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年 级 教学形式 新授课
教 师 单 位
课题名称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方法----《云和梯田》
学情分析 高三6班为理科实验班,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之前学生在阅读时更喜欢小说,对散文的兴趣不浓,通过前面几节课学习议论思辨型散文,基本掌握了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材分析 写景状物散文是高考散文的一大类,阅读这类散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品味、审美品位,提升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这类散文中写景的方法和诗歌阅读的写景方法有共性,通过对写景状物散文的学习,可以巩固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写景状物散文的写景方法、 2、材料组织的方式 能力目标:1、学习通过抓总领句、中心句、过渡句等特殊句子来梳理理散文结构和思路的方法 2、 掌握写景状物散文的主要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归纳要点,概括主题 2、材料组织的方式类型 难点:全面准确地把握主题
教学策略: 1、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PPT 2.通过反复诵读概括散文结构思路和主题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旧知,回忆散文类型 二、研读标题,找切入点 三、划分层次,理清思路 四、深挖情感,明确主 题 五、总结规律,明手法 六、课堂小结,阅读写景状物散文的方法 七、布置作业 提问::散文按内容分为几类? 提问:云和梯田的意思 这篇散文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圈画重要词句 提问:第一段的关键词:浙西 逐断归纳要点 第一段:云和梯田的地理位置 第二段:云和梯田日出奇景 提问:赏析某句话的妙处(手法) 提问:概括第五段段意 用图片直观感受梯田的美景 第六段:找总括句,描摹梯田的四季概括为云和梯田的四季美景 老师点拨:17段作为过渡段,由自然景观到到人文景观 提问:19段写了什么 教师点拨:梯田的水是怎么上去的?跳读22段内容 跳读25段,抓关键词“耕作方式”和“灌溉系统” 老师总结规律:抓关键词句如中心句、抒情议论句、概括句、过渡句 歌颂农民的聪明智慧还不够,作者进一步升华主题 齐读26、27段探讨文章蕴含的深层意蕴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布置课堂作业:梳理本文的思路 1、概括散文组织材料的方式 2、概括线索的作用 3、散文写景方法 集体回答 各抒己见,发表看法 默读全文一遍 齐读第二段 点明一位同学读第五段、 带领学生找到5---16段,都是在写四季美景,有规律可寻 观看云和梯田四季美景图 学生齐读云和梯田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描写,边读边欣赏图片 梯田注水后的美景 学生总结概括段意的方法 一名学生到黑板板书本文思路 时间上组织材料 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 以物件为中心 以情感或认识的过程组织材料 由实到虚,层层深入 学生从文本中落实具体的手法 学生齐读写景状物散文的主要特点 完成后面的三道高考题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作者主要描写的对象是什么?明线索 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还能找出文章思路脉络 让学生养成梳理思路的习惯,和老师一起梳理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动手写一遍 能根据文本进行分析,而不是只背会条条框框 三道题分别从手法、结构、主题三个方面考察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板书设计 写景方法:动静、 远近、 色彩 、 听觉、视觉、 虚实
分层作业设计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 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3、文章最后一段,“梯田”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谈谈你对该段的理解。 4、归纳整理有关写景状物散文的笔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