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故宫》:
中华文明的盛宴
谈谈你观看《故宫》的感受
什么是纪录片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作为珍贵历史题材纪录片,在叙事结构和情节设置上大胆运用电影再现(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在艺术表达上有所突破,体现了精良的制作水准。
情景再现面面观
《话说长江》
《故宫》
《河西走廊》开篇
《河西走廊》
请你用精炼的语言总结一下纪录片情景再现方式的变化过程,对于情景再现使用影视剧的形式,元芳,你怎么看?
情景再现的方式出现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一.《故宫》解说词的故事性
1. 高士奇欺骗皇帝,私藏书画的故事
2.《富春山居图》奇特的命运故事
3.《清明上河图》收藏的故事
4. 末代皇帝溥仪“盗窃文物”的故事
二.解说词结构清晰
“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写法
时间顺序
三.《故宫》解说词善于设置悬念
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
《故宫·肇建紫禁城 》
特意制造悬念
照片里的这个少年叫溥仪,他是已经退位的满清废帝,不过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他还住在紫禁城里。正是这个少年在之后的岁月里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的盗窃活动,盗窃的目标,主要是当时存放在故宫里的那些珍贵书画。
《故宫·故宫书画 》
特意制造悬念
不但入藏有限,明王朝的宫廷书画还不断地流失,而最主要的原因居然是开军饷。
《故宫·故宫书画 》
调整句式用以设置悬念
1.公元1856年,后来统治中国48年的慈禧太后降生了,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被改变了。
2.公元1856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被改变了。她就是后来统治中国四十八年的慈禧太后。
《故宫·盛世的屋脊 》
调整句式用以设置悬念
1.公元1644年农历8月,在浩浩荡荡的随从队伍陪同下,一个六岁的男孩和他的母亲一起,从盛京老家向北京进发。男孩名叫福临,是大清王朝的顺治皇帝,此行的目的地是他们在北京的新家:紫禁城。
2.公元1644年农历8月,在浩浩荡荡的随从队伍陪同下,六岁的顺治皇帝和他的母亲一起从盛京老家向新家━紫禁城进发。
《故宫·盛世的屋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