、井、村、叫、毛、席、乡、亲、战、士、面”13个生字,学会“吃、主、住、没”等生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具准备: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开始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歌里唱的是谁呢?你见过毛主席吗?(人民币、天安门)。出示毛主席照片介绍毛主席生平。相机学习生字“毛、主、席”。
板书并齐读课题,学习生字“吃、叫”。象形和字理结合学习“忘”。
再读课题,区分“吃水”和“喝水”的不同。质疑:吃水的人是谁?挖井的人又是谁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听准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主字并多读几遍,标好自然段。
3、跟着录音,大声朗读课文。
三、逐段学习,随文识字。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指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主要人物。
地点:沙洲坝,1933年毛主席随中央临时政府机关迁至瑞金城西的沙洲坝。沙洲坝是一个小“村子”学习生字“村”。看图感受乡村的美景,并进行说话练习。
在村子里共同居住的人,就是“乡亲”,用家乡进行说话练习。
2、毛主席在沙洲坝居住一段时间发现乡亲们遇到一个天大的难题,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谁愿意来读一读?
沙洲坝是一个荒地,常年干旱缺水,俗话说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可见沙洲坝是多么缺水。观看图片,感受沙洲坝人民缺水的现状。所以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水井。学习生字“战士”,字理识字“井”,量词一(口)井。
3、毛主席为乡亲们解决了吃水的难题,乡亲们是怎么做的呢?
指生读第三自然段,学生汇报,相机学习生字“面”。
4、小结。
与开头呼应,吃水的人是: 。 挖井的人是: 。
毛主席关心人民的疾苦,解决了乡亲们的吃水难题,乡亲们懂得感恩,立碑纪念,让我们拿起书来,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再读课文巩固生字。
四、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字卡。
2、抢读词语。
3、指导书写生字。
五、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