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影视名作欣赏《第二课《魂断蓝桥》:爱情地久天长》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影视名作欣赏《第二课《魂断蓝桥》:爱情地久天长》教学设计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5 10:2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魂断蓝桥>:爱情地久天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电影中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
⑵掌握电影欣赏的基本方法,把握影片主题,体会影片的情感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
⑶了解《魂断蓝桥》这部影片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提高学生对电影赏析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电影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片段,探究梳理影片情节,从而进一步探究其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个人的悲欢离合与大时代的冲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虽然面对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但是由于学生课业繁忙,能够用于影视欣赏的时间非常有限,即使观看也大多囫囵吞枣,简单了解影片情节,而对于电影艺术的特点,影片的主题,人物情感如何通过艺术方法表达等问题较少关注,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更需要教师的细致引导。
教学重点:了解电影艺术的特点,掌握欣赏电影的基本方法(叙事手法、蒙太奇手法)。
教学难点:学会把握影片主题,体会感人至深的情感如何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爱情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伟大、最具永恒性的主题之一。自电影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小小的荧幕不知上演过多少悲欢离合的爱情传奇,不知谱写过多少感人肺腑的不朽恋歌。这些影视作品承载了人们对纯真爱情的永恒向往,营造着最浪漫的幸福梦幻。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曲荡气回肠、缠绵悱恻的爱情悲歌。
(幻灯展示《魂断蓝桥》电影的海报,同时播放电影主题曲《友谊地久天长》,将学生带进电影氛围。)

二、作品简介
《魂断蓝桥》由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制作,自1940年上映至今,一直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作为经典佳作,它的成功应归功于什么呢?(导演、演员、情节、对白、表演、主题、插曲等)
(幻灯片展示《魂断蓝桥》简介:
导演:茂文·勒洛。
主演:玛拉——费雯丽,罗依——罗伯特·泰勒。
荣获:第十三届奥斯卡最佳黑白片、最佳原创音乐奖提名;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最受欢迎的爱情电影”之一。)
简要介绍:费雯·丽( Vivien Leigh )(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7日)原名费雯·玛丽·哈特利(Vivien Mary Hartley),英国电影演员。她成功地饰演《乱世佳人》的斯佳丽·奥哈拉和《欲望号街车》的布兰奇·杜波依斯,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16名。
罗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 (1911-1969),美国影星,主要作品:《茶花女》(1937) ;《魂断蓝桥》(1940);《豪华的荡妇》(1936);《幸运之夜》(1939) ;《新婚浩劫》(1946)。
三、影片欣赏
(一)说一说:故事梗概
女主人公玛拉与男主人公罗依相遇、相知、相爱,却因现实中的种种巧合、误会、无奈无法在一起,最后女主人公玛拉死在他们相遇的蓝桥上,这样的一个悲剧故事。
(幻灯片展示:好莱坞的编导个个都是讲故事的高手
回忆——桥上邂逅,一见钟情——奔赴前线,解雇失业——恋人“阵亡”,沦落风尘——意外重逢,相约结婚——内心矛盾,以死了结。)
(幻灯片展示:
倒叙:电影叙事的一种手法,即把结局放在前面,再依据时间顺序展开故事的全过程。
镜花水月痴人泪、蓝桥愁断离人肠,影片《魂断蓝桥》采用倒叙的叙事手法,以二战作为序曲,由罗依的回忆带我们回到一战的伦敦,为我们讲述了战争时期凄美的爱情故事。
(作用: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电影的生动性,使电影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这是非常好莱坞式的传统戏剧叙事模式
(叙事模式: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开端;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悲悯凄美的爱情结局。)
⑴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开端。
故事开端,风流倜傥的年轻上尉军官罗依与清纯美丽的芭蕾舞女演员玛拉在桥上邂逅,两人一见钟情,并很快坠入爱河。这是一种“才子佳人式”的浪漫爱情叙事模式。
⑵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
在矛盾冲突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罗依想去观看玛拉的演出与上校的邀约,罗依的邀约和笛尔娃夫人的严格要求,玛拉的自惭形秽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等。这些矛盾互相冲突,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使整个故事发展跌宕起伏,曲折动人。
⑶悲悯凄美的爱情结局。
为使情节更为戏剧化,结局绝不会平平淡淡。电影以玛拉的逝去结束了永恒的爱情。悲剧结局越残酷,造成的情感冲击力会越强烈。戏剧化电影强调以情动人,通过悲欢离合的情节,唤起对主人公的最大同情。
(二)找一找:
蒙太奇手法: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通过蒙太奇手法,电影的叙述在时间空间的运用上取得极大的自由。
这是一种“重复蒙太奇”的写法,即将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
象牙吉祥符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呢?
在电影中出现了六次,课文节选了三次(由学生分别找出并理解,指导学生联系小说中事物形象的作用分析)
(幻灯片展示:物象的作用
隐喻暗示——暗示主人公的命运
串联情节——推动情节发展,回环照应
寄托情感——表达了玛拉对罗依的爱恋、祝愿,也表达了罗依对玛拉的忠诚与信任。
深化主题——本应保佑玛拉幸福,但它并没能改变战争对男女主人公爱情和命运的摧残。
总之,在影片中它是罗伊和玛拉爱情的信物,又是玛拉命运的见证,对塑造形象、突出性格、揭示命运、深化主题都起到重要作用,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同时吉祥符贯穿于整部影片,使整部影片更连续和完整。
(三)演一演:这部影片的对白堪称经典,值得反复欣赏和品味。(由学生结合视频为重逢的片段配音)
(幻灯片展示:重逢片段的台词
对白里的人物内心世界:男女主人公意外重逢欣喜中有反差:罗依兴奋激动,急欲倾诉,玛拉喜忧参半,欲语还休)
分析电影的对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对白是否符合人物性格、对白怎样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对白如何体现语言的优美等。
(四)议一议:
(幻灯片展示:
悲剧: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不是走一条平坦的道路的。 ——莎士比亚)
如此美妙的爱情,是什么毁灭了他们美好的爱情 (学生自由讨论)
战争的主题: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战争。是的,尽管还有其他种种原因,但战争无疑是首要原因。这也正是编导所着力表现的。罗伊和玛拉在桥上邂逅,因为战争;他们在车站分离,也因为战争。战争使痴情的恋人分道扬镳;战争使玛拉误认为罗伊战死沙场;战争使玛拉生活潦倒,伤心绝望之际,沦为妓女,导致悲剧的步步展开。全片没有一场战争的场面,也没有一句正面评价战争的台词,但通过种种生活表象的情节,渲染悲情的基调,揭露了战争给人的宁静浪漫的生活带来沉痛灾难的本质,控诉战争的罪恶、残酷和无情,激起人们弃绝战争、珍视和平的感情。影片所反映的生活是现实的生活,是现象与本质、具体与一般在艺术作品中融合成一个统一体。观众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来自心灵的共鸣。
爱情的主题:
《魂断蓝桥》一直为广大观众喜爱并在评论界备受赞扬,原因就在于影片从始至终紧扣爱情主题,罗依和玛拉相爱,爱得炽烈奔放,爱得无我忘我。玛拉可以不顾自己的舞蹈事业,为了见罗依而误场;罗依对玛拉一见钟情,在没有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马上决定同她结婚。然而事与愿违,战争把他们分开,战争使得玛拉改变命运,当女人公玛拉在得知心爱的恋人罗依“战死”的消 息,万念俱灰,为生活所迫沦为妓女。这是爱之深伤之切真实体现……夫人对儿子的婚姻表示满意,她说一个母亲最大的心愿莫过于给儿子挑个十全十美的人了。但是,对罗依纯洁的爱又使玛拉陷入深深的痛苦与矛盾中,罗依家族的隆重欢迎与其贵族的身份和荣誉,更迫使她悄然远离,以死亡来兑现对爱情的忠贞。而罗依的“我永远找你”的呼唤在人间、在玛拉居住的天国久久回荡。对于如此纯洁凄美的爱情我们无法不感动,对于这样的爱情悲剧我们不能不动容。
小结
这不是一部“反战”片,而是一部爱情片,战争在影片中只是背景,而非中心和重心。以战争为背景为爱情悲剧赋予了较为深广的社会内涵,同时,也为命运乖舛多变提供了无限可能性。事实上,玛拉的悲剧不仅源自战争,也源自家庭背景、文化传统、社会观念。这在舞会一节得到充分的反映。有人说,玛拉的爱情悲剧只会产生于19世纪的英国,而不会产生于美国,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从社会文化背景来认识,这样可能有更为深广的视野。
战争本身就是痛苦的代名词。战争制造了这段爱情的悲剧。罗依与玛拉是在战争的混乱中相遇,同时也是战争摧毁了他们忠贞的爱情。他们的相遇是悲剧的开始,战争的持续是悲剧的延续,战争的结束是悲剧的升华。同时猛烈地抨击了英国的正统观念。玛拉既是因受战争迫害而沉沦进而自杀,又是正统观念的牺牲品。
四、课堂小结
(幻灯片展示:
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一部优秀的爱情悲剧不仅让观众随之肝肠寸断,而且那哀伤动人的故事久久缠绕在人们心头,甚至永生难忘。片中的女主角不仅把生命留在了这座桥上,还把自己的爱情、信念、灵魂一同埋葬在这座桥上。
五、作业布置
1、评一评:说说你眼中的玛拉和罗伊。
2、想一想:一个香消玉殒,一个抱恨终生。这不禁引起了人们无尽的哀思:为什么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成为经典的爱情必须以悲剧收场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适当补充中外文学中著名的爱情悲剧:《红楼梦》《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不同体裁、不同时期、出自不同作家之手的作品,却都写出了一对纯洁善良的青年男女为爱情而死亡的悲剧,具有动人心魄的悲剧效果。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反思
PAGE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