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计算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正确率达到90%以上。
2.体会使用计算器工具进行计算更简单,更快捷,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3.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计算器上暗处纯小数的简便方法,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3、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4、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算一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 比一比,看看谁最快.
0.2+0.8= 0.76-0.36=
5 +4.8= 6.9-0.5=
5.4+3.6= 7.72-6.52=
3.6+2.1= 9.1-1.1=
[设计意图:经过8题的计算练习,必然会出现计算速度上的差异,最快的和最慢的可能要相差好多,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究互动
出示:教材例3情境图,明确例3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自主学习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计算器计算。(你遇到什么问题?)
(3)对照书本第52页例3的提示,自己的方法不同在哪里?怎样按键更简便?
(4)想一想:如何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法?
2.小组交流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计算器计算。(你遇到什么问题?)
(3)对照书本第52页例3的提示,自己的方法不同在哪里?怎样按键更简便?
(4)想一想:如何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法?
组内交流以上问题,做好全班汇报的准备。
[设计意图:对于计算器孩子们都十分感兴趣,肯定想探索,所以先满足学生的需求欲望,给予孩子独立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交流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生生互动,通过交流反馈加强学生学进去讲出来的能力。]
3.试一试
先列出算式,再用计算器计算,同桌交流,集体反馈。
(3)当堂检测
1. 完成第53页练习九第1题。
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2. 完成第53页练习九第2题。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填表
示范:
用上月余额减去9月2日买米、油等的金额等于9月2日的余额。
→点拨:
用上次余额减去本次用去的金额就等于本次余额。将两次收入相加等于合计收入,7次支出相加等于合计支出。
3.第53页练习九第3题。
用计算器计算上面三题
思考:这三题有什么规律吗?
用计算器完成第四题
4.应用练习。
第53页练习九第四题
先列式,再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四)探究互动
1.小马虎在计算1.86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2.19,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答案吗?
2.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111111222222÷333334=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不但要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要提高学生探索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