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教学设计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5 10:3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深刻理解电影通过造型——视觉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结合特定的剧情,品味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化语言,了解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体味剧本中"淡淡的哀愁"和"浓浓的乡思"的情调。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本中人物的心理分析,初步理解电影表现人物心理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设想:
人物心理揭示是电影剧本中人物刻画的重要方面,电影作为造型与叙事相结合的艺术,要求剧本提供可以转化为画面的相应的人物动作。本教学课时通过小说与电影剧本中人物心理描写的探究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影剧本的特殊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喜欢电影的理由:曲折离奇的情节、惊现火爆的场面等,而更能打动人心,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却是那些反映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电影,引出《城南旧事》。
二、课前尝试(检查预习情况)
问题一:《城南旧事》电影、剧本及原文之间的关系。
提示;原著作者林海音、剧本作者伊明、电影导演吴贻弓。电影获奖情况(1960年以《城南旧事》为书名结集出版。20年后,被大陆引进,拍成电影,一夜誉满天下。《城南旧事》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 )。
问题二:教材节选部分有哪些主要人物 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林家一家五口人,宋妈一家,宋妈在林家做奶妈。
三、课堂探究
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走进她的童年记忆中那个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一起回忆那尘封的旧事。
问题1:通读文章后,同学们的心情如何 能否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自己的感受?
提示:文章中宋妈对儿女的深深的思念、宋妈失去儿子的痛苦通过英子的眼睛展示在我们每个读者的眼前。作者对逝去的童年岁月的回忆,同样浸透着思念和忧伤,表现出“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问题2: “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在剧本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提示: 看照片时的“叹气”,表现了她对自己孩子的思念,却又无法改变现状无奈和悲哀、宋妈哄孩子时哼唱儿歌“人家的姑娘都来到,就差我的姑娘没有来”,文章写宋妈哄生病的弟弟吃药时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用手背擦眼泪),都凸显出她对想孩子却又无法见到孩子的痛苦,让读者不由心酸、动容
问题3:剧本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英子在剧本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提示:主要人物是宋妈和英子。整个剧本是通过英子的目光,来打量身边的人和事,以英子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为线索,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
问题4:宋妈既然思乡心切,她为什么不回家 你怎样看待宋妈这个人物?宋妈的悲剧命运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提示: 为了孩子、为了生存,还有一个不争气的丈夫。宋妈善良敦厚、吃苦耐劳,迫于生计,不得不忍受着母子离散的悲苦。她悉心照料别人家的孩子却无力保全自己的亲生骨肉,她的命运是那个旧时代无数劳动妇女的真实写照。
讨论:在《城南旧事》的电影中,不断穿插了音乐,音乐是电影的第二语言,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下课后习题的第二题,那两首插曲在整个故事中有什么作用呢? (
  明确:《送别歌》在内容情调上,又是深沉、复杂的心理活动的交织,与《麻雀与小孩》形成对比,在影片情节,人物性格的发展上,起到了以声相助,托景传情的作用。《送别歌》既配合了具体的故事情节,又与影片中生死别离的人物关系线索编织在一起,加强了影片的艺术魅力。
  两首歌的歌声反复出现,既反映了剧中人物情感变化和心理的波动,也在整个故事叙述中把几个生活场景、事件连在一起,起着起承转合的结构作用,同时还营造出平和、舒缓的叙事节奏。《城南旧事》这部电影就是用《送别歌》为线索串联起来的,使人笼罩着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
写作:联系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电影,写一篇影片短评。
提示: 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没有瑰丽奇异的画面,而是以英子的目光、以英子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为线索,来记叙身边的人和事(宋妈的故事),节奏舒缓,语言简约, 显示出“散文化影片”的特点,深深地打动了很多人的心。本文中的“散文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上散文化。本文中主要表现了两件事情:第一件是宋妈的遭遇;第二件是爸爸的病情。这两件事情排列在一起,从情节安排角度上看,这两件事情没有太多的瓜葛,也不符合起承转合的戏剧情节的结构特点,体现了散文中“形散”的特征。但就是这两件事情,是小英子深刻的记忆,是她童年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她因离情而相思的全部寄托。因此两件事情的并列,体现了“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的主旨,形散而神不散。
下面我们以以下两小段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对《城南旧事》的学习。
《城南旧事》的导演吴贻弓说:“它像是一条缓缓的小溪,潺潺细流,怨而不怒地流入人们的心田;它又像是罩上一层阴影的散文纪事;好象用一支简单的乐器奏起一支单纯古朴的小曲,没有修饰,但又有修饰,朴素极了,让你从这朴素之中感到了一种典雅的生活音韵以及对往事的回忆。”
以为忘却的东西,原来一直潜藏在心灵的某个角落,像潮水一样涌来;以为了无痕迹的童年,却鲜活在我们的眼前;以为消失殆尽的朋友的脸,依然灿烂在记忆的巷陌深处……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五 作业:课下赏析电影的其他片段
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