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6课 《老子》四章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第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倾:依靠 B.当其无,有车之用/当:当作
C.埏埴以为器/埏:揉和 D.自矜者不长/矜:夸耀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为:动词,是
B.前后相随,恒也/也:语气词,表判断
C.跨者不行/者:代词,……的人
D.不失其所者久/其:指示代词,那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把很多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
B.《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为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C.《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
D.《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哲理的判断。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我国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秦朝管理藏书的史官。
B.《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传世,尽管其作者是否为老子尚有争议,但基本能反映老子的思想。
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是八十岁,下寿是六十岁。
D.牖,指室与堂之间的窗子。秦代以前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秦时多用牖,而窗少见。
【答案】1.B
2.D
3.D
4.A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当:当作”错误。“当其无,有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用”的意思是“正是因为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所以“当”的意思是“正是因为”。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其:指示代词,那些”错误。“不失其所者久”的意思是“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所以“其”,人称代词,代指自己的。21·cn·jy·com
故选D。
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D.“‘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错误,原文是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所以应为“自胜”比“胜人”更加难得,
故选D。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曾担任秦朝管理藏书的史官”错误。老子曾担任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而不是秦朝。
故选A。
参考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老子》第二章)
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正是因为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用泥土烧成的器皿,正是因为空的所以才能放东西,这样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窗户造方子,正是因为是空的所以可以放东西和住人,这样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使万物产生效果,“无”使“有”发挥作用。(《老子》第十一章)
垫起脚尖想站得更高一些,反而站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稳;迈着大步想走得更快一些,反而走不远;经常自我表现反而名声大不起来,经常自我夸耀反而没有功劳,自以为自高自大反而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用“道”去衡量这些行为,可以说都是多余无用的,大家都讨厌这些行为,所以懂得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老子》第二十四章)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圣明。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老子》第三十三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老子》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第三十三章))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倾:依靠
B.埏埴以为器 埏:揉和
C.企者不立 企:企图
D.自矜者不长 矜:夸耀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时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轼,车厢前边可以手扶的横木,扶轼低头是表示敬意。
B.黔首,指百姓。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鯫生”等。
C.在古代家和国是有区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指诸侯下面分的大夫建立的地;国指天子分封的诸侯建立的地。而当时周天子统治的整个“天下”被称为“邦”。随着汉语的发展,在“兴国安邦”中“邦”和“国”已是同义词,都是“国家”的意思了。
D.古代汉语中有些与走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关的词语,有其特殊的含义。如“鲤趋而过庭”的“趋”,是小步快走,表示恭敬;“跨者不行”的“跨”是跨大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跬”是跨出一脚。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把很多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
B.《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为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C.《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
D.《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哲理的判断。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段断句。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答案】5.C
6.B
7.D
8.(1)这些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2)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身虽死而“道”仍长存的人,就是真正的长寿。2-1-c-n-j-y
9.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析】
【分析】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C.“企者不立”是说“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企:踮起脚。
故选C。
6.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B.“鯫生”并非指百姓,而是指浅薄鄙陋的小人。
故选B。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
D.“‘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错,应为“自胜”比“胜人”更加难得,原文是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故选D。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在道”,用道的观点来看;“余食”,剩”;“赘行”,赘瘤;“物”,人们;“处”,做。
第二句:“强行者”,强劲奋进的人、勤勉而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志”,意志、志气、志向;“不失其所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死而不亡者”,死而不朽的人。
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让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加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就万物而不自居其功。正是因为不自居其功,所以功绩才不会泯没。
“处无为之事”与“行不言之教”结构对称,中间断开;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结构一致,各自成句,中间前后均断开;
“夫”是句首发语词,“夫唯弗居”与“是以不去”是因果关系的复句,中间断开。
最后的断句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版权所有:21教育】
参考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显露出丑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就显露出不善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成就,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依靠,音与声互相和谐,前和后互相跟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让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加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就万物而不自居其功。正是因为不自居其功,所以功绩才不会泯没。(《老子》第二章)
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当中空的地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用泥土烧成的器皿,当中是空的所以才能放东西,这样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窗户造方子,当中是空的所以可以放东西和住人,这样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使万物产生效果,“无”使“有”发挥作用。(《老子》第十一章)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迈着大步想走得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快一些,反而走不远;经常自我表现反而名声大不起来,经常自我夸耀反而没有功劳,自以为自高自大反而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用“道”去衡量这些行为,可以说都是多余无用的,大家都讨厌这些行为,所以懂得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老子》第二十四章)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战胜别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寿,身虽死而“道”仍长存的,就是真正的长寿。(《老子》第三十三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填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老子〉》四章》,选自《老子道德经注校译》)
10.下面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凿户牖以为室 牖:窗
B.自伐者无功 伐:夸耀
C.其脆易泮 泮:同“判”,分离
D.复众人之所过 复:重复
11.下面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当其无,有车之用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B.死而不亡者寿 常于几成而败之
C.凿户牖以为室 是以圣人欲不欲
D.为之于未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B.古代汉语中有些与走路有关的词语,有其特殊的含义。如“企者不立”的“企”是踮起脚后跟;“不积跬步”的“跬”是跨出一脚。
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是八十岁,下寿是六十岁。
D.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为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曾向孔子问礼。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2)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答案】10.D
11.B
12.D
13.(1)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2)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复众人之所过:意思是,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复:弥补、补救。
故选D。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之: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独。
B.而:连词,表转折,却。
C.以:介词,把;介词,因为。
D.于:介词,在;介词,从。
故选B。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D.“曾向孔子问礼”错,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
故选D。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自胜”,战胜自己;“强行”勤勉而行。
(2)“起于累土”,状语后置,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始于足下”,状语后置,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
参考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第十一章)
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不远,(就好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用道的观点来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人们常常厌恶这些。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第二十四章)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第三十三章)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第六十四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第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
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倾:依靠 B.当其无,有车之用 当:当作
C.埏埴以为器 埏:揉和 D.自矜者不长 矜:夸耀
1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为:动词,是 B.前后相随,恒也 也:语气词,表判断
C.跨者不行 者:代词,……的人 D.不失其所者久 其:指示代词,那些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把很多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
B.《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为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C.《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
D.《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哲理的判断。
1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我国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秦朝管理藏书的史官。
B.《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传世,尽管其作者是否为老子尚有争议,但基本能反映老子的思想。
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是八十岁,下寿是六十岁。
D.牖,指室与堂之间的窗子。秦代以前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秦时多用牖,而窗少见。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答案】14.B
15.D
16.D
17.A
18.(1)(“自见”“自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不做(“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事情)。
(2)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
【解析】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该句意思是:当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当”,当中。
故选B。
15.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该句意思是: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其”,人称代词,代指自己的。
故选D。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
D.“‘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错误。原文是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应为“自胜”比“胜人”更加难得。
故选D。
17.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曾担任秦朝管理藏书的史官”错误。老子曾担任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而不是秦朝。
故选A。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翻译关键词:“在道”,用道的观点来看;“余食”,剩饭;“赘行”,赘瘤;“物”,人们;“处”,做。
第二句翻译关键词:“自胜”,战胜自己;“强”,刚强;“强行者”,强劲奋进的人;“志”,意志。
参考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老子》第二章)
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车轮,正是因为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用泥土烧成的器皿,正是因为空的所以才能放东西,这样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窗户造方子,正是因为是空的所以可以放东西和住人,这样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使万物产生效果,“无”使“有”发挥作用。
(《老子》第十一章)
垫起脚尖想站得更高一些,反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站不稳;迈着大步想走得更快一些,反而走不远;经常自我表现反而名声大不起来,经常自我夸耀反而没有功劳,自以为自高自大反而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用“道”去衡量这些行为,可以说都是多余无用的,大家都讨厌这些行为,所以懂得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21*cnjy*com
(《老子》第二十四章)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圣明。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老子》第三十三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第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第三十三章))
1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倾:依靠 B.当其无,有车之用 当:当作
C.埏埴以为器 埏:揉和 D.自矜者不长 矜:夸耀
2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为:动词,是 B.前后相随,恒也 也:语气词,表判断
C.跨者不行 者:代词,……的人 D.不失其所者久 其:指示代词,那些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把很多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为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C.《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
D.《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哲理的判断。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23.结合材料谈谈老子的论证艺术。
【答案】19.B
20.D
21.D
22.(1)(“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做这些事情。
(2)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战胜自己的人刚强。
23.①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
②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
③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满足的人就是富有的,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解析】
1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当其无,有车之用”是说“正是因为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当”,正是因为。
故选B。
2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不失其所者久”是说“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其:人称代词,代指自己的。
故选D。
21.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应为“自胜”比“胜人”更加难得,原文是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故选D。
2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在道”,用道的观点来看; “余食”,“剩饭”;“赘行”,“赘瘤”;“物”,应理解为“人们”。
(2)题得分点有:“明”,圣明;“强”,刚强;“强行者”,强劲奋进的人;“志”,意志。
2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证特点的能力。
在《老子》第十一章中,作者以“三十辐共一毂”、埏埴以为器”、“凿户牖以为室”为例,以具体的形象表现抽象的道理。
在《老子》第二十四章中,作者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矜者不长”等,在《老子》第三十三章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都是格言、警句。在《老子》的作品中非常常见。
在所选的这四章中,作者既采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偶句,如《老子》第二章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采用的句式相同的结构形式,同时在语段中又有一些长短不一的句式,形成了韵散结合的形式。
参考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就显露出丑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就显露出不善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成就,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依靠,音与声互相和谐,前和后互相跟随,这是永恒的。
(《老子》第二章)
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是因为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用泥土烧成的器皿,正是因为空的所以才能放东西,这样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窗户造方子,正是因为是空的所以可以放东西和住人,这样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使万物产生效果,“无”使“有”发挥作用。
(《老子》第十一章)
垫起脚尖想站得更高一些,反而站不稳;迈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大步想走得更快一些,反而走不远;经常自我表现反而名声大不起来,经常自我夸耀反而没有功劳,自以为自高自大反而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用“道”去衡量这些行为,可以说都是多余无用的,大家都讨厌这些行为,所以懂得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老子》第二十四章)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圣明。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老子》第三十三章)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十一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乙)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2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
(2)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
25.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常于几成而败之( )
A.接近 B.没有多少 C.什么 D.达到
(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
A.不灵活 B.不擅长 C.谦辞 D.质朴
26.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2)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27.对于“不龟手之药”,不同的人“所用”不同,一种是“________”;一种是“________”。
28.惠子和庄子在对话时,各自引用了“五石之瓠” 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分别有什么用意?
29.简要分析甲文和乙文在说理方法上的不同。
【答案】24.(1)赠送 (2)容纳;装得下;结出果实
25.(1)A (2)B
26.(1)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贵难得的货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是以;欲不欲;贵;货;复)
(2)同样一个防止手冻裂的药房,有人因此得到封赏,有人却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一,或,以,洴澼絖,所用)
27. “或不免于洴澼絖” “或以封”
28.惠子用“五石之瓠”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
29.甲:列举生活事例直接讲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阐释有与无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明慎终如始、注重细节等道理。乙:运用寓言(故事),婉曲达意,富有趣味和效果,超越功利、关注个体精神的逍遥自由。
【解析】
2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实词的能力。
句意为: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贻:赠送。
句意为: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果实长成后装得下五石容积的东西)。实:结出果实;容纳,装得下。
2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实词的能力。
句意为:经常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几:接近。
句意为: 你真不善于使用大的物件。拙:不擅长。
2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是以,所以;欲不欲,想要常人不想要的;货,货品;
(2)题得分点有:或,有的人;以,用来;洴澼絖,用来漂洗丝絮。
2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是以,所以;欲不欲,想要常人不想要的;货,货品;
(2)题得分点有:或,有的人;以,用来;洴澼絖,用来漂洗丝絮。
28.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 可知惠子用“五石之瓠”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
由原文译文“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
2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论证方法的能力。
①由甲文译文“用三十根辐条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的一个车轮,当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用泥土烧成的器具,当中是空的所以才能放东西,这样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窗户,造房子,当中是空的所以可以放东西和住人,这样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方便之利,‘无’发挥着作用。”可知甲文先是举车轮装车轴,泥土烧器具,开窗户,造房子等例子得出“有无结论”。
②由乙文译文可知,惠子用“五石之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可知乙文是运用寓言(故事),婉曲达意,富有趣味和效果,超越功利、关注个体精神的逍遥自由。
参考译文:
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当中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用泥土烧成的器具,当中是空的所以才能放东西,这样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窗户,造房子,当中是空的所以可以放东西和住人,这样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方便之利,“无”发挥着作用。
事情在稳定的时候,就容易维持;在没有定局的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就容易筹谋;在脆弱的时候,就容易分判;在微弱的时候就容易消散.在没有发生困难的时候就要去做,在没有发生紊乱的时候就要去处理.双手搂得过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生长起来的.九层高的楼台,是从一堆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旅程是从第一步开始的.事物的成就都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到远发展起来的.这一定的步骤必须循序渐进,不可躐等.如果不遵照自然规律去做的人(为者),就会破坏它(道),坚持去做的人(执者)就会失掉它.因为“圣人”实行“无为”,所以不会破坏它,不坚持去做(无执),所以就不会失掉它(道).人们做事往往“功败垂成”,必须始终如一地谨慎为事,才不会失败.因此,圣人以没有欲望为欲望,不重视难得的财物;学习弃绝学习的道理,而回到众人所经历过的(无知无欲的)婴儿状态;(他只)能辅助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轻举妄动.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30.下列对于文中有关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A.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B.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C.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D.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脆易泮 泮:同“判”,分离 B.当其无,有车之用 当:当做
C.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埴:黏土 D.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伐:夸耀
32.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大与小、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
B.《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虽是显示自己的功劳,却往往不被认为有功或者不能成就大功。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
D.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成功的时候却让它失败了。假如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老子》告诫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
3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34.《<老子>四章》告诉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答三条即可)
【答案】30.C
31.B
32.C
33.(1)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2)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34.①辩证地看待事物。
②人贵自知。
③成功需要慎始慎终。
【解析】
【分析】
3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民之从事”中“从”的宾语是“事”,要连在一起,排除BD。
“几成而败之”是说“快要成功时失败”,要连在一起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不能断开,排除AD。
句子大意是: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故选C。
3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句意:在车毂中间是空的,就是说只有有了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间空的地方的时候,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当”应该是在(某处),而B选项写的是当做。解释错误。
故选B。
3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C.“‘胜人’比‘自胜’更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得”错误,根据原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可见战胜自己更重要,应该是“‘自胜’比‘胜人’更加难得”,选项表述错误。21·世纪*教育网
故选C。
3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的得分点为:“赘形”,赘余的肉瘤;“恶”,厌恶;“不处”,不居于这样的境地。
第二句的得分点为:“知”,认识;“胜”,战胜;“强行”,勤勉而行。
3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的能力。
①辩证地看待事物。第十一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列举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得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结论,启示我们要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重视“无用之用”。
②人贵自知。第二十四章对为人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提出了建议,“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告诫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固执己见,更不能自我夸耀。第三十三章又明确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并认为“自胜者强”,即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③成功需要慎始慎终。第六十四章通过列举“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等事例,启迪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慎始慎终。
参考译文
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只有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毂中间是空的(就是说只有有了它中间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和陶土来做陶器,只有器皿中间是空的,才具备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只有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便利,但恰恰是“无”使它们发挥了作用。
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好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使人明了,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或不被认为有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了解自己更重要)。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强(即战胜自己更重要)。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胜的人)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www-2-1-cnjy-com
(《老子》第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第三十三章)
3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倾:依靠
B.埏埴以为器 埏:揉和
C.企者不立 企:踮起脚跟
D.自矜者不长 矜:矜持
3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后相随,恒也 也:语气词,表判断
B.跨者不行 者:代词,……的人
C.不失其所者久 其:指示代词,那些
D.死而不亡者寿 而:连词,表转折
3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把很多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
B.《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为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C.《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
D.《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哲理的判断。
3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答案】35.D
36.C
37.D
38.从自然的运行规律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和剩饭赘瘤一样的东西。众人都会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解析】
【分析】
3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D.矜:夸耀。
故选D。
3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其:代词,他的。
故选C。
37.
D.“‘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错,应是“‘自胜’比‘胜人’更加难得”。
故选D。
3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道”,此处指自然的运行规律;“余食赘行”,剩饭赘瘤,指多余无用的东西;“恶”,讨厌,厌恶;“不处”,不做。【出处:21教育名师】
参考译文:
选文一:
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是美的,就显露出丑来了。如果都知道善良的东西是善良的,就显露出不善良来了。所以有无互相存在,难易相互成就,长短相互表现,高下相互依靠,单音与和声相互和谐,前后相互依存。这些都是不变的道理。
选文二: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选文三: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自然的运行规律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和剩饭赘瘤一样的东西。众人都会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选文四: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五石之瓠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39.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树:种植
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大:大的功用
C.裂地而封之 而:表修饰,不译
D.能不龟手一也 一:一样,相同
4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家是由老子在春秋末年创办的一个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等,和现在人们所说的道教不属于一个体系,但对道教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B.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学术界尊称为“老庄哲学”。
C.道家又称“道德家”,代表人物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子和庄子。道家所说的“道”与儒家的“道”不同,道家的“道”旨在说明宇宙万物本源,主张道法自然,提倡清静无为。
D.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是道家学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今传《庄子》为庄子所著,又被称为《南华经》。
【答案】39.C
40.D
【解析】
3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句意:吴王就割地封侯来奖赏他。“而”,连词,表承接。
故选C。
40.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庄子》为庄子所著”错误,《庄子》一书由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故选D。
参考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它却因质地太脆无法提举。切开它当瓠,又大而平浅无法容纳东西。我不是嫌它不大,只是因为它无用,我把它砸了。”庄子说:“你真不善于使用大的物件。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请求用一百金来买他的药方。这个宋国人召集全家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靠这种药从事漂洗丝絮,一年所得不过数金;现在一旦卖掉这个药方马上可得百金,请大家答应我卖掉它。’这个客人买到药方,就去游说吴王。那时正逢越国入侵吴国,吴王就命他为将,在冬天跟越国人展开水战,大败越人,吴王就割地封侯来奖赏他。同样是一帖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人靠它得到封赏,有人却只会用于漂洗丝絮,这是因为使用方法不同啊。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可见你的心地过于浅陋狭隘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五十之瓠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41.对下列各句中重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贻:赠送
B.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陪护
C.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卖
D.则瓠落无所容 瓠落:空大宽阔的样子
4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盛水浆 剖之以为瓢
B.吴王使之将 则所用之异也
C.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D.则瓠落无所容 则所用之异也
43.下面句子句式和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敏于事而慎于言
C.克己复礼为仁 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父母也
44.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十之瓠》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家学派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人物,跟庄子是好朋友。本篇及《庄子》其他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真实故事记载,反映惠施真正的思想境界。21教育网
C.“石”,计算容积的单位,十斗为一石。“实五石”意为能容下五石的东西。
D.“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其中”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
4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得之,以说吴王。
(2)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答案】41.B
42.D
43.C
44.B
45.(1)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
(2)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
【解析】
4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B项,结合“无用”可知,“掊”意思是砸破。
故选B。
4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项,第一个“以”,介词,用;第二个“以”,介词,把;
B项,第一个“之”,代词,他;第二个“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第一个“为”,介词,因为;第二个“为”,动词,调制。
D项,两个“所”都是助词,和后面词语构成所字结构。
故选D。
43.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A项,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足下始”;
B项,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事敏而于言慎”;
C项,判断句,“为”表判断,是;
D项,状语后置句,应为“非所以内于孺子父母交”。
故选C。
44.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项,“本篇及《庄子》其他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篇章中……多为真实故事记载,反映惠施真正的思想境界”错误,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www.21-cn-jy.com
故选B。
45.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中,“之”,代词,代药方;“以”,目的连词,来;“说”,游说。
(2)中,“善”,善于;第一个“为”,动词,调制;“龟”通作“皲”,皮肤受冻开裂;“以……为”,把……作为。2·1·c·n·j·y
参考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阅读《五石之瓠》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纟光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纟光,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纟光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来源:21cnj*y.co*m】
4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纟光/则所用之异也/
B.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纟光则所用之/异也/
C.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纟光/则所用之异也/
D.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纟光则所用之/异也/
4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是庄子的至交好友。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B.石:古代的容量单位,十斗等于一石。这个意义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君”等。
C.越人:是百越地区古越人的简称,百越之地诸部落常统称为越人。
D.吴:中国东部鲁江浙地区文化的统称,位于鲁南、浙北、苏南的环太湖地区及上海全境。
48.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对惠子所说的故事内容虽是讲药方和葫芦的用途问题,言外之意却说在人心上,说在逍遥游境界的追求上。
B.庄子讥笑惠子大而无用,以“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讽刺惠子不善用大,心如蓬草。
C.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从本文寓言故事也能得出这样的启示:物各有其用。
D.“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同一事物的不同使用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如何看待手中的绝技是关键,不为近利所蔽,才称得上高瞻远瞩。21*cnjy*com
4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2)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答案】46.C
47.D
48.B
49.(1)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
(2)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呢?
【解析】
46.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本题是选择题,找准切入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意各选项间的不同之处。第一个“也”是句末语气词,在它后面断开,排除A项;“或……或”,“有点……有的”,两个“或”都做主语,在“或”之前断开,排除D项;“则”,那么,一般用于句首,在它之前断开,排除B项。
画波浪线部分意思是:能不使手裂开的药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劳,就是因为用途不同。21cnjy.com
故选C。
47.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D项,说法错误,“鲁”即山东全境,不在古代“吴”的范围之内。
故选D。
48.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项,“庄子讥笑惠子大而无用”主客体颠倒,应为“惠子讥笑庄子学说大而无用”。
故选B。
49.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中“以盛水浆”,省略句,省略了介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的宾语,“以(之)盛水浆”,“之”指代葫芦,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其”,代词,它;“坚”,坚固;“举”,拿。
(2)中“虑”,考虑;“以为”,把……当做;第二个“而”,表转折,却;“无所容”,无处可容纳。
参考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葫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子,我把它种到成熟,结成的葫芦很大,有五石的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剖开来作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不是它不够大,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我把它打破了。”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人,祖祖辈辈以在水中漂洗棉絮为业。有人听说了,就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议道:“我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过几金。现在卖药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就卖给他吧。”那人得了药方,便用它去说服吴王。越国来侵犯吴国,吴王便命他率领军队。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能不使手裂开的药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劳,就是因为用途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呢?可见你的心如蓬草一样屈曲不通啊!”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6课 《老子》四章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第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21教育网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倾:依靠 B.当其无,有车之用/当:当作
C.埏埴以为器/埏:揉和 D.自矜者不长/矜:夸耀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为:动词,是
B.前后相随,恒也/也:语气词,表判断
C.跨者不行/者:代词,……的人
D.不失其所者久/其:指示代词,那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把很多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21*cnjy*com
B.《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为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C.《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
D.《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哲理的判断。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我国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秦朝管理藏书的史官。
B.《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传世,尽管其作者是否为老子尚有争议,但基本能反映老子的思想。
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是八十岁,下寿是六十岁。
D.牖,指室与堂之间的窗子。秦代以前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秦时多用牖,而窗少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第三十三章))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倾:依靠
B.埏埴以为器 埏:揉和
C.企者不立 企:企图
D.自矜者不长 矜:夸耀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木条,古时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轼,车厢前边可以手扶的横木,扶轼低头是表示敬意。
B.黔首,指百姓。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鯫生”等。
C.在古代家和国是有区别的,家指诸侯下面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夫建立的地;国指天子分封的诸侯建立的地。而当时周天子统治的整个“天下”被称为“邦”。随着汉语的发展,在“兴国安邦”中“邦”和“国”已是同义词,都是“国家”的意思了。
D.古代汉语中有些与走路有关的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有其特殊的含义。如“鲤趋而过庭”的“趋”,是小步快走,表示恭敬;“跨者不行”的“跨”是跨大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跬”是跨出一脚。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把很多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
B.《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为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C.《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
D.《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哲理的判断。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段断句。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填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老子〉》四章》,选自《老子道德经注校译》)
10.下面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凿户牖以为室 牖:窗
B.自伐者无功 伐:夸耀
C.其脆易泮 泮:同“判”,分离
D.复众人之所过 复:重复
11.下面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当其无,有车之用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B.死而不亡者寿 常于几成而败之
C.凿户牖以为室 是以圣人欲不欲
D.为之于未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B.古代汉语中有些与走路有关的词语,有其特殊的含义。如“企者不立”的“企”是踮起脚后跟;“不积跬步”的“跬”是跨出一脚。www.21-cn-jy.com
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是八十岁,下寿是六十岁。
D.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为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曾向孔子问礼。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2)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第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
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倾:依靠 B.当其无,有车之用 当:当作
C.埏埴以为器 埏:揉和 D.自矜者不长 矜:夸耀
1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为:动词,是 B.前后相随,恒也 也:语气词,表判断
C.跨者不行 者:代词,……的人 D.不失其所者久 其:指示代词,那些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把很多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
B.《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为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C.《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
D.《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哲理的判断。
1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我国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秦朝管理藏书的史官。
B.《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传世,尽管其作者是否为老子尚有争议,但基本能反映老子的思想。
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是八十岁,下寿是六十岁。
D.牖,指室与堂之间的窗子。秦代以前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秦时多用牖,而窗少见。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第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第三十三章))
1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倾:依靠 B.当其无,有车之用 当:当作
C.埏埴以为器 埏:揉和 D.自矜者不长 矜:夸耀
2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为:动词,是 B.前后相随,恒也 也:语气词,表判断
C.跨者不行 者:代词,……的人 D.不失其所者久 其:指示代词,那些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把很多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21cnjy.com
B.《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为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C.《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
D.《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哲理的判断。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23.结合材料谈谈老子的论证艺术。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21·cn·jy·com
(《老子》第十一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乙)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2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
(2)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
25.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常于几成而败之( )
A.接近 B.没有多少 C.什么 D.达到
(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
A.不灵活 B.不擅长 C.谦辞 D.质朴
26.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2)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27.对于“不龟手之药”,不同的人“所用”不同,一种是“________”;一种是“________”。
28.惠子和庄子在对话时,各自引用了“五石之瓠” 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分别有什么用意?
29.简要分析甲文和乙文在说理方法上的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版权所有:21教育】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0.下列对于文中有关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A.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B.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C.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D.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脆易泮 泮:同“判”,分离 B.当其无,有车之用 当:当做
C.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埴:黏土 D.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伐:夸耀
32.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大与小、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
B.《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虽是显示自己的功劳,却往往不被认为有功或者不能成就大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力,自胜者强。”《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
D.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却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失败了。假如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老子》告诫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
3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34.《<老子>四章》告诉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答三条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2-1-c-n-j-y
(《老子》第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2·1·c·n·j·y
(《老子》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出处:21教育名师】
(《老子》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第三十三章)
3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倾:依靠
B.埏埴以为器 埏:揉和
C.企者不立 企:踮起脚跟21*cnjy*com
D.自矜者不长 矜:矜持
3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后相随,恒也 也:语气词,表判断
B.跨者不行 者:代词,……的人
C.不失其所者久 其:指示代词,那些
D.死而不亡者寿 而:连词,表转折
3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把很多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
B.《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为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C.《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
D.《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哲理的判断。
3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五石之瓠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39.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树:种植
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大:大的功用
C.裂地而封之 而:表修饰,不译
D.能不龟手一也 一:一样,相同
4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家是由老子在春秋末年创办的一个思想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派,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等,和现在人们所说的道教不属于一个体系,但对道教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B.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学术界尊称为“老庄哲学”。
C.道家又称“道德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道家所说的“道”与儒家的“道”不同,道家的“道”旨在说明宇宙万物本源,主张道法自然,提倡清静无为。
D.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是道家学派的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今传《庄子》为庄子所著,又被称为《南华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五十之瓠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41.对下列各句中重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贻:赠送
B.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陪护
C.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卖
D.则瓠落无所容 瓠落:空大宽阔的样子
4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盛水浆 剖之以为瓢
B.吴王使之将 则所用之异也
C.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D.则瓠落无所容 则所用之异也
43.下面句子句式和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敏于事而慎于言
C.克己复礼为仁 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父母也
44.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十之瓠》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家学派代表人物,跟庄子是好朋友。本篇及《庄子》其他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真实故事记载,反映惠施真正的思想境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石”,计算容积的单位,十斗为一石。“实五石”意为能容下五石的东西。
D.“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其中”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
4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得之,以说吴王。
(2)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阅读《五石之瓠》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纟光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纟光,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纟光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21·世纪*教育网
4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纟光/则所用之异也/
B.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纟光则所用之/异也/
C.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纟光/则所用之异也/
D.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纟光则所用之/异也/
4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是庄子的至交好友。www-2-1-cnjy-com
B.石:古代的容量单位,十斗等于一石。这个意义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君”等。
C.越人:是百越地区古越人的简称,百越之地诸部落常统称为越人。
D.吴:中国东部鲁江浙地区文化的统称,位于鲁南、浙北、苏南的环太湖地区及上海全境。
48.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对惠子所说的故事内容虽是讲药方和葫芦的用途问题,言外之意却说在人心上,说在逍遥游境界的追求上。
B.庄子讥笑惠子大而无用,以“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讽刺惠子不善用大,心如蓬草。
C.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从本文寓言故事也能得出这样的启示:物各有其用。
D.“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同一事物的不同使用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如何看待手中的绝技是关键,不为近利所蔽,才称得上高瞻远瞩。【来源:21cnj*y.co*m】
4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2)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