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吉林省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吉林省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05 10:30:28

文档简介

吉林省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22·吉林)《典籍里的中国》是一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我们在《论语》一期中主要了解到的思想是(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2022·吉林)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最早开辟丝绸之路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3.(2022·吉林)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朝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安西都护府
C.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D.设置伊犁将军
4.(2022·吉林)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做了如下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  )
A.侵略与反抗 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C.抗争与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5.(2022·吉林)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古田会议
6.(2022·吉林)经济特区是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下列城市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
A.深圳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7.(2022·吉林)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求同存异”的方针
8.(2022·吉林)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
A.教堂 B.陵墓 C.石雕 D.神庙
9.(2022·吉林)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0.(2022·吉林)在亚非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印度的斗争别具特色。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是(  )
A.玻利瓦尔 B.扎格鲁尔 C.甘地 D.卡德纳斯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2022·吉林)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写成《伤寒杂病论》——   
(2)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3)发明活字印刷术——   
(4)编写出《本草纲目》——   
(5)编写出《天工开物》——   
12.(2022·吉林)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战略转移——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13.(2022·吉林)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革命纲领——   
(2)体现辛亥革命重要成果的法律文件——   
(3)罗斯福新政期间,加强对工业计划指导的法律文献——   
14.(2022·吉林)请列举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5.(2022·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它设立于雍正年间,为清代所独创。它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顶峰。
(1)材料一体现的“政治建制”是由谁首创的?写出材料一中“?”处的官职名称。这一官职在哪一朝代被废除?
(2)根据材料一可知,秦朝开创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元朝时,统治者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可知,哪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项峰”?
(4)结合以上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16.(2022·吉林)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阅读下列表格信息,回答问题。
序号 时间 人物 地点 年龄
① 1894年 孙中山 檀香山 28岁
② 1898年 梁启超 北京 25岁
③ 1915年 陈独秀 上海 36岁
④ 1919年 李大钊 北京 30岁
⑤ 1921年 毛泽东 上海 28岁
⑥ 1927年 周恩来 南昌 29岁
(1)分别写出写序号①、②、③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
(2)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序号④信息相对应的文章是什么?
(3)分别写出与序号⑤、⑥信息相关历史事件的意义。
(4)恰逢新时代,吾辈正青春。你将如何书写自己的青春华章?
17.(2022·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9年,英国高等法院以英国人民的名义宣判国王查理一世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我国善良人民的公敌”并将之斩首……
——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
材料二: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不列颠社会党向俄国社会民主党致以兄弟般的问候,并衷心地祝贺它在十月初实现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无产阶级革命。
——《现代史文献选编》
(1)材料一中,查理一世在哪场革命中被宣判为“人民的公敌”?这场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了哪一政体?
(2)材料二中,“美国革命”指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大陆军的总司令是谁?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场革命“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4)请你写出以上三则材料所涉及的革命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
18.(2022·吉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
(1)[民族独立]哪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标志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主人的事件是什么?
(2)[工业奠基]写出一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东北地区取得的工业成就。
(3)[科技强国]写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谁?
(4)[改革创新]哪次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5)[幸福生活]在党的领导下,近年来,你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19.(2022·吉林)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准备编写本学习手册——《20世纪以来的战争与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目录编写任务。
(1)导火线:   
(2)华盛顿会议:   
(3)转折点:   
(4)冷战的表现:   
(5)政治方面:   
(6)经济方面:   
(7)完成以上任务后,请你围绕人类和平设计一条宣传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与弟子言行的书籍,从中可以了解到孔子的思想即儒家思想,故选项B符合题意;
A.道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C.墨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D.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前往西域的道路,之后,人们沿着这条道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开辟了丝绸之路,因此 最早开辟丝绸之路的朝代是 汉朝,故选项B符合题意;
A.秦朝,不符合史实;
C.唐朝,不符合题意;
D.宋朝,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3.【答案】D
【知识点】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解析】【分析】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军后, 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故选项D符合题意;
A.设置西域都护,不符合题意;
B.设置安西都护府,不符合题意;
C.设置北庭都元帅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注意区别汉朝、唐朝和清朝时期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机构。
4.【答案】A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台儿庄战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显示的是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显示的是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在吴淞、黄海、天津、台儿庄等地抗击外来侵略,因此这里显示的是侵略与反抗,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不符合题意;
C.抗争与探索,不符合题意;
D.新民主义革命的兴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5.【答案】C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故选项C符合题意;
A.中共一大,不符合史实;
B.中共二大,不符合史实;
D.古田会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6.【答案】A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上海,不符合题意;
C.广州,不符合题意;
D.福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备选项,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7.【答案】B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故选项B符合题意;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符合题意;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不符合题意;
D.“求同存异”的方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8.【答案】D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故选项D符合题意;
A.教堂,不符合题意;
B.陵墓,不符合题意;
C.石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9.【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法国,不符合题意;
C.美国,不符合题意;
D.德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10.【答案】C
【知识点】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亚非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印度的斗争别具特色。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是甘地,经过斗争,印度取得一定的胜利,故选项C符合题意;
A.玻利瓦尔,不符合题意;
B.扎格鲁尔,不符合题意;
D.卡德纳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11.【答案】(1)张仲景
(2)祖冲之
(3)毕昇
(4)李时珍
(5)宋应星
【知识点】张仲景、华佗及其医学成就;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1)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
(2)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科学家,他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 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3)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4)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收集整理多种医药书籍,并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不辞劳苦,采集药物标本,经过27年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5)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著作,作者宋应星,这部书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故答案为:(1)张仲景;
(2)祖冲之;
(3)毕昇;
(4)李时珍;
(5)宋应星。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2.【答案】(1)洋务运动
(2)红军长征的胜利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知识点】洋务运动;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进行了洋务运动,提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以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为了民族和国家利益,中国共产党派出和谈代表,力主和平解决,经过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
(2)红军长征的胜利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4)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还是要准确记忆基础知识。
13.【答案】(1)《天朝田亩制度》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全国工业复兴法》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中华民国;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这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理想;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期间,为了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全国工业企业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故答案为:(1)《天朝田亩制度》;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全国工业复兴法》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还是要准确记忆基础知识。
14.【答案】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5.【答案】(1)秦始皇;丞相;明朝;
(2)郡县制;行省制;
(3)军机处;
(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行省制度及其影响;军机处的设立;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政治建制是中央集权制度,是由秦始皇首创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之下,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丞相制度在明朝被废除;
(2)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开创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元朝时,统治者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行省制度;
(3)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皇帝时,设立军机处,它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项峰 ;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是权利被逐渐收归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故答案为:(1)秦始皇;丞相;明朝;
(2)郡县制;行省制;
(3)军机处;
(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点评】(1)本题的前两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最后一问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分析理解;
(4)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理解之后再进行概括回答,注意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1)兴中会;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2)《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4)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南昌起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显示的是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898年,梁启超等人领导戊戌变法;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7年8月,周恩来等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4)本题考查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等;
故答案为:(1)兴中会;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2)《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4)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的前三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注意其中的时间、人物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7.【答案】(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
(2)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
(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4)顺应历史潮流的革命推动历史的进步。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宣判为“人民的公敌”,被推上了断头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美国革命”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大陆军总司令是华盛顿;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十月革命,都属于顺应历史潮流的革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故答案为:(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
(2)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
(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4)顺应历史潮流的革命推动历史的进步。
【点评】(1)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
(4)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事件,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8.【答案】(1)中共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和沈阳飞机制造厂等;
(3)东方红一号;袁隆平;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两弹一星”;袁隆平及杂交水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标志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东北地区取得的工业成就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和沈阳飞机制造厂等;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5)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中共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和沈阳飞机制造厂等;
(3)东方红一号;袁隆平;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的前两问,考查学生的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9.【答案】(1)萨拉热窝事件
(2)《九国公约》
(3)斯大林格勒战役
(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5)多极化
(6)全球化
(7)和平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基石(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美国的冷战政策;“北约”与“华约”的对峙;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在华盛顿会议上,主要签署了《九国公约》等,形成了华盛顿体系;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点是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的表现: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5)(6)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政治上多极化,经济上全球化;
(7)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和平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基石;
故答案为:(1)萨拉热窝事件;
(2)《九国公约》
(3)斯大林格勒战役
(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5)多极化
(6)全球化
(7)和平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基石(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的前七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 / 1吉林省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22·吉林)《典籍里的中国》是一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我们在《论语》一期中主要了解到的思想是(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与弟子言行的书籍,从中可以了解到孔子的思想即儒家思想,故选项B符合题意;
A.道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C.墨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D.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2022·吉林)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最早开辟丝绸之路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前往西域的道路,之后,人们沿着这条道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开辟了丝绸之路,因此 最早开辟丝绸之路的朝代是 汉朝,故选项B符合题意;
A.秦朝,不符合史实;
C.唐朝,不符合题意;
D.宋朝,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3.(2022·吉林)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朝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安西都护府
C.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D.设置伊犁将军
【答案】D
【知识点】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解析】【分析】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军后, 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故选项D符合题意;
A.设置西域都护,不符合题意;
B.设置安西都护府,不符合题意;
C.设置北庭都元帅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注意区别汉朝、唐朝和清朝时期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机构。
4.(2022·吉林)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做了如下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  )
A.侵略与反抗 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C.抗争与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答案】A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台儿庄战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显示的是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显示的是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在吴淞、黄海、天津、台儿庄等地抗击外来侵略,因此这里显示的是侵略与反抗,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不符合题意;
C.抗争与探索,不符合题意;
D.新民主义革命的兴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5.(2022·吉林)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古田会议
【答案】C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故选项C符合题意;
A.中共一大,不符合史实;
B.中共二大,不符合史实;
D.古田会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6.(2022·吉林)经济特区是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下列城市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
A.深圳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答案】A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上海,不符合题意;
C.广州,不符合题意;
D.福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备选项,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7.(2022·吉林)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求同存异”的方针
【答案】B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故选项B符合题意;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符合题意;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不符合题意;
D.“求同存异”的方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8.(2022·吉林)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
A.教堂 B.陵墓 C.石雕 D.神庙
【答案】D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故选项D符合题意;
A.教堂,不符合题意;
B.陵墓,不符合题意;
C.石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9.(2022·吉林)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法国,不符合题意;
C.美国,不符合题意;
D.德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10.(2022·吉林)在亚非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印度的斗争别具特色。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是(  )
A.玻利瓦尔 B.扎格鲁尔 C.甘地 D.卡德纳斯
【答案】C
【知识点】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亚非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印度的斗争别具特色。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是甘地,经过斗争,印度取得一定的胜利,故选项C符合题意;
A.玻利瓦尔,不符合题意;
B.扎格鲁尔,不符合题意;
D.卡德纳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2022·吉林)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写成《伤寒杂病论》——   
(2)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3)发明活字印刷术——   
(4)编写出《本草纲目》——   
(5)编写出《天工开物》——   
【答案】(1)张仲景
(2)祖冲之
(3)毕昇
(4)李时珍
(5)宋应星
【知识点】张仲景、华佗及其医学成就;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1)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
(2)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科学家,他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 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3)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4)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收集整理多种医药书籍,并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不辞劳苦,采集药物标本,经过27年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5)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著作,作者宋应星,这部书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故答案为:(1)张仲景;
(2)祖冲之;
(3)毕昇;
(4)李时珍;
(5)宋应星。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2.(2022·吉林)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战略转移——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答案】(1)洋务运动
(2)红军长征的胜利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知识点】洋务运动;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进行了洋务运动,提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以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为了民族和国家利益,中国共产党派出和谈代表,力主和平解决,经过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
(2)红军长征的胜利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4)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还是要准确记忆基础知识。
13.(2022·吉林)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革命纲领——   
(2)体现辛亥革命重要成果的法律文件——   
(3)罗斯福新政期间,加强对工业计划指导的法律文献——   
【答案】(1)《天朝田亩制度》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全国工业复兴法》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中华民国;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这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理想;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期间,为了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全国工业企业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故答案为:(1)《天朝田亩制度》;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全国工业复兴法》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还是要准确记忆基础知识。
14.(2022·吉林)请列举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
【答案】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5.(2022·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它设立于雍正年间,为清代所独创。它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顶峰。
(1)材料一体现的“政治建制”是由谁首创的?写出材料一中“?”处的官职名称。这一官职在哪一朝代被废除?
(2)根据材料一可知,秦朝开创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元朝时,统治者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可知,哪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项峰”?
(4)结合以上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案】(1)秦始皇;丞相;明朝;
(2)郡县制;行省制;
(3)军机处;
(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行省制度及其影响;军机处的设立;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政治建制是中央集权制度,是由秦始皇首创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之下,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丞相制度在明朝被废除;
(2)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开创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元朝时,统治者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行省制度;
(3)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皇帝时,设立军机处,它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项峰 ;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是权利被逐渐收归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故答案为:(1)秦始皇;丞相;明朝;
(2)郡县制;行省制;
(3)军机处;
(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点评】(1)本题的前两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最后一问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分析理解;
(4)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理解之后再进行概括回答,注意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6.(2022·吉林)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阅读下列表格信息,回答问题。
序号 时间 人物 地点 年龄
① 1894年 孙中山 檀香山 28岁
② 1898年 梁启超 北京 25岁
③ 1915年 陈独秀 上海 36岁
④ 1919年 李大钊 北京 30岁
⑤ 1921年 毛泽东 上海 28岁
⑥ 1927年 周恩来 南昌 29岁
(1)分别写出写序号①、②、③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
(2)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序号④信息相对应的文章是什么?
(3)分别写出与序号⑤、⑥信息相关历史事件的意义。
(4)恰逢新时代,吾辈正青春。你将如何书写自己的青春华章?
【答案】(1)兴中会;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2)《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4)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南昌起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显示的是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898年,梁启超等人领导戊戌变法;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7年8月,周恩来等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4)本题考查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等;
故答案为:(1)兴中会;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2)《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4)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的前三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注意其中的时间、人物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7.(2022·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9年,英国高等法院以英国人民的名义宣判国王查理一世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我国善良人民的公敌”并将之斩首……
——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
材料二: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不列颠社会党向俄国社会民主党致以兄弟般的问候,并衷心地祝贺它在十月初实现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无产阶级革命。
——《现代史文献选编》
(1)材料一中,查理一世在哪场革命中被宣判为“人民的公敌”?这场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了哪一政体?
(2)材料二中,“美国革命”指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大陆军的总司令是谁?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场革命“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4)请你写出以上三则材料所涉及的革命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
【答案】(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
(2)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
(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4)顺应历史潮流的革命推动历史的进步。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宣判为“人民的公敌”,被推上了断头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美国革命”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大陆军总司令是华盛顿;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十月革命,都属于顺应历史潮流的革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故答案为:(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
(2)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
(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4)顺应历史潮流的革命推动历史的进步。
【点评】(1)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
(4)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事件,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
18.(2022·吉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
(1)[民族独立]哪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标志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主人的事件是什么?
(2)[工业奠基]写出一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东北地区取得的工业成就。
(3)[科技强国]写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谁?
(4)[改革创新]哪次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5)[幸福生活]在党的领导下,近年来,你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1)中共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和沈阳飞机制造厂等;
(3)东方红一号;袁隆平;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两弹一星”;袁隆平及杂交水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标志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东北地区取得的工业成就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和沈阳飞机制造厂等;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5)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中共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和沈阳飞机制造厂等;
(3)东方红一号;袁隆平;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的前两问,考查学生的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9.(2022·吉林)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准备编写本学习手册——《20世纪以来的战争与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目录编写任务。
(1)导火线:   
(2)华盛顿会议:   
(3)转折点:   
(4)冷战的表现:   
(5)政治方面:   
(6)经济方面:   
(7)完成以上任务后,请你围绕人类和平设计一条宣传语。
【答案】(1)萨拉热窝事件
(2)《九国公约》
(3)斯大林格勒战役
(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5)多极化
(6)全球化
(7)和平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基石(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美国的冷战政策;“北约”与“华约”的对峙;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在华盛顿会议上,主要签署了《九国公约》等,形成了华盛顿体系;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点是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的表现: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5)(6)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政治上多极化,经济上全球化;
(7)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和平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基石;
故答案为:(1)萨拉热窝事件;
(2)《九国公约》
(3)斯大林格勒战役
(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5)多极化
(6)全球化
(7)和平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基石(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的前七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