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I卷 (36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祛除(qū) 狡黠(xiá) 兴奋剂(xìng) 觥筹交错(gōng)
B.粘贴(nián) 答理(dā) 吃空饷(kòng) 引吭高歌(háng)
C.晕车(yùn) 哂笑(shěn) 创可贴(chuāng) 一哄而散(hòng)
D.矿藏(cáng) 胴体(dòng) 芝麻糊(hú) 呼天抢地(qiāng)
2. 下列各项中,每对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露面/露马脚 犄角/掎角之势 亟待解决/亟来问讯B.翘首/翘尾巴 蹊跷/独辟蹊径 量人为出/量体裁衣C.混迹/混合泳 角色/崭露头角 载入史册/载人航天D.执拗/拗口令 辟邪/开天辟地 重在参与/与人为善
3.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贸失 一溜烟 凭心而论 前赴后继
B.目眩 水蒸气 对症下药 迫不及待
C.麦秆 刊误表 微言大义 钩玄题要
D.藉贯 冷不防 返璞归真 人才辈出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美滋滋 常年累月 大展宏图 未雨绸缪
B.拉拉队 融会贯通 到处传诵 牙牙学语
C.照像机 委曲求全 要言不烦 纷至踏来
D.金钢钻 世外桃源 以逸待劳 出奇致胜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杨振宁的演讲从对中国传记文学的批评开始,他说:曾看过一本华罗庚传,有很多内容纯属无中生有,真是不忍卒读,据说这样的书居然还获过奖B.早上起来就看到天气很不好,乌云密布、暮气沉沉的,好像要下雨,又好像要起风似的。 C.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D. 李娜夺得法网女单冠军,振奋人心。在人们弹冠相庆的时候,娱乐圈的明星们也纷纷带来祝福。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业内人士翘首以盼的全国美术作品展终于在多方协调运作下成功地拉开了帷幕。
B.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舞台上,那些来自乡村的选手个个都是锦心绣口,演唱的歌曲优美动听,展示的才艺令人惊叹。
C.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D.现有产品的条形码很容易被仿造,且让消费者很难识别。最近,科学家们发明出一种DNA产品条码,有了它,造假者只能望其项背。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茅盾文学奖如今已走过8届29年的光阴,在将近半个甲子里,已评选出38部获奖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具有代表性的时代经典。B. 有关调查表明,中国人幸福感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爱攀比、缺信念、不互信、不善于发现阳光面等心理因素造成的。C.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抵御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D. 是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农民的主体意识,是否使农民对新农村的感觉比以前好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8.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秋瑾“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的精神,是涌动在他们血管里的民族血。
B.张大爷告诉记者,不知道这是谁干的?也不想追问了,他只是想告诉这些人,以后想吃菜可以来要,别再偷了,这样太“掉价”。
C.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D.以前可能因为年纪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曰:“病者无害,君可危。”公乃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当死!”公惊诧良久。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①之。”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费,勿悔勿悔!”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②以哀之。公不听。
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觇之,终日无恙。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一漏向尽,更无死法。意欲就枕,忽闻窗隙窣窣有声。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遂遽小,复寻窗隙,意欲遁去。公疾斫之,应手而倒。烛之,则纸人,已腰断矣。
公不敢卧,又坐待之。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为两,皆蠕动。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审视,则土偶,片片已碎。
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房壁震摇,其势欲倾。公惧覆压,计不如出而斗之,遂剨然脱扃,奔而出。见一巨鬼,高与檐齐;昏月中,见其面黑如煤,眼闪烁有黄光,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公方骇,鬼则弯③矣。公以剑拨矢,矢堕。欲击之。则又关④矣。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公猱进,刀中庭石,石立断。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公已及胁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公乱击之,声硬如柝。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弓矢尚缠腰际,刻画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公因秉烛待旦。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此翳形术⑤也,犬血可破。”如公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乃执付有司而杀之。
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禳:祈祷消灾祛邪的祭祀形式。②橐:一种口袋。③弯:拉弓;指开弓射箭。④关:与上文的“弯”意思相同。⑤翳形术:即隐身法。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静以觇之 觇:暗中观察
B.倚剑危坐 危:端正
C.烛之,则纸人 烛:用烛光照
D.卜之而爽 爽:心里踏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公乃自卜 今君乃亡赵走燕
B.急击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审视,则土偶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D.皆为犬血模糊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1.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于公任侠勇武的一组是( )
①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②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③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④公方骇,鬼则弯矣⑤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⑥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
B.于公不迷信,更不相信占卜,所以,当算卦的人以消灾为由向他勒索钱财的时候,他坚决拒绝了。
C.卜人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巫术,丧尽天良地使用各种手段加害于公,但都被勇敢的于公破解了。
D.作者在文中批评了痴迷巫术的人,谴责了用巫术害人的人,这表明作者的思想相对于所处的时代还是比较进步的。
第Ⅱ卷 (84分)
三、(1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会桃花之芳园, 。 ▲出师未捷身先死, 。
(2) ,千载谁堪伯仲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
(3) ,使我不得开心颜?▲问君能有几多愁? 。
(4) ,逸豫可以亡身。▲ ,泉涓涓而始流。
四、(6分)
1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3分)
①四周奇峰似姿态各异的猴子,或憨或顽,或刁或怒,似在欢迎远来的游客。 ②走过木桥,越过避兵洞,迎面而来的是群猴观景峰。 ③张三丰可谓道教之仙,在此有许多遗迹。 ④如他在绝壁上飞身用手指镂刻下的诗句,青石上踩过的脚印以及升仙之所。 ⑤——据载,张三丰隐居后在此度过。 ⑥他们是大自然凝固的音韵,遮阳山原始情趣的哲学遗稿。 ⑦——退出藏经洞,穿过茫茫林海,抬头仰望,远处一线天依稀可见,不禁使人怀疑天外是否还有天。
答:
16. 将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一个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为开头的单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3 分)
辛弃疾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所以他在这一时期,曾热情洋溢地写出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
答:
五、(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
走出沙漠
沈宏
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经发生过了。
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耗尽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交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镇静地问道:“你们……”
“少啰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象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趁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
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决斗。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有绿洲,快跑!”
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家发疯似的涌向湖边……
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丛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大伙儿都惊住了。
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经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让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好几天没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教授把事情告诉我并又嘱咐,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17.小说结尾说“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你认为文中的“大家”具体明白了什么?(3分)
答:
18.“水壶”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9.请简析划线有关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任选一小句作答)(2分)
(1)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
答:
(2)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
答:
20.有人说,小说的主人公是肇教授,有人则认为主人公应是文中的“我”。对此,你有何看法?(5分)
答:
六、(5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2年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幸福”成为各大媒体的热门词汇。“你幸福吗”,这一简单的问句背后蕴含着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对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的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
这个老话题为何惹发新热议?请以“我眼中的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写自己的看法、见解或者人生经历都可以。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特征要明显。